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分分合合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飄去飄來,瀟瀟灑灑在九霄。
從不算計,從不尋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還是冰雹。
打印 (被閱讀 次)

分分合合
文/幸福生

在甲骨文中,“分”中間是一把刀,兩邊各為一豎,或是由撇捺組成的“八”,做為物體被分割後的樣子。刀把物體一分為二,“分”的本義為切割,分開。引申為分別、分出、分派、分配、分解、分析、分辨等。以上詞義讀fēn。

另外,“分”還是貨幣的的最小單位,以及數學中的分母、分子、約分等等,都是來自“部分”的引申。

“分開”就會形成新的部分。這個從整體中,被切分出來的部分,叫做“分”,讀音為fèn。如部分,成分,本分,守分,過分。

“分”和“份”在表示分出的部分時容易混淆,甚至可以混用。“分”比較抽象,不可計數;“份”比較具體,一般可以計數。最主要的還是約定俗成。這裏就不深究了。

有人認為, 數字八九的“八”,由於字形的分背之形,在“分”字出現以前,就用來指事,承擔著“分”的詞義。也就是說,“八”是“分”的古字。後來,“八”加上了“刀”,明確和強化了“分”的詞義。最終“分”完全承擔了最初“八”字,“分開”,“分割”的詞義。

“合”,有人認為是由“亼(jí)”和“口”組成。下邊的“口”是一個器皿,上麵的“亼”是器皿的蓋子,器皿與蓋子剛好吻合。也有人認為這個器皿就是做飯的鍋,而鍋下麵是一個恰好合適的鍋蓋,故認為“合”為象形字,本義為合適。

字聖許慎認為“合”是會意字,從“亼”,從“口”。“亼”是“集”的古字,也曾經被用於“集”的第二批簡化字(後來被停用)。“亼”有集合之意,所以,“合”就是把“口”縮小閉合起來。“合”本義為閉合、合攏、聚合。

被聚合的“口”,可以是具體的物體,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把不同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為“合”。如合作、合力、合資、合營、聯合、合則兩利等。

“合”也可分解為“人”“一”“口”,每個人都有一口飯吃,皆大歡喜,這是最樸實的合作共贏;每個人都發出一個和諧的聲音,萬眾合心合意,天下無敵。

“分”與“合”上部看似相似,而這毫厘之差,便是天地之別。“分”上部是被一刀兩斷的“八”,而“合”上部是相互支撐的“人”。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分分合合。然而“分”不一定是壞事,分得好就會“得分”,“加分”,再進一步便是“高分”,“滿分”。再加上讀四聲的,“緣分”,“福分”,“情分”,都是分到一份應有的情緣福祉。

想到“合”,首先是百年好合。不過也還有磕磕絆絆,打打鬧鬧,以致分分合合。“分”是因為“不合”,不合適,合不攏,合不來;而“合”是因為,適合,不能分,不該分,分不開。分分合合,即是不確定性,更是變化性,但往往沒有正確和錯誤的評判。

在當今的文明世界,“分”通常是不會動刀子了,大家好合好散。大不了鬧上公堂,兩敗俱傷。但這隻限於個體之間,國家之間就沒有那麽簡單。因為沒有公堂可上,隻有叢林法則,常常要兵戈相見。這就苦了黎民百姓,輕則民不聊生,重則生靈塗炭。

“分”下麵是一把刀,要“分開”必須動刀子,沒有一把像樣的刀子,“分”不幹淨利落。“分”的主動權靠的是實力的刀子。

“合”不都是百年好合,還有湊合。湊合是在不完美的世界中,磨合出的寬容大度與成熟,其實,湊合得好就是在旁人眼中的百年好合。

“分”中的刀子非同兒戲。非要動刀子,就割袍斷義吧,不要釀成血光之災。

“合”字隻有一“口”,大家要一個一個地慢慢說,心平氣和,少說多做。

分分合合,事出有因。要分一刀兩斷,但求不要傷及無辜;要合一定是互諒互利,謹言慎行。

曉青 發表評論於
解說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