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下

副歌 (2025-11-16 17:53:13) 評論 (3)
今年回國去看望老媽。

疫情幾年,似乎讓人喪失出遠門的能力了。行李早早就準備妥當了,該帶的物件貌似也沒落下,沒來由還是有些惶恐不安。領導高屋建瓴地指出,隨身帶的金銀細軟都不重要,真正要緊的隻有兩樣:護照和綠卡。少了一樣回不去,少了另一樣回不來。於是火線換上一件厚夾克,因為那衣服胸前有兩個口袋,還是帶拉鏈的。裝了兩件物事,可謂萬無一失。饒是如此,我還是每隔兩分鍾就要檢查一次。都上了出租車了,還時而摸摸左胸,時而捏捏右胸。如果司機從觀後鏡裏看見,還以為我欲火焚身呢。

旅途一路順利,按下不表。這裏要給著名的Ubigi公司做個廣告。我出行前購買了他家的流量卡,回國以後可以上網。客服甜言蜜語地承諾,一到目的地,我的流量卡就會自動激活,順心順意順風順水。結果呢,到了北京以後流量卡並沒有激活,倒把我強勢激活了,上躥下跳到處找Wifi。世易時移,機場的網不再是部手機就給連了,而是要先通過驗證。北京還好,畢竟是世界人民的首都,貼心地給了海外油子們一個掃描護照登錄的選項。後來到了成都就沒人管你是何方油子了,一律要手機短信驗證。我的手機要是能收到你的短信,還用得著連你那個不要錢的網啊?

好在媽媽到機場來接了我,算是有驚無險。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找最近的營業廳去辦電話卡。

進得廳來,選了一個100元的卡。小夥聽說我隻呆半個月,有點替我惋惜,因為這個卡可以管三個月的話費和流量。接下來他又是人臉識別又是按指紋,一頓操作猛如虎,這個100元並不好賺。操作當中我向他打聽成都的寬帶費用,居然每月隻要70元人民幣,還帶兩張電話卡(包無限通話和流量)。我感歎一番,告訴他在美國光寬帶費就要99美金。小夥與旁邊的同事相視一笑,說,光寬帶就要700多。這心算水平,秒殺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國佬。然後他問了我一個紮心的問題,說哥你覺得美國跟中國比有哪些好。我一時語塞。其實這次回來,我是多少想改變某些國人心中關於美國槍林彈雨物價高昂的刻板印象的。最後我心一橫說,在美國生活和工作沒那麽卷,壓力沒那麽大。其實我明明在那邊工作壓力大得要死。

辦好電話卡,感覺重獲自由,可以暢遊成都了。其實我這次計劃要去的地方並不多,隻有杜甫的茅草屋和青城山兩處。不過最後未能免俗,還是去了三星堆、武侯祠、寬窄巷子,等等。

在我心目中,中國文人裏麵比較特別的有兩個,一個是杜甫,一個是莊周。如果成都有莊子草堂,我一定會去看看。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裏所展現的境界,穿越千年,遠遠超過儒家文人標榜的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虛偽和功利。杜老爺子在大堂裏端坐,一把銅胡子被遊客摸得鋥亮。他心心念念的廣廈千萬間,已經蓋好了麽?



也許是為了值回票價,園子裏還有個愛國詩人展廳,屈原陸遊等濟濟一堂好不熱鬧。有趣的是李商隱李清照也進群了。這一對壁人雖然年齡差距有點大,小資情調倒很登對,但和愛國貌似不大扯得上。

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這一對冤家去一個就夠了。對遠古人類留下的破爛,我其實興趣不大。這些東東,更適合讓考古學家拿去八卦。相形之下,三星堆展館倒是修得氣勢宏大,展品豐富,比西安搞的那個原生態華清池負責任多了。幾百號老少爺們大眼瞪小眼,盯著一個凹凸不平一滴水都沒有的土坑,能腦補出浴霧升騰侍兒扶起嬌無力的香豔景象麽?

城裏逛完一圈後,青城山是個好去處。喜歡這個名字,也許是聽起來傾國傾城?

我去的是後山,本來就沒有前山熱鬧,加上是淡季,著實是個清幽所在。其實天下的山大同小異。山岩古樹,石徑蜿蜒,飛湍瀑流,霧氣撲麵。在這樣的山中獨行,自是一份心曠神怡。忽然哼起譚詠麟的那首粵語歌《山野閑情》:

青青蔥蔥的山野地

為我注入生氣

此身似是小鳥飛

去盡藩籬

今生隻想居山野地

共你每日相對

山水清幽洗我心

世俗情盡離 

這首歌有20餘年沒聽過了吧,居然就不期而遇,浮現腦海。



青城山的石路修得比較有趣,既有台階拾級而上,也有平板路可以徜徉。不像泰山石梯,6600多級一氣嗬成,枯燥得讓人絕望。當然有的台階修得很高,沒有一雙半米長的小腿還當真邁不上去。有時候我想,幸好我是淡季來的,累了可以小憩片刻。如果人頭洶湧熙熙攘攘,就隻能一口氣爬到頂,斷沒有停下來阻塞交通的可能。聽說在國內某著名的一線天,一位體重超過三百斤的二師兄被一線天完美卡住,隻能立等救援隊上來拔他出來。排在後麵的幾千遊客的旅遊夢也一同戛然而止。

青城山之行後大姐給我轉發了一個視頻,介紹了成都幾個小眾的景點,包括就在附近的天府藝術公園,於是抱著閑著也是閑著的心情去看看。

這個公園包含數個展館,每個展館的造型都極富特色。美術館的旁邊有個很大的湖。湖水清粼,波光澄澈。在湖邊的小店泡上一壺清茶,閑賞人生,勝過去任何景點。

印象最深的是裏麵的人文藝術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有五六層,但是呈階梯狀展開。從一樓看上去,像一個小型的布達拉宮。每一層都有數百學子在那裏學習。這樣的環境,和我們當年相比真是人間天上。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公園,連本地人都大多不知道,怪不得遊人非常少。美術館的大廳還有一架三角鋼琴。隻要你覺得自己有兩把刷子,就可以坐下來彈奏,娛人娛己。這要是從前,肯定是閑人嚴禁觸摸吧。

以下是我的成都印象。

首先,各種商店,哪怕是國營的,服務態度都非常好。尤其是年輕人,非常有禮貌。我這次回來,本來想把銀行卡綁定的手機換成境外手機。到了營業廳,還在問保安是不是要排隊取號呢,服務生小妹已經熱情跑過來。當我告知來意,她麵露難色說恐怕不能換用境外號碼。但她還是問過身邊同事,得到肯定答複後又跑到裏間去向經理確認。最後她出來時的表情好像比我還要失望。我道謝了準備離開,她又提醒說估計我的銀行卡很久沒換了,要不要換張新卡。這個一語中的,我的銀行卡的確有年頭了。當我掏出黑乎乎皺巴巴浸滿豬油的卡片遞給她,小姑娘驚訝地哦了一聲,絲毫沒有厭惡表情地接過來,插進了櫃員機。讀卡的時間有點漫長,估計這種上古神器已經超出它的理解範圍了。一個世紀後機器終於發出極度愉悅的聲音,宣告讀卡成功。當小姑娘把一張嶄新的卡片交給我,兩人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國內進入無貨幣時代已經多年。出門不用帶現金,大家都用手機你刷我我刷你,十分方便。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那會兒還沒有微信支付寶,出門要帶很多鈔票。我有時候忽然心裏盤算,對所帶現金的數目放心不下,經常在公交上就掏出錢包,不管不顧紅彤彤地一張張數將起來。神奇的是,我居然從來沒有被偷過。可能同車的快手們覺得,這廝這麽囂張,肯定是在給咱們下套呐。

成都的街道還算幹淨整潔,但看到出租車司機搖下窗戶就往車外吐痰以後,我相信這整潔大部分是環衛工人們的辛勞。看來公德心缺失,是咱們幾千年也沒改過來的毛病。我住的酒店硬件尚可,但有客人在房間裏抽煙,也在公共大廳裏抽煙。向店長投訴,他聳聳肩膀表示無可奈何。美國佬可就不慣這毛病了。我有國內同事到美國出差,在酒店房間裏抽煙,激活了警報器。為了避免坐牢,隻好認罰,那一把直接把養二胎的錢都罰掉了。

成都號稱吃貨之都,自然是食肆遍地。我住的那條街叫營康路,聽著像是中藥一條街的樣子,實際卻是美食一條街。成都的餐飲也十分便宜。100元人民幣,足夠三個人美餐一頓。同樣的菜品,在美國肯定超過100美金。

出行的費用更加低廉。地鐵2元起步,5元夠你跑到天黑,舒適而快捷。剛出機場時我就發現,跟20年前比,出租車的起步價隻漲了一元,之後的公裏費也沒有什麽變化。幾十年來,黨和人民不惜一切代價,保障了廣大出租車司機的收入穩定。

當然,物價低廉的另一麵,是底層人口的揾食艱難。我去青城山,單程70公裏,網約車收費64元。這64元,平台要拿走三分之一,再扣除油費和車損耗,他這一趟恐怕10塊錢都賺不到。外賣小哥們,則讓我想起烈日與暴雨下的駱駝祥子。他們為什麽超速,逆行,在車流中穿梭剮蹭?他們是拿命在和時間賽跑。

也許因為物價偏低,成都號稱是最宜居的省會城市。但成都的房價,卻比其他中部省會城市高出兩到三倍。沉重的房供或房租,終會成為壓垮年輕人的最後一噸稻草。

臨行的最後一晚,去看了著名的金融街雙子塔。兩座兩百多米的高樓拔地而起,燈光秀極致絢爛。不過金融街其他的建築,開燈率比較低,一望之下整條街頗為黯淡,頓生民生凋敝之感。當然金融街晚上不營業,寫字樓不開燈也正常,畢竟電費不便宜。我去塔裏詢問,也不開放讓遊客上頂樓俯瞰成都的服務,不覺有點失望。



據說從前是可以上頂樓的。那時候,金融街也一定還燈火輝煌,一片璀璨。那時候,紙上寫不盡繁華,霓虹掩去了塵埃與眾生疾苦。隻有站在這裏,你才會心如明鏡,才明白這虛華的盛世來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