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

三步兩橋 名博

【走向羅馬】D53:小鎮相遇照後路

三步兩橋 (2025-07-02 14:55:13) 評論 (4)
上篇:D52:山巔穹頂望湖雲


5/7/2025  零星小雨

今天從Viterbo搭車來到Capranica。不到中午就抵達了這個坐落在山丘上的小鎮。按照慣例,招待所要等到下午三點才開放,我背著背包先走進老城區,轉了幾圈。灰色天幕低垂,空氣潮濕而安靜,巷子裏隻偶爾有幾位老人撐傘路過。我找了家城門外的café,點了咖啡和點心,坐下來避雨,也給自己一些時間理清未來幾天的路程安排。離羅馬已不足百公裏,一切開始變得具體,終點近了。

不一會兒,Patrizio推門走了進來。他是一位已過退休年齡的意大利人,幾天前在聖路上我們曾數次在不同招待所相遇。他是那種內斂又溫厚的人,我們攀談了起來。談及接下來幾天的住宿預訂,彼此都皺起了眉:越臨近羅馬,床位越緊張,前路雖短,卻不容大意。

不到三點,我便收到招待所主人Travis的短信,說房間已經打掃幹淨,歡迎隨時前來。陽光短暫探出雲層,我背起背包,穿過一條碎石巷,抵達了那間低調卻溫馨的小屋。

推門而入,見到Travis後,我們便聊了起來,話題很自然地轉向我們都夢想要走的下一條聖路:挪威的St Olav Ways。我一說這條路可以查到的信息稀少,你比我先去徒步這條路,是我的先驅者。他頓時眼睛一亮,說前幾天看到我頭像中有St Olav Ways的標誌時也很激動。他承諾會將沿途信息一一分享給我。我笑著說,在每條朝聖路上,我總會遇見“天使”指引我下一段旅途,而今天,你就是我的那位引路天使。

Travis的英語極其地道,我不禁誇道:“你是我在這一路上遇到英語說得最好的人。”他笑著回答:“我是美國人啊。出生在西弗吉尼亞,在路易斯安那長大。”2015年,他開始徒步聖地亞哥之路,途中與幾位意大利朝聖者結緣。後來他走上了Via Francigena,並一見鍾情。於是,他辭去美國的工作,搬來意大利,在這裏開設了這間招待所。

我們談了很多關於為什麽要走聖路。我說,我第一次徒步時,在第一天就領悟到:徒步聖路,不是為了與人比賽,不是為了挑戰自己,不是為了征服自然,也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尋找快樂。Travis點點頭,說:“你很幸運,在第一天就明白了徒步聖路的意義。”這句話讓我有些動容。原來我們內心對聖路的理解如此相近。

傍晚前,Julian回來了。她是這間捐贈製招待所的另一位主人,是位德國女孩。她和Travis是在朝聖路上的義工服務中認識的,兩人誌向相投,五年前便一同在Capranica建立了這個非營利的朝聖之家。

我問他們,為何選中這個小鎮?Travis解釋說:“我們想在距離羅馬一百公裏以內的地方設招待所,因為這段路上需求最大。”他說Capranica其實不算小,老城區有800人,新城區有5000人,“我在Louisiana的家鄉隻有4000人呢。”

我們的對話不知不覺延伸到生活。招待所運營靠捐贈,所有收入都回投在維護上。他們也得靠其他工作維生。Travis在美國有一間出租的小屋,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他們也時常在當地的披薩店、超市打短工維持生活。Travis補充道,他雖有意大利居留權,但還不是公民。我好奇問他是否需要自己負擔醫療保險,他笑了:“不需要。意大利有全民醫保。”他說,來歐洲之後才發現很多在美國習以為常的事其實很荒唐——比如沒有全民醫保,卻有全民擁槍。

Julian則聊起德國的近況,提到另類選擇黨,還有阿根廷的政局、全球的政治怪相。我們越談越覺得彼此熟悉,好像朝聖路上某種無形的價值觀,早就將我們連在一起。

晚間,Karine發來信息,她是我“Camino family”的一員,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我的這次徒步,問我今天走到哪裏了?我說我在Capranica,她馬上回:“你是住Travis的招待所?”原來她走Via Francigena時也曾在這裏留宿,如今也加入了“Road to Rome”的誌願者行列。

Travis和Julian是“Road to Rome”項目的核心成員。這個非盈利組織的使命,是在整條Via Francigena上,從阿爾卑斯山南麓一直到羅馬,建立一串不間斷的捐贈製招待所,為朝聖者提供溫暖、友善的歇腳點。他們的願景清晰而堅定,一如他們徒步聖路時的步伐:

Road to Rome is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who are passionate about walking, sustainability and slow tourism. We have made it our mission to build an unbroken chain of non-profit, donation based hostels along the Via Francigena from the Swiss Alps all the way to Rome.

了解更多信息,可參見本文底部的圖片。

夜深了。雨又淅淅瀝瀝下了起來。Capranica的石牆在雨中閃著微光,我坐在窗邊,想起今日相遇的一切——Travis的目光、Julian的熱忱、Patrizio的沉穩,還有Karine的問候。這些人,不隻是旅途的同路人,更像是將信仰與理想活出來的一群靈魂。他們是我記憶中一道道燭光,照亮了這條通往羅馬的聖路,也點亮了更遠的未知旅程。

Capranica老城區。















Travis的招待所。Julian和Travis正在準備晚餐。





“Road to Rome”組織的信息。



傍晚時分,招待所的窗外。



下篇:D54:陌路不陌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