瘋子喝醉酒

上聯:牙縫半個崩不字;下聯:野火春風鬥古城;橫批:你的明白?
博文
(2009-10-17 12:33:39)
《白毛女》中,不論是電影還是舞劇,文藝戰士們都要費勁扒拉地渲染黃世人及其“狗腿子”千方百計、文武兼施地把楊白勞的手印印到那張所謂“賣身契”上。這一段的確演得好,讓幾乎每一個看過的人都能記住黃世人的醜惡行徑。《白毛女》經久不衰,演了六十多年了,文革中都沒有間斷過。下麵是小的的觀察和想象:四、五十年代的年輕人看了這一段,紛紛振臂高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政府在城鎮居民中的最基層組織,“居委會”領導下的組織起來的“家庭婦女”們,俗稱“小腳偵緝隊”,從小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從小的記事起,胡同裏就有“居委會”召集開會一說。小的和哥哥的房間原來是院子的門房,窗戶臨街,所以“小腳偵緝隊”的一些街麵上的對話常常強製性的傳進我們的房間,不聽都不行,嗬嗬。小的在那個房間住了幾十年,對於街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由於近來經濟危機沒有減弱的趨勢,加州、舊金山政府準備開出舊金山部分市郊區,專門邀請中國公民前來規劃建房,希望成為將來的新中國城。舊金山政府把目標對準了那些有潛力移民美國的現中國公民。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億萬富翁,這些人中不乏有移民意向者。爭取到這些移民,就能同時爭取到大筆的資金。特別是當前世界經濟不斷惡化中,如果能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3-07 08:33:00)
網上這件事情仍在“爭論”。本來嘛,這件事情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不成功的拍賣。其複雜性來源於被拍賣的兔頭、鼠首本屬於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皇帝,後來被侵略者強搶了去。一百多年後,此物也不知道轉了多少道手,又被拿出來拍賣了。現在問題的根源顯現出來了,似乎過去清朝皇帝統治下的臣民的後代要求現在的“擁有者”無償歸還此物給現今的中國的統治者。這件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2-24 18:49:32)
近幾年來,不少中文“媒體”在比較“國力”、“大國”、“財富”問題上越來越將對比的目標直接指向了美國。過去常用的對象,日本、歐洲、澳洲似乎已經不值一提了。確實,從GDP上看,中國已經排在了美國、日本之後的第三位。世界第三了,這的確是一個相對巨大的成就。如果讓我來做這類對比的話,我會用人均年收入作為參考。其原因並不是我想傷害任何人的感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2-04 11:47:39)
這些日子,出了兩次很好玩兒的“扔鞋”事件。說實在的,第一次扔鞋很有創意。第二次,就不像第一次那麽讓人津津樂道了。但是,有一點很有意思,就是第一次鞋子扔向了美國總統,第二次扔向了中國總理。看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了,至少從被扔鞋子的角度來看。扔鞋總比扔炸彈強吧?兩次扔鞋不僅創意不同,其準頭也大不相同。第一次,如果布什沒有躲閃的話,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30 19:33:33)
我小的時候,“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民主”、“自由”都是非常神聖的字眼。不想如今,這些個詞在一些網絡中,已經淪落到與dirtywords為伍的地步了。這個落差真是太大了。估計,毛主席當年常常警告的“資本主義複辟”也不過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是社會進步了?
原載:http://qhjyz.home.xiaoyaojin.u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答案其實挺直接的,就是因為英國以“米”字為其國旗。據說,當年,大約是15世紀吧?英國人對於其國旗的圖案有不少爭論,爭來爭取總也定不下來。正好趕上馬可波羅從中國回到歐洲,又正好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了一個某米鋪的幌子,還正好這個幌子被一個英國人誰手牽羊帶回了英國。更巧的是,這個英國人將這個米鋪的幌子獻給了當時的英國國王。國王一看龍心大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25 22:38:25)
記得小時候,自從懂得“大年三十”就懂得“百雞宴”了。這要完全歸功於《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的普及程度。那時,一般家庭的夥食都不能做到想吃雞就吃雞,所以“百雞宴”就給了我們這個年紀的夥伴們豐富的想象空間。記得第一次聽說“百雞宴”時,說的是,也許是我自己的想象,“一百隻雞”的宴席。後來的樣板戲才將其正式正名為“一百家的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0-24 19:27:23)
一騙、兩騙、三四騙,
五騙、六騙、七八騙,
九騙、十騙、十一騙,
鑽入人叢都不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