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1945年1月,共產黨奪取政權前4年半,毛澤東和周恩來,為了要與美國建立工作關係,提議訪問華盛頓並與羅斯福總統會談。隻到相關材料解密後才知道,美國方麵的反應,是沒有回應。27年過去了,期間經曆了兩次戰爭,數以萬計的生命,以及兩個大國之間的猜忌和恐懼和互不往來,美國總統尼克鬆,沿著1945年未成行的旅途的反方向,到北京與這兩位中國領導人打交道。假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注:按網友的指正,容齡姐妹不是公主,應該是格格,下文按此修改) 印度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潘尼迦(K.M.Panikkar),實際上是從駐中華民國大使任上留任的,1950年代離任回印度,著有《InTwoChinas》一書,這裏的TwoChinas應該理解為舊中國和新中國。 在他的書中,除了對外交事務,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之前的外交斡旋外,他也寫了一些北京的生活。其中就有一位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先看一下DickWilson在他的周恩來傳記《ZhouEnlai--aBiography》(Viking1984)中的這一段: 1969年秋天北京的某次外交聚會上,周恩來走到英國代辦前,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說: “格雷出獄了,他自由了。” 英國代辦回答到:“是啊,但他還沒離開中國。” 周恩來:“如果他願意,他可以留下來。” 代辦:“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願意。”(‘I’mno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12-09 12:05:01)

如果沒記錯的話,南京是世界上城牆所圍麵積最大的城市。現在的南京,修複後的城牆也基本上劃了一個圈。其中不少磚頭是當年的舊物,很多還是明初的。 這塊是洪武七年八月的,即1374年,700多年的曆史。這塊攝於城西的石頭城一帶。 洪武七年,似乎發起了一場全民造磚的運動,不少磚都是那年的。下麵這塊字體和形製都不一樣,應該與上麵不是同一個地方出產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12-08 12:43:45)

五年前,2010年,在南京市城西幹道上古林公園外,看到的一幕 一位清潔工在督促孩子學習。來張近的 怕影響他們,沒走太近,而父子倆專心致誌,根本沒注意到有人偷拍。 沒什麽好多說的,每個人都有中國夢。 5年了,那孩子該考中學了吧?希望能給父母爭氣,最主要的,活得開心。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12-07 06:56:52)

香港的客家女。美,今天看來,首先來自真,沒有化妝,美容,更沒有手術,也沒有今天信息時代女人的那種自我意識,自然而然的自在。來自《HongKong》(MartinHurlimann,ThamesandHudson,London1961)。有韻味,那眼梢,那嘴角,光是那淡淡的微笑,今天的明星們學都學不來。 彝族姑娘,不事雕飾,混然天成。眉毛略有點粗散,單眼皮,但是,那腮邊的小酒窩,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JourneytoaWar》一書,作者是W.H.Auden和ChristopherIsherwood(RandomHouse,NewYork1939)。上左,馮玉祥,上右,李宗仁,下左,不用介紹了吧?下右杜月笙上兩位,省長,左為西安,自然是陝西,右為江西,下左,師長,張震(或鎮,ChangTschen),右為參謀(StaffOfficer)上左,楊少校,上右解說詞說帶腿的,下右說沒腿的,應該指照片沒照腿部,下麵又說童兵,下左是軍官。上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38年,8-9月間在漢口。來自《RobertCapaPhotographs》一書,由CornellCapa和RichardWhelan編輯,1985年由AlfredA.Knopf於紐約出版。RobertCapa就是那位拍攝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中一位戰士中槍倒地瞬間的攝影師,但是那張照片被懷疑是擺拍。Capa本人在越南戰爭中被地雷炸死。 1938年3月在漢口,來自JohnMcCookRoots所著《Chou--anInformalBiographyofChina'sLengendaryChouEn-lai》(Doubleday,1978).作者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以前隻知道北京鴨是強迫喂養,從來卻沒見過圖片。 來自這本書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作者SidneyGamble應該是比較有名的社會學家,國外很多寫老北京的書裏引用這本書,出版於1921年。照片是鞋匠多可愛的大胖小子。富貴人家,解說詞:北京沒有貧民窟,富人窮人住在一塊。上圖是驢轎,用於鄉間交通。下圖,北京4198carts之一,不知這種車應該叫什麽。北京交通主要由17,000三輪車來完成,另外有700輛汽車。上圖,五四時期的學生遊行,反對政府及其割讓山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96]
[97]
[98]
[99]
[10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