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終

唉,吹噓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個人資料
mychin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24-03-23 06:24:51)

最近有朋友從中國來,給我帶來一個打人的家夥:擀麵杖! 這擀麵杖,一米長,一握粗,真正的擀麵神器! 我在北方長大,可沒少吃手擀麵。當年不論在單位還是在家裏,都能經常吃到手擀麵。在北京的時候,單位食堂裏的手擀麵一般都是打鹵麵和炸醬麵。 單位裏的打鹵麵,喜歡吃的人不少。 但是單位裏的炸醬麵,比較糊弄人,單位裏麵的炸醬麵,沒有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2)
(2024-03-21 06:58:49)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和我的一直關係都很好。因為都在北京,住的也不遠,所以,每次回國都要聚一聚。大家聊聊天,敘敘舊,吃吃喝喝玩玩,挺好的。我的這位同學也是見過世麵的人,去過的國家也不少,我們兩個人都去過的國家也不少,都去過的城市也不少,因此,國家大事家長裏短的也挺能聊得來的。但是,近兩年來,我這位同學總給我發一些無聊的抖音。尤其是自從2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7)

都說廣東人(也包括福建人)愛喝湯,而且,廣東人(福建人)喝各種不同的湯:阿姣紅棗烏雞湯,山藥茯苓乳鴿湯,玉竹百合鵪鶉天堂,黃精枸杞牛尾湯,半邊蓮燉魚尾湯,三蛇羹,冬瓜荷葉燉水鴨,冬蟲草竹絲雞湯,椰子子雞湯,西洋菜豬骨湯,霸王花豬骨湯,酸菜魚湯,西洋菜陳腎湯,涼瓜黃豆排骨湯,蘋果瘦肉黑棗湯等等等等幾百種。反正,廣東人隨便抓一把幹貨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8)

經過權衡利弊之後,我最終選擇去芝加哥看綠河,感受指甲哥人民在St.Patrick'sDay的歡樂和激動。當然了,IndianWellsOpen的半決賽我也沒有耽誤,今天的女子決賽和男子決賽也不能耽誤,連夜飛回來看比賽,不是有句話叫做人生能有幾次博嗎?我這一輩子好像一直都在博,天天都博,我覺得人的一生也就這麽三萬多天,不博的日子,多無聊呀。這幾天,在我博客的悄悄話裏,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8)

每年的這一天,芝加哥這個城市都會把流經芝加哥Downtown那一段的芝加哥河給染成綠色,用來紀念和慶祝St.Patrick'sDay.什麽是St.Patrick'sDay?摘抄一段維基百科對St.Patrick'sDay的解讀。SaintPatrick'sDay,ortheFeastofSaintPatrick(Irish:LáFhéilePádraig,lit. 'theDayoftheFestivalofPatrick'),isareligiousandculturalholidayheldon17March,thetraditionaldeathdateofSai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24-03-13 07:49:11)

十幾年二十幾年前,我每次回到中國都要陪我姥姥(我們在家裏叫她老佛爺)逛逛街。(不過姥姥105歲以後,就不怎麽出門兒了,她走不動了。)老佛爺喜歡逛三種地方:1)各大百貨商場比如太平洋百貨、百盛、王府井兒,西單等等。2)潘家園,琉璃廠。3)各種菜市場。老佛爺去第一種地方也就是看看熱鬧,去第二個地方就是懷舊,去第三個地方才是生活。老佛爺在菜市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24-03-12 07:45:39)

我有一位朋友,挺大牌的,名字叫約翰-內斯比特,英文名字是JohnNaisbitt,他在八十年代寫的一本書《大趨勢》在全世界57個國家發行,銷售超過一千四百萬冊。 十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在北京做奧運會,正好John周遊世界的時候也要在北京呆幾天。我們就約了一下,我請他吃北京當時特別火的無名居。老朋友在異地相見那是真的開心,正好,他也送給我一本他剛寫的書:《Min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這樣的二十元人民幣的紙幣,我見過很多次,也花過很多次,現在用這樣一張紙幣,在中國應該隻能買幾瓶礦泉水,幾根黃瓜,幾個雞蛋或者吃一碗馬蘭拉麵。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這二十塊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0元人民幣按照現在的匯率換成美元,是$2.82,那就是一張兩塊錢的紙幣加幾枚硬幣。這點兒錢如果去快餐店,估計可以買一包讓你根本都吃不飽的薯條,想買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0)
(2024-03-08 06:27:47)

昨天下午我溜達到我家附近的一個公立圖書館借幾本書讀,在圖書館裏路過一個讀書屋的時候看到有一位老師在那裏教一幫小孩子辨認國家和國旗,我覺得挺好玩的,就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兒。國旗嗎,我認識的挺多,對於辨認各國的國旗我還是挺有自信的。 但是,老師把第一麵國旗拿出來的時候,我就懵了。 緊接著,第二麵國旗,我更懵了,這麵國旗和第一麵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1)
(2024-03-06 06:32:34)

我小的時候,不論是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舅舅阿姨學校老師都教導我要勤儉節約,老爸一家是窮苦人出身,總是告誡我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姥姥是滿族人,祖上好像是衣食不愁。但是姥姥嫁給姥爺之前就家道中落了,也學會了勤儉持家。雖然我印象中的姥爺不是勤儉持家的那種風格,但是我的姥姥自從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抄了家之後,就變得非常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