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將至,你捐款了嗎?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生活隨筆。
打印 (被閱讀 次)

2024年的美國大選日,隻有不到五個月時間了。相關的政治團體和個人,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的衝刺。不言而喻的是,他們首當其衝的任務就是募集資金!

2024年5月10日,美國的拜登總統到舊金山灣區舉行選舉募捐活動。他在我家旁邊的小學舉行了一個籌款活動,吸引了不少灣區的的科技大佬們。當時的票價,最低為五千美元。那天,在我們的鄰居微信群裏,有朋友轉發從自家家裏和街邊拍的總統車隊的照片。

2024年6月15日,拜登總統到南加州的好萊塢舉行競選募捐,籌集到了三千萬美元的捐款。最高的票價,為50萬美元;購票者可以和拜等總統、奧巴馬總統合影。

無獨有偶,川普總統最近也在頻繁舉行競選籌捐活動。僅僅在2024年5月,他的競選團隊就募集到了1.4億美元的天量政治捐款!

眾所周知的是,美國的選舉是全世界最昂貴的選舉。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川普總統和拜登總統的競選費用,均超過了10億美元,創下了曆史記錄。不出意外的話,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二者的競選的費用,仍然會超過10億美元。

除了總統選舉,美國的各級政府職位,都會有激烈的競選,包括聯邦和州的議員、州長、市長、甚至學區委員。這些選舉,同樣是燒錢的機器。

在最近的2020年大選中,美國選舉整體的選舉費用達到了天文級別的144億美元!相當於每個美國成年人,花掉了55美元資助政治選舉。

那麽,是誰在給這些昂貴的競選買單呢?

答案是:普通的美國民眾!他們貢獻了70%以上的政治捐款!其餘則來自政治行動委員會PAC(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等組織。

如果你想給自己喜歡的競選人或者黨派進行政治捐款,提高他們獲勝的概率,你需要知道以下常識。

一、政治捐款不能抵稅。這和普通的慈善捐款不同,比如捐給學校、醫院、教會等等。

二、你必須是美國公民或者綠卡持有者,才能進行政治捐款;否則,政治捐款是違法的。

三、政治捐款的記錄是公開的,沒有個人隱私可言。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有自己的網站,可以查找任何人的政治捐款記錄。

提到這個網站,出於好奇心,我用它查了我家所在的郵編編碼裏最近一年的捐款記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很多富豪,一次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比如,排名第一的Jeff Skoll,進行了三次捐款,總捐款額高達五百萬美元!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現代文官製度並不是英國所創的製度,這是法國大革命折騰一圈之後再歐陸的產物”

謝謝科普!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Not American to me"

+100!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所以那位可能有一本合衆國護照,但是絕對不是American by heart,而是個共匪——區別是:這是個有美國護照的共匪,並不是個美國人(or: American Chinese)

Not American to me...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至於說那位。。。Well, Donald Trump was Registered Democrat, until later...Elisabeth Warren was Republican back in Reagan Administration, she's democrat now so...

所以說:這種事“僅供參考”——尤其那位you know who,更是隻能僅供參考。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其實這種事是這樣的……

在英國開始搞選舉的時候,當時的社會隻有官員,並不區分civil servant或elected official是沒有區分開的——一骨碌全選舉(今天美國的Sheriff也是選舉就是這麽來的)。

現代文官製度並不是英國所創的製度,這是法國大革命折騰一圈之後再歐陸的產物——比如嚴格區分了哪些是選舉的哪些是考試的(所以你看歐洲普遍有行政法,但是英美並沒有專門的行政法就是如此——行政法是最初就是專門規範這類事情的)。

美國的Electoral College也是這類製度的殘存(以及Garrymandering……都是),所以不是說美國社會如何——而是舊時代殘存的製度太難推翻了,不推翻吧?礙事(近幾年的政治和選舉已經證明了)。但是一下子全推翻就徹底亂套了——因此隻能像現在這樣修修補補的……

所以為什麽照抄英美的製度,除非自己是Anglo-American,否則沒幾個國家能自行運轉的——這點上全世界隻有新加坡、2019年以前的香港、以色列是個例級別的例外,其他的。。。加拿大和肯尼亞都是曾是英王殖民地,參考今天兩國的差別。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來訪!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好久沒見到居士了,今天見到格外高興。俺在美國的北邊,聽上去與美國大選有點兒不搭界。不過美國大選與加拿大人多少有些瓜葛,咱們先當吃瓜群眾,居士的文章寫得很好看。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是的,我也喜歡英國的議會和選舉製度。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感覺英國政治,包括選舉操作,比美國政治和選舉清廉得多。政治理念一旦有金錢參與就變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最大的特徵就是英語國家檢察官是選的”

這樣未嚐不是好事。民選的檢察官,迫於競選的壓力,會更積極地發起訴訟,尤其是影響力比較大的案件。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哈哈哈,她的選舉登記信息也是公開的。
她是美國公民,是注冊的民主黨人。他的白人老公也是民主黨人。
至於她為何如此無知,我就愛莫能助了。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英語國家的選舉製度是近代最早的,所以又很多製度設計遺留問題至今沒解決——具體體現就體現在……你今日看到的美國民主製度中的問題其實根源全都是。

——最大的特徵就是英語國家檢察官是選的,而在歐洲都是法曹身份的公務員,也沒有Jury(頂多有Lay Judges)。

是啊……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哈,我可是守法公民,隻引用公開信息。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對了,說起來。。。城裏有個東西這兩天不是寫文“鐵鏈女”方麵大國居然不提Roe v.Wade——這個東西不是美國公民嗎?Doesn't sound like one to me...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但畢竟是選舉製度的問題‘多和少’的問題,不是‘有和沒有選舉’的問題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至於我這邊,更多是“我不需要你的錢,如果你支持我們,麻煩選舉日投我們一票”,哈哈哈。

美國的大舉就是錢堆出來的。

“政治捐款的記錄是公開的,沒有個人隱私可言。”,我看了為矽穀鬆了口氣。。。:)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債卷類基金漲回一點到不虧了,我趕快換點股票類。"

謝謝分享!固定收益類資產產品比例不宜太高。如果買債券,可以直接買短期債券,比如三個月到一年的國債,並持有到最終到期,這樣就不受利息波動的影響。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我的fix income 投資三年一直跌。上禮拜三利息降低0.25,債卷類基金漲回一點到不虧了,我趕快換點股票類。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我的本金少,理不理差別不太大。:)經你一提醒,把早想理的理一下。我今天入的新基金是銀行把匯率對衝過,模擬還是持有I share sp500的銀行基金。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也是法國那邊Macron的政黨沒達到預期而已,但你看席位就知道其他正常EU國家的正常政黨都好著呢"

謝謝補充!我沒有太關注歐洲選舉的結果。
最西邊的島上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為什麽?”

哈哈,一般人是人比人氣死人。牛美眉不是一般人,她是要人比人更上一層樓 ;-)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eshershahor' 的評論 : “我不需要你的錢,如果你支持我們,麻煩選舉日投我們一票”

美國的選舉,的確太燒錢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個人捐款給總統候選人的上限是2,900美元,給政治行動委員會的上限是5,000美元”

很多大額捐款是捐給PAC或者Super PAC。這些組織要麽沒有捐款上限,要麽也會把多餘的捐贈通過各種方式轉入其他相關競選基金。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我看文學城才有動力理財。"

為什麽?看著自己的基金和銀行賬戶,也能激勵我繼續理財的。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至於我這邊,更多是“我不需要你的錢,如果你支持我們,麻煩選舉日投我們一票”
neshershahor 發表評論於
看來我這沒選舉是一件好事,省心省事

(歐洲議會已經選完了,所以‘極右翼大勝’是嚴重言過其實的扯淡——也是法國那邊Macron的政黨沒達到預期而已,但你看席位就知道其他正常EU國家的正常政黨都好著呢)
油翁 發表評論於
政治捐款的額度是有限製的。根據聯邦法律規定,個人捐款給總統候選人的上限是2,900美元,給政治行動委員會的上限是5,000美元。

政治捐款可以是直接捐款,也可以是間接支持,比如購買競選活動的門票,參加募捐晚宴等。

總的來說,美國的政治參與度非常高,政治捐款是政治參與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政治捐款,民眾可以支持自己認為值得支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議程,從而影響政治局勢和政策方向。但同時,政治捐款也存在著滋生腐敗、影響政治決策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和監督。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最西邊的島上' 的評論 : 很多人都知道那裏住滿科技大佬。他們那裏確實有名。
感謝居士昨天帖子,我今天中午給銀行打電話把教育基金換了一下。我看文學城才有動力理財。是RBC的基金不是個人能控製的,必須有谘詢員跟著的那類。
最西邊的島上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牛美眉神通廣大哈 ;-)。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我對你們那裏比較了解!家裏有內線。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被你猜中了,哈哈哈。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破落阿托斯坦福居民矽穀俠。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ina63' 的評論 : 謝謝分享!用錢投票,效果最好!
Mina63 發表評論於
我也捐款了,為了我的價值觀和我的切身利益,連續捐款了一個星期。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的,財富可以影響很多事情,不單單是自己的衣食住行。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綠卡也可以給政客捐款?門檻真低,錢還是多多益善啊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最西邊的島上' 的評論 : 是的,我們這個小城市有很多億萬富翁,包括紮克伯格、佩奇、喬布斯的遺孀等。
最西邊的島上 發表評論於
Wow,米國的個人信息好像很透明哈。哎,你好像是住在富豪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