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出服退休後很快就處理了,而工老師那件燕尾服,從五年前他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後,就一直掛在樓梯下的儲藏間沒動過窩。 要不是最近家裏裝新衣櫃,重新整頓衣物,到現在還不會動它。
我請他盡快做出決定,工老師把燕尾服從服裝袋拿出看了一眼,還是舍不得扔。幹脆拿去樓上,掛到臥室的衣架上去了。
工老師三十八年的樂隊職業生涯,有過四件燕尾服,其中兩件還是二手貨。
第一件在新加坡量身定製,那是他生平第一件燕尾服。一位朋友自告奮勇為他找的裁縫,當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正在英國訪問,為參加劍橋大學為他的加冕活動,全新加坡人都看到他穿了一件燕尾服。那位裁縫為肯定工老師也要同款,特地強調:就是李光耀在英國穿的那一種,有兩條尾巴的哈。
裁縫說他很多年沒做了,做時需要關上門,靜下心好好回想如何剪裁,不然會出錯。新加坡裁縫很認真,做好的燕尾服非常合身。
但就是太合身惹出了麻煩,那段時期,工老師的身材因為在新加坡水土不服,經常鬧肚子。又被每日的天然桑拿蒸出了大量的汗水,過於苗條。到了比利時後,在新加坡被熱掉的脂肪全部回來,燕尾服就太緊繃,拉琴時很不舒服。
去問朋友們,比利時哪裏可以做燕尾服,得到的答複都是很少有人量身定做,因為做工太貴,不值得,最好等那些高檔服裝店,婚慶出租店減價時去買現成的。但這種時機可遇不可求,你無法預料商店何時會拋貨減價。
有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們,可以去藝術家讚助機構找二手貨。那位朋友非常熱心,主動提出帶我們去試試運氣。正好當時有另兩位中國同胞也想借機擁有演出服,便跟我們一起去了。五個中國人闖進了藝術家讚助機構。一位老太太接待了我們,當年亞洲人不多,這類機構肯定很少有亞洲人去,我們一群亞洲人的突然出現,老太太看著有點緊張,台灣朋友搶先開口對她說明來意,但她那帶有濃重閩南腔的法語人家完全沒聽懂,老太太顯然懵了,氣急敗壞地大聲說:你們誰會說法語?工老師出麵,輕聲細語再解釋了一次,她才明白,舒一口氣。
燕尾服找到了,但每次穿這件稍有點肥大的燕尾服,耳邊就會經常響起:“誰會說法語?
過了幾年,終於等到了出租服裝店的清倉大減價,工老師買到了第三件燕尾服。雖也是二手,但比起讚助機構那件新多了,還更合身。
多年後,在工老師第三件燕尾服的內裏開始出現破條狀時,正好一位同事打聽到德國有個裁縫接燕尾服生意,幾個需要新燕尾服的男士合拚輛車,歡天喜地專程去了德國量身各定製了一套。
這第四件燕尾服工老師一直穿到退休。德國人做工很認真,料子也好,除了左肩膀被琴磨的位置有一點起毛,其它都完好。
男士的燕尾服比起我們女士的黑長裙做工更繁瑣考究,他們一旦有了一件合身的燕尾服,也比我們省心多了,一年四季都穿的是它。除了拿去幹洗的日子,終日都放在服裝包,提起就走,不像我們,每場音樂會前,需要根據心情左選右挑的。男士們穿燕尾服的時候比我們多,但他們隻要燕尾服還合身,沒穿壞就不會換。他們對燕尾服的感情,比起我們這些有著滿衣櫃演出服的女士更專一。燕尾服對他們來說,更像一位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老伴。隻是現在這位老伴實際上已經如同被打入了冷宮。
不知工老師還要把他的燕尾服冷藏多久,其實讓它默默孤零零地掛在衣架上,還不如捐給哪位需要的人,放它一條生路,讓它重新複活。
有需要的說一聲,我說服工老師忍痛割愛。
老公的燕尾服
音來小提琴 (2025-09-18 08:37:31) 評論 (6) 我的演出服退休後很快就處理了,而工老師那件燕尾服,從五年前他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後,就一直掛在樓梯下的儲藏間沒動過窩。 要不是最近家裏裝新衣櫃,重新整頓衣物,到現在還不會動它。
我請他盡快做出決定,工老師把燕尾服從服裝袋拿出看了一眼,還是舍不得扔。幹脆拿去樓上,掛到臥室的衣架上去了。
工老師三十八年的樂隊職業生涯,有過四件燕尾服,其中兩件還是二手貨。
第一件在新加坡量身定製,那是他生平第一件燕尾服。一位朋友自告奮勇為他找的裁縫,當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正在英國訪問,為參加劍橋大學為他的加冕活動,全新加坡人都看到他穿了一件燕尾服。那位裁縫為肯定工老師也要同款,特地強調:就是李光耀在英國穿的那一種,有兩條尾巴的哈。
裁縫說他很多年沒做了,做時需要關上門,靜下心好好回想如何剪裁,不然會出錯。新加坡裁縫很認真,做好的燕尾服非常合身。
但就是太合身惹出了麻煩,那段時期,工老師的身材因為在新加坡水土不服,經常鬧肚子。又被每日的天然桑拿蒸出了大量的汗水,過於苗條。到了比利時後,在新加坡被熱掉的脂肪全部回來,燕尾服就太緊繃,拉琴時很不舒服。
去問朋友們,比利時哪裏可以做燕尾服,得到的答複都是很少有人量身定做,因為做工太貴,不值得,最好等那些高檔服裝店,婚慶出租店減價時去買現成的。但這種時機可遇不可求,你無法預料商店何時會拋貨減價。
有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們,可以去藝術家讚助機構找二手貨。那位朋友非常熱心,主動提出帶我們去試試運氣。正好當時有另兩位中國同胞也想借機擁有演出服,便跟我們一起去了。五個中國人闖進了藝術家讚助機構。一位老太太接待了我們,當年亞洲人不多,這類機構肯定很少有亞洲人去,我們一群亞洲人的突然出現,老太太看著有點緊張,台灣朋友搶先開口對她說明來意,但她那帶有濃重閩南腔的法語人家完全沒聽懂,老太太顯然懵了,氣急敗壞地大聲說:你們誰會說法語?工老師出麵,輕聲細語再解釋了一次,她才明白,舒一口氣。
燕尾服找到了,但每次穿這件稍有點肥大的燕尾服,耳邊就會經常響起:“誰會說法語?
過了幾年,終於等到了出租服裝店的清倉大減價,工老師買到了第三件燕尾服。雖也是二手,但比起讚助機構那件新多了,還更合身。
多年後,在工老師第三件燕尾服的內裏開始出現破條狀時,正好一位同事打聽到德國有個裁縫接燕尾服生意,幾個需要新燕尾服的男士合拚輛車,歡天喜地專程去了德國量身各定製了一套。
這第四件燕尾服工老師一直穿到退休。德國人做工很認真,料子也好,除了左肩膀被琴磨的位置有一點起毛,其它都完好。
男士的燕尾服比起我們女士的黑長裙做工更繁瑣考究,他們一旦有了一件合身的燕尾服,也比我們省心多了,一年四季都穿的是它。除了拿去幹洗的日子,終日都放在服裝包,提起就走,不像我們,每場音樂會前,需要根據心情左選右挑的。男士們穿燕尾服的時候比我們多,但他們隻要燕尾服還合身,沒穿壞就不會換。他們對燕尾服的感情,比起我們這些有著滿衣櫃演出服的女士更專一。燕尾服對他們來說,更像一位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老伴。隻是現在這位老伴實際上已經如同被打入了冷宮。
不知工老師還要把他的燕尾服冷藏多久,其實讓它默默孤零零地掛在衣架上,還不如捐給哪位需要的人,放它一條生路,讓它重新複活。
有需要的說一聲,我說服工老師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