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訪問新西蘭與澳大利亞:短暫熱絡難改持久寒涼

打印 (被閱讀 次)

6月13日,中國總理李強開始了其訪問新西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行程。18日下午,李強在新澳兩國的訪問結束。

 

   李強訪問的兩個對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以及新澳兩國與中國的關係,有共同點,也有區別。新澳兩國相鄰,主體人口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種,與美英關係緊密,也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國之一,也是北約的重要聯係國。這兩國在經濟上都是中國重要貿易夥伴,相互需要。

 

   而不同點也很多。相對而言,新西蘭與中國關係一直較友好,兩國間沒有過於麻煩的外交糾紛,新西蘭也較少參與其他國家針對中國的軍事和外交活動。

 

   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就頗有波折,前幾年更是降到建交以來的最低穀。中澳兩國因為國家利益、價值觀、一些具體衝突,長期處於糾紛和摩擦中。澳大利亞作為大國,也更積極參與美英日等國主導的圍堵中國的組織和措施,還與英美共建了“維護亞太秩序”為目標的新軍事合作體係“奧庫斯(AUKUS)”。

 

    不過,最近幾年,由於國際政治的變化、南中國海局勢惡化、中國內政外交的變動,澳新兩國都積極向美國靠攏、與英國和日本緊密合作,對抗中國的傾向越發明顯。新西蘭雖相對對華友好,但整體也靠攏澳大利亞的立場。2023年新西蘭大選,右翼的國家黨勝出後,對華態度相對更加強硬。

 

   而中國方麵,近幾年與美英、歐盟、加拿大與澳新等西方國家,日韓、越南、菲律賓等鄰國,關係都不佳,乃至衝突不斷。俄烏戰爭後,中國明顯偏向俄羅斯,中俄與朝鮮、伊朗、柬埔寨等國關係日益緊密,以圖對抗西方。世界顯著的變得重新分化,而澳新兩國都站在中國的對立陣營一麵。中國自然也加強了對澳新的提防。

 

   這樣,中國和澳新關係長期冷淡、與澳大利亞尤其衝突不斷,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本次李強訪問新澳兩國,並受到較熱情的歡迎,是否意味著中國與新澳的關係得以改善、回歸曾經的友好和睦呢?

 

   筆者的看法是不樂觀的。首先,本次李強訪問新澳兩國,是一種常規的國事訪問,即就雙方關係的重要議題進行對話探討,並非扭轉關係的“破冰之旅”。雖然雙方就經濟貿易、軍事、地緣衝突等問題都有交流,但大多是例行公事的談論,不會有突破性的關係改善。

 

    李強訪問新澳期間,中國與新西蘭、澳大利亞僅在經貿方麵達成實質的協議,其他如地緣政治和軍事互信等,都沒有成果。

 

   本次李強訪問,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宣布中國將對其單方麵免簽。這本是一個重大利好。但在中國與澳新在內西方國家整體處於冷淡和軟對抗(且逐漸走向“硬對抗”)的背景下,恐怕很難引發澳新公民赴華的熱情。

 

    即便在中國與澳新“有的談”的經貿領域,也並不讓人十分樂觀。經曆三年疫情和“清零”政策衝擊、又存在結構性問題的中國,當下經濟處於下行趨勢。中國也與澳新存在專利、市場準入、傾銷等問題的爭議。而西方與中國對抗的大背景,更讓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大增。所以,澳新工商界在內的人士,對投資中國、加大對華經貿往來,並不很熱衷,起碼已沒有上世紀末至2010年代那樣的投資熱情。

 

    對中澳雙方,還有一些更加具體的問題困擾。幾年前,曾供職於中國媒體CGTN(中國國際電視台)的澳大利亞籍華裔記者成蕾,因間諜罪在2020年被中共拘捕並關押逾三年,服刑後被驅逐出境。這引發了澳方強烈不滿。本次李強訪問,成蕾出席了李強與澳總理的見麵會,就坐在媒體人員區域時,還被中國方麵人員以身體阻擋視線,後來中澳雙方公務人員還因此發生了麵對麵的爭執。這說明成蕾事件的風波沒有平息,仍然影響著中澳關係。

 

  而另一澳籍華人、曾在中國國安部供職的作家楊恒均,在2019年被中國方麵逮捕,2024年2月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這一事件同樣衝擊了中澳關係。

 

   本次李強訪問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中國一些異見人士和少數族裔還到場抗議,且在澳大利亞的抗議規模很大,並與親中共人士對罵和肢體衝突。中國也一直指責澳方支持“港獨”、“疆獨”、“藏獨”勢力。這背後涉及的人權問題、中國民族問題,同樣讓中國與澳新尤其澳大利亞的關係蒙上陰影。

 

   在這一係列因素影響下,以及中國與西方對抗、西方提防和圍堵中國的大背景下,澳新與中國的關係不會因李強來訪而真正轉暖,尤其是澳大利亞與中國恐將繼續糾紛不斷。

 

   而中國與澳新關係的長期冷淡,包括本來融洽的經貿關係也不再和諧,既有澳新及西方陣營的因素,更有中國體製、近年來內外政策弊病的原因,且中國方麵的問題更為根本和難以改變。近年來中國政治改革停滯、經濟模式不健康、體製不透明、政策不確定性強(且缺乏理性和難以預測),疫情期間的政策更是損害了人們對於中國的信心,認為中國不會再繼續對外友好開放政策,中國國內營商和生活環境也不再良好。而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動,尤其近日與菲律賓的衝突,以及台海局勢的惡化,都不利於中國外交與貿易。

 

   這些問題並不是幾次訪問、開放免簽、提供一些商貿優惠、請外賓開會吃飯可以化解的。訪問期間的短暫熱絡,無法改變長久寒涼的邦交氛圍。如果中國不能積極改革體製、提高透明度、扭轉新冠疫情以來經貿環境惡化的狀況,中國不僅無法恢複與澳新兩國的友好關係,也將在國際上遭到更多冷遇。

 
cager812 發表評論於
意識形態的“對立”是根本原因。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中澳兩國社會製度不同,價值觀不同,人種差別大。中國根本不指望能和澳大利亞成為盟友,隻希望和平共處,互相之間不發生戰爭,同時有正常貿易往來。僅此而已。
油翁 發表評論於
雖然中國總理李強訪問新澳兩國受到熱情歡迎,但並不意味著中澳關係能夠真正改善。雙方在經濟
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存在許多爭議和糾紛,例如間諜案件、人權問題等,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雙方關係。此外,中國政治改革停滯、經濟模式不健康、體製不透明等問題也使得中國在國際上麵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因此,隻有中國積極改革自身體製,提高透明度,並改善對外友好政策,才有可能讓中澳關係真正改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