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楠:美國人這樣吃我的粽子

打印 (被閱讀 次)

美國人這樣吃我的粽子

作者:敏楠

所有發表於本公眾號敏楠文章均經作者授權)

上周五, 是學生Redi 在實驗室工作的最後一天。暑期過後,Redi 就要上醫學院了。老板說辦一個potluck party 給Redi送行。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帶飯來聚餐。

因為臨近端午節, 我已經包了粽子, 就想著是否帶粽子去聚餐。又想著我也不可能給每一個人帶一個拳頭大的, 都是碳水化合物的粽子, 就又做了中國式的意大利拌麵,依舊是碳水化合物, 但是加了牛肉丸子, 大蝦, 幹貝,香腸,西紅柿, 洋蔥等菜蔬,多少從視覺上, 味覺上感覺富貴了許多。

一甜一鹹兩樣食品, 應該照顧了大多數的需求。

我喜歡一切糯米做的食品, 甜米飯, 甑糕,麻團,湯圓, 年糕等等, 當然少不了粽子。

小時候吃母親包的粽子, 母親包的粽子品相一般, 味道卻著實的好吃。母親不會包錐形樣的粽子, 她隻會包形如金條狀的粽子,長長的,墩墩實實的, 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繩子綁粽子以區分鹹的和甜的。

母親包粽子永遠是兩種餡, 一種是甜的, 裏麵除了糯米就是自己煮的甜豆沙。母親煮的甜豆沙格外好吃, 直到今日, 我依舊用母親的方子做甜豆沙。其實很簡單, 將紅豆泡一晚上, 第二天放進鍋裏煮, 等豆子熟了, 水快幹了, 用油翻炒, 同時加糖入鍋,翻炒均勻, 晾涼即可食用。

母親做的甜粽子裏麵永遠是兩到三顆陝北紅棗, 一大勺豆沙, 還有就是大把的白糖。

母親做鹹粽子也是一個做法, 永遠都是自製的香腸加糯米, 非常好吃。母親做的香腸也是一絕, 買很瘦的肉, 切很大的塊, 放很多的白酒, 加好多的白糖,灌進羊腸裏, 掛在陽台上風幹,酒香伴著糖味, 胖胖的香腸非常誘人。

父親母親一生喜歡吃甜食, 母親所有東西都放糖, 廚房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靠近灶台的兩大陶罐, 裏麵都是白糖, 如此大量的食用白糖, 父親一生沒有得過糖尿病, 母親也都到了75歲時才有糖尿病, 也是奇跡。

一說到母親就刹不住,除了母親包的粽子, 就是食堂或者商店賣的粽子了。買的粽子樣子比母親包的好看太多, 但味道卻差了太遠, 即便如此也從未想過自己包粽子, 直到來了美國。

美國的華人商店很多, 粽子當然有賣。剛來美國時經常去華人商店買, 後來遇到幾個華人的父母來美國探親, 給我觸動很大, 於是決定自己學做包粽子。

那一年, 我在V州大學的實驗室工作, 同樓裏有一個中國博士後小孫, 因為那個州中國人非常少, 所以我和小孫一見如故, 經常做了吃的互相送。有一次小孫邀請我和先生去她家, 說她的父母來探望她, 給她做了很多好吃的家鄉食物,她想和我們一起分享。

小孫的父母看上去很年輕, 尤其是小孫的父親, 裏裏外外忙個不停, 十足的妻子的好丈夫, 女兒的好父親。

吃飯中途,小孫的父親捧出一個大盆, 裏麵放著小巧玲瓏的粽子, 小的像一顆大棗那樣大。我吃驚地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小的粽子。

小孫的父親說他和老伴早晨出外散步, 看見路邊長滿了一種類似蘆葦的植物, 葉子形狀和棕葉很相似, 隻是窄了許多, 又看見旁邊還有長得很高的草兒, 於是就摘了許多類似蘆葦的葉子, 又拔了很多細高細長的草兒回家包了粽子。

看到老人自力更生包的粽子, 第一次萌動自己包粽子的念頭。美國華人商店一年四季都有棕葉賣, 棗子, 紅豆也有賣, 所有東西備齊,就是最後一步包到一起了。

哪裏知道最後一步也是最難一步, 那個尖尖的錐子一般的角直到今天我也包不好, 包粽子其實是一個技術活,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包的。

現在的我已經不追求外在的形象了, 隻要能將所有東西包進去, 隱約可見尖尖角就足矣, 因為我堅信我的餡料沒有幾個人能比, 我將用內在美戰勝外在美。

我用母親的祖傳秘方熬製豆沙醬, 然後買Costco的大號蜜棗,甜得膩死人,將所有東西用棕葉包裹, 用細繩纏緊, 放慢鍋煮一晚上, 滿房子飄香。

聚會時我先將粽子用微波爐加熱, 再將意大利麵加熱。Scott瞅著我飯盒裏的粽子, 眼珠子一動不動, 問我這是什麽, 我說中國傳統食物, 紀念一個中國遠古偉大詩人的類似祭品一樣的食物。

我對Scott說如果你願意幫忙, 能否幫我把葉子取下來。Scott十分樂意幫忙, 但他肯定從來沒有幹過這種事情, 粽子是黏的, 到處都沾, 他小心翼翼的剝著葉子, 又怕粘到身上, 所以動作非常地慢, 所有的人都注視著Scott, 然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問我同一個問題,這是什麽葉子?我說有人叫bamboo leaf(竹葉), 有人叫lotus leaf (荷葉), 也有人叫Reed leaf(蘆葦葉), 我真的不知道準確的是什麽植物的葉子。

老板問我從哪裏得到的葉子, 我說從中國商店買的。老板說那一定是幹的, 不是新鮮的?我說是的, 用之前在水裏泡軟。

我說其實我去年還嚐試過用玉米葉包粽子, 新鮮的玉米葉, 包出來的粽子各個小巧玲瓏,散發著玉米的清香。 有機會我包了再帶給大家。

記得去年的夏天, 買了許多玉米, 美國的玉米很甜,很嫩,放鍋裏煮十幾分鍾,滿房子就飄香。我一邊煮玉米, 一邊清理葉子, 看著細皮嫩肉的玉米葉子, 竟然舍不得扔, 又不知道做什麽用。

象草的葉子長而窄, 比玉米葉子難包多了。思路一旦打開, 立馬付諸行動。鹹粽子, 甜粽子都做一點。

將五花肉輕輕醃製,然後放鍋裏加油炒,勿需炒熟,然後備用。

甜粽子比較好做,Costco賣的大個兒蜜棗非常甜,再加一些豆子之類與糯米。

說話間, Scott已經將6個粽子剝完皮, 放在盤子裏, 然後隻見兩三個人一起用叉子將粽子切塊揉碎, 我的足以驕傲的尖尖角的粽子頓時化作一盤八寶甜米飯。

可憐我辛苦製作的似錐形又非標準錐形的粽子一瞬間就成了一盤散沙,要知道這樣我直接做八寶飯就好了。

相比意大利麵, 感覺大家更喜歡麵條, 麵條吃了一個底朝天。 我想 粽子犯了兩個大忌, 太甜, 和碳水化合物,這兩個可是專家反複強調的不可多食之物。

我在想, 下一次包粽子就用玉米葉包, 小小的, 一口一個, 當甜點,省得他們用刀叉碾散。我還可以嚐試用葡萄葉包粽子, 中東一帶國家很多人用葡萄葉包米飯, 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我還可以用圓白菜葉, 大白菜葉包粽子, 隻是這樣的食物會不會還叫粽子。

其實叫不叫粽子無所謂, 沒有了尖尖角的粽子不是一樣吃的一點沒有障礙。

就這麽定了, 下一次我要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粽子, 有尖尖角的玉米葉粽子。

貓姨 發表評論於
蜜棗非常甜為什麽還要加

請人幫忙剝所有粽子? 我不會吃已經剝好的粽子
slow_quick 發表評論於
歪果仁標準評論:the food is dilicious, the unknow vegitable is a bit tough to chew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老美不喜歡糯米這種口感的食物,稱為slimy
wzuo 發表評論於
確實,老美不喜歡吃糯米那種粘膩的口感。別問我是怎麽知道的。
油翁 發表評論於


一切為了美食,為了自己的探索和創新,我願意不斷嚐試各種不同的食材和包法,讓每個粽子都成為一個獨特的美味。無論形狀是否標準,重要的是食物能夠帶來歡樂和滿足。

雖然在這次聚餐中意外發現了美國人對我包的粽子的不適應,但這並不影響我對美食的熱愛和探索精神。下次我會嚐試更多不同的材料和包法,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粽子。願食物帶來更多的快樂和美味!
cager812 發表評論於
我詫疑為什麽,老是有人要加上“中國人”“美國人”----一點點小事也要加上?不就是有幾個人參與了嗎!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挺好看的粽子
金米 發表評論於
他們不喜歡吃糯米。以後不要帶粽子了,帶個炒麵炒飯都比粽子受歡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