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爐匠手記

我曆盡滄桑,上過兵團.又洋插隊.現在生活穩定但總覺得缺了些什麽. 幾年來斷續寫了一些. 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博文
(2007-03-06 20:25:56)
                ·小爐匠·  一提到磁懸,大家馬上想到磁懸列車。但爐匠這裏講的不是列車磁懸技術,而是把幾塊磁鐵巧妙地擺在一起,把另一塊磁鐵托在空中的現象。這種技術不耗能不用電,全靠個巧勁兒。磁懸列車雖然神氣卻絕沒那麽巧,一停電就隻能呆在鐵軌上,寸步難移。  人類有史以來就知道磁鐵擁有神奇的力量。兩塊磁鐵不但能相吸亦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3-06 20:21:55)
                ·小爐匠·  這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故事了。那時北京比現在小,中關村是郊外的一個幾戶小村,周圍到處是莊稼地,果園和墳地。紅樓區是中關村最早的建築群,中國科學院的宿舍區,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建成。在那“日產千噸鋼,畝產萬斤糧”的日子裏,共和國的領導者大筆一揮,就在北京西郊的農田上繪出了未來科學城的藍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小爐匠·(一)更加“悠悠忽忽”初到兵團第一天,路遠趕不到連隊,天晚了借宿在營部。大姑娘們都被老鄉們一個個搶到自己家的熱炕頭上去了,剩下一幫小夥子就到營直屬班睡大通鋪。爐匠手慢,沒搶到鋪位。這時見一當地青年招呼,就跟他轉過走廊走進一間小屋,半鋪炕收拾得十分幹淨整齊。原來這是營首長的宿舍。那青年是營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小爐匠·  機務排就是農場中駕駛和維修拖拉機的小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沿用解放軍的建製,管農場叫“團”,分場叫“營”,營下是連,連內的建製有排和班,比如農工排、機務排、炊事班等。  東北地廣人稀,兵團一個連要種上千公頃的地(一公頃合15畝)。幾百口人種這麽多地,非機械化不可,拖拉機是耕作的主力。除了春種秋收,夏天中耕外,拖拉機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們這一代人在1969年初中畢業的時候去的東北建設兵團,大多數人在1976年左右回到北京。三十幾年後,大家聚會時還都一致認為那幾年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曆。許多人在自己的簡曆中驕傲寫道“1969-1975,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工”。好像這農工比其後的三十年內升官發財當老板的光輝經曆都重要。在我們這批人已經開始開追悼會,恭維對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6年底,回國時去母校探望了老師。兩位老師都是須鬢蒼蒼,世事早都看得輕了。席間酒過三旬,菜上五味,兩頰微薰之時,就興致勃勃話起了當年。話說1940年代,張先生留洋學成歸國。年輕誌大,要在國內開展實驗生理學的研究。就與同伴林先生相約,共同在協和建立實驗生理學。40年代國際生理學研究的一大潮流就是研究的體內的穩態和激素的調控。張先生帶回的題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