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早飯後再次上到 1 號公路,逆時針向西北方向開。第一個目的地是 160 公裏處的黛提瀑布,兩小時車程。
這一帶地勢和前幾天相比平緩很多,但是路基很高,而且從公路到地麵的緩坡很陡,幾乎是45度角。上路不久便看到一輛小車停在路基下麵,不知道怎麽開下去的,但肯定是開不上來的。那輛車和我們開的車幾乎是一樣的。過了一會兒又看到一輛小車四輪朝天的翻在地麵上。罪魁禍首可能都是昨天晚上的大霧。沒有看到人,估計車裏的人都沒問題,可是肯定會誤了別的事。
黛提瀑布
黛提瀑布(Dettifoss)位於冰島的東北部。原來屬於冰河湖(Jökulsárgljúfur)國家公園,2008年冰河湖國家公園並入瓦特納冰川(Vatnajökull)國家公園。
從冰島南部繞到北部,我們還在瓦特納國家公園,可想而知這個冰島最大的國家公園有多大。
黛提瀑布寬 100 米,落差 44 米。
從流量上講,平均每秒約 193 立方米的黛提瀑布是冰島第二瀑布,第一位是冰島南部的烏裏達瀑布(Urriðafoss)。其平均流量為每秒鍾 360 立方米。
本來下方有幾條步道可以供遊人近距離觀賞瀑布。因為前些日子有落石,下麵的步道關閉。
隻能在瀑布上方走走。沿著黛提瀑布步道往南走一會兒可以看到塞爾瀑布(Selfoss)。
這是我們在西岸看到的塞爾瀑布。如果在東岸會看到更大範圍的瀑布。
黛提瀑布和塞爾瀑布之間的河道。
阿斯比吉峽穀
阿斯比吉(Ásbyrgi)峽穀在黛提瀑布北邊,半小時的車程。
這是一個冰川峽穀,長約 3.5 公裏,寬約 1公裏,也屬於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公路直通除了青草就是樹木的馬蹄形峽穀深處。遠遠看著,峽穀的邊緣好像人工修築的城牆。
停車場離峽穀盡頭很近,下了車幾分鍾便走到“牆下”。百米高的邊緣立陡立崖,幾乎是垂直的呈現,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順著一條步道走到峽穀一半的高度,站在那兒的觀景台可以看到下麵有個碧綠的小湖。
小湖上有一個很大的曬台。
峽穀中 25 米高的埃伊揚(Eyjan)巨石非常突兀地拔地而起,好像一座城堡。
這個地方有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和一個很大的宿營地。停車場和洗手間都免費使用。
峽穀網站
Viti 火山口湖
Viti 火山口在 863 號公路的盡頭。從 1 號公路北拐,上了 863 公路後很快就到。
下了車走幾步便可以看到這個絕美的火山口湖。
繞著湖小走一下。有些人影影綽綽走在我們前麵。
沒有辦法走遠。腳下的土太粘,沒走幾步腳下的重量已經令人舉步維艱。
邊上還有一個小小的湖。
赫維裏爾地熱區
這個米湖風景的赫維裏爾(Hverir)地熱區是我們在冰島看的第二個地熱區。
可以看出冰島在利用這些天然資源為民所用。
在地熱區回望我們來時開過的公路。
忍不住再來一張。色彩斑斕的大地從火紅的橙色、黃色到白色和綠色,好一副超現實的景觀。
地熱這邊則是一個個鐵灰色的泥漿池。
有的稀
有的稠
有的幹
很多冒著熱氣
還有一個熱氣騰騰的“蒸汽烤箱”。
走在這裏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星球,非常夢幻。
Grjótagjá
Grjótagjá 是米湖附近的一個小熔岩洞穴,裏麵有一處溫泉。據說現在溫度過高,已經不適合作為溫泉使用。
我們到時,沒有人往洞穴裏麵走。我們也沒敢進去。留下一點點遺憾。
不敢下去,就在上麵的裂縫邊走走。
往下看看
大地上的兩道裂痕不是很深,但似乎很長。走在上麵有一點心驚肉跳的感覺。
路上幾隻見過世麵的羊。不管有沒有車,羊媽媽帶著倆娃不緊不慢地走。看到水還不緊不慢地飲起來。
米湖
米湖(Lake Mývatn)是一個淺湖。湖水的平均深度為 2.5 米,最深處達 4.5 米。
非常奇怪又美麗的地方。湖邊很多形態各異的火山岩。
高大的火山岩柱。
這些人在拍什麽?
他們走了,我去看看,不認識。網上查查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當歸”。
米湖人氣很旺,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人特別多。
斯庫塔隕石坑
斯庫塔隕石坑(Skútustaðagígar)是幾個圓圓的淺坑,散落在米湖邊上。看上去好像是天上落下的隕石造就的,或是一個個被土覆蓋的火山口。
在網上查了一下,這些坑既不是隕石坑,也不是火山口。Skútustaðagígar 是位於米湖畔的一組偽火山口(也稱為無根錐)。
這些偽火山口形成於大約 2300 年前,當時熾熱的熔岩流經米湖地區濕潤的沼澤地。熔岩使其下方的地下水和湖水劇烈沸騰,產生的蒸汽噴湧而出,衝破了熔岩表麵。與真正的火山口不同,偽火山口與岩漿通道沒有直接聯係——它們是由熔岩與水相互作用引起的表麵噴湧。
真的長見識了。
人們可以在偽火山口的邊緣走走。
米湖邊的房子很好看。
冰島有幾大有名的旅遊圈,靠近首都的有“黃金圈(Golden Circle)”和“白銀圈(Silver Circle)”;東北邊有“鑽石圈(Diamond Circle)”; 繞冰島的一大圈叫“環島公路(The Ring Road)” , 也就是 1 號公路。
這一天我們都在鑽石圈活動。
那天的住處有自己的溫泉,也提供次日的早餐。
時間關係我們沒有享受溫泉。次日的早餐非常豐盛。幾種不同的麵包都是早上現烤的。服務員都非常年輕。想想他們每天要早早起床工作,真不容易。
提一句住處是有因為我們非常喜歡飯廳的幾幅畫。好像來到梵高的世界。
那天的手機記錄:16600步;7英裏;28層樓。
部分信息來自網絡。歡迎指正。
2025.09.13. 大底特律
冰島自駕*鑽石圈,D5
棗泥 (2025-10-14 12:28:56) 評論 (10)2025年6月24日,早飯後再次上到 1 號公路,逆時針向西北方向開。第一個目的地是 160 公裏處的黛提瀑布,兩小時車程。
這一帶地勢和前幾天相比平緩很多,但是路基很高,而且從公路到地麵的緩坡很陡,幾乎是45度角。上路不久便看到一輛小車停在路基下麵,不知道怎麽開下去的,但肯定是開不上來的。那輛車和我們開的車幾乎是一樣的。過了一會兒又看到一輛小車四輪朝天的翻在地麵上。罪魁禍首可能都是昨天晚上的大霧。沒有看到人,估計車裏的人都沒問題,可是肯定會誤了別的事。
黛提瀑布
黛提瀑布(Dettifoss)位於冰島的東北部。原來屬於冰河湖(Jökulsárgljúfur)國家公園,2008年冰河湖國家公園並入瓦特納冰川(Vatnajökull)國家公園。
從冰島南部繞到北部,我們還在瓦特納國家公園,可想而知這個冰島最大的國家公園有多大。
黛提瀑布寬 100 米,落差 44 米。
從流量上講,平均每秒約 193 立方米的黛提瀑布是冰島第二瀑布,第一位是冰島南部的烏裏達瀑布(Urriðafoss)。其平均流量為每秒鍾 360 立方米。
本來下方有幾條步道可以供遊人近距離觀賞瀑布。因為前些日子有落石,下麵的步道關閉。
隻能在瀑布上方走走。沿著黛提瀑布步道往南走一會兒可以看到塞爾瀑布(Selfoss)。
這是我們在西岸看到的塞爾瀑布。如果在東岸會看到更大範圍的瀑布。
黛提瀑布和塞爾瀑布之間的河道。
阿斯比吉峽穀
阿斯比吉(Ásbyrgi)峽穀在黛提瀑布北邊,半小時的車程。
這是一個冰川峽穀,長約 3.5 公裏,寬約 1公裏,也屬於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公路直通除了青草就是樹木的馬蹄形峽穀深處。遠遠看著,峽穀的邊緣好像人工修築的城牆。
停車場離峽穀盡頭很近,下了車幾分鍾便走到“牆下”。百米高的邊緣立陡立崖,幾乎是垂直的呈現,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順著一條步道走到峽穀一半的高度,站在那兒的觀景台可以看到下麵有個碧綠的小湖。
小湖上有一個很大的曬台。
峽穀中 25 米高的埃伊揚(Eyjan)巨石非常突兀地拔地而起,好像一座城堡。
這個地方有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和一個很大的宿營地。停車場和洗手間都免費使用。
峽穀網站
Viti 火山口湖
Viti 火山口在 863 號公路的盡頭。從 1 號公路北拐,上了 863 公路後很快就到。
下了車走幾步便可以看到這個絕美的火山口湖。
繞著湖小走一下。有些人影影綽綽走在我們前麵。
沒有辦法走遠。腳下的土太粘,沒走幾步腳下的重量已經令人舉步維艱。
邊上還有一個小小的湖。
赫維裏爾地熱區
這個米湖風景的赫維裏爾(Hverir)地熱區是我們在冰島看的第二個地熱區。
可以看出冰島在利用這些天然資源為民所用。
在地熱區回望我們來時開過的公路。
忍不住再來一張。色彩斑斕的大地從火紅的橙色、黃色到白色和綠色,好一副超現實的景觀。
地熱這邊則是一個個鐵灰色的泥漿池。
有的稀
有的稠
有的幹
很多冒著熱氣
還有一個熱氣騰騰的“蒸汽烤箱”。
走在這裏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星球,非常夢幻。
Grjótagjá
Grjótagjá 是米湖附近的一個小熔岩洞穴,裏麵有一處溫泉。據說現在溫度過高,已經不適合作為溫泉使用。
我們到時,沒有人往洞穴裏麵走。我們也沒敢進去。留下一點點遺憾。
不敢下去,就在上麵的裂縫邊走走。
往下看看
大地上的兩道裂痕不是很深,但似乎很長。走在上麵有一點心驚肉跳的感覺。
路上幾隻見過世麵的羊。不管有沒有車,羊媽媽帶著倆娃不緊不慢地走。看到水還不緊不慢地飲起來。
米湖
米湖(Lake Mývatn)是一個淺湖。湖水的平均深度為 2.5 米,最深處達 4.5 米。
非常奇怪又美麗的地方。湖邊很多形態各異的火山岩。
高大的火山岩柱。
這些人在拍什麽?
他們走了,我去看看,不認識。網上查查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當歸”。
米湖人氣很旺,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人特別多。
斯庫塔隕石坑
斯庫塔隕石坑(Skútustaðagígar)是幾個圓圓的淺坑,散落在米湖邊上。看上去好像是天上落下的隕石造就的,或是一個個被土覆蓋的火山口。
在網上查了一下,這些坑既不是隕石坑,也不是火山口。Skútustaðagígar 是位於米湖畔的一組偽火山口(也稱為無根錐)。
這些偽火山口形成於大約 2300 年前,當時熾熱的熔岩流經米湖地區濕潤的沼澤地。熔岩使其下方的地下水和湖水劇烈沸騰,產生的蒸汽噴湧而出,衝破了熔岩表麵。與真正的火山口不同,偽火山口與岩漿通道沒有直接聯係——它們是由熔岩與水相互作用引起的表麵噴湧。
真的長見識了。
人們可以在偽火山口的邊緣走走。
米湖邊的房子很好看。
冰島有幾大有名的旅遊圈,靠近首都的有“黃金圈(Golden Circle)”和“白銀圈(Silver Circle)”;東北邊有“鑽石圈(Diamond Circle)”; 繞冰島的一大圈叫“環島公路(The Ring Road)” , 也就是 1 號公路。
這一天我們都在鑽石圈活動。
那天的住處有自己的溫泉,也提供次日的早餐。
時間關係我們沒有享受溫泉。次日的早餐非常豐盛。幾種不同的麵包都是早上現烤的。服務員都非常年輕。想想他們每天要早早起床工作,真不容易。
提一句住處是有因為我們非常喜歡飯廳的幾幅畫。好像來到梵高的世界。
那天的手機記錄:16600步;7英裏;28層樓。
部分信息來自網絡。歡迎指正。
2025.09.13. 大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