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我再不敢吃廣東早茶

打印 (被閱讀 次)

                        在美國我再不敢吃廣東早茶

      我是北方人。在國內時去廣東出差,朋友總是以廣東早茶招待我,真讓我開心。

      來到美國後見到廣東早茶的招牌常常喜不自禁,倍感親切。

      最近我到奧蘭多一家粵菜館吃飯,邊吃早茶邊聽那服務員的粵語,好一個中華料理

的享受感悠然而生。當我結完賬離店路過灶間時,驚人的一幕令我大跌眼鏡:原來這家近百個小籠屜粵菜除了皮蛋瘦肉粥之外,全部都是預製菜 。

       預製菜是“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工廠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醃製、滾揉、成型、調味等)和或預烹調(如炒、炸、烤、煮、蒸等)製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製作者常常使用食品防腐劑等原料。

       國內預製菜的質量問題大家都早已家喻戶曉。許多美食家都談預製菜色變。預製菜的快餐就是地攤貨。食用需要冒一定的風險。

       據業內人士講:預製菜食品一般都是通過貨輪海上運輸到達美國的。運輸周期一般在50天左右。啊!可想而知了。

       開預製菜的餐館太簡單了。因為不再需要廚師。隻要讓洗碗工去蒸飯就行了。

       美國的許多粵菜館都在引進預製粵菜。據說在美國吃的雲南過橋米線也是從中國預製好後飄洋過海進口到美國的。

       看來在美國進餐館吃中華料理不但要管住嘴,還需瞪大眼,別付出健康的代價。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wow
膠澳子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wenxuejobs' 的評論 : 祝賀你是幸運者吃的是正宗廣東早茶。現實中如有5%預製品,誰遇上便是100%掃興。
wenxuejobs 發表評論於
回複 'iask' 的評論 : "不對吧,我在LA吃早茶(燒賣,蝦餃,叉燒包,蛋撻,雞爪。。。)20年了,顏色,口感,味道,香味完全沒變,怎麽會是預製菜?"

完全沒變,才讓人生疑。LOL
OldJohn_02 發表評論於
預製菜是時代進步的產物,現在連法國飱館都用預製來解凍加工後洽顧客,牛角麵包亦然,例子多了去,不必談虎色變。
秋林小屋 發表評論於
預製菜這麽牛,為什麽不能打入家庭廚房?衛生有這麽難解決嗎?還是中華民族急功近利的自己低級作死而已。
新手一位 發表評論於
麥當勞如何?我外食喜歡意大利餐館。中餐基本自己做。但孩子們喜歡麥當勞(從小的文化培養)。
haohao88 發表評論於
在德州大華就有賣冷凍廣東早茶,回來一蒸和飯店裏味道一樣
靈動的雙子 發表評論於
不可能吧?認識的一位廣東老廚師就是專門在美國粵菜館做點心的,那家餐廳規模很大的,有可能他們做了批發給別的小餐廳倒是可能。
風城芝加哥 發表評論於
我半信半疑了? 有些預製菜, 也可能是在美國產的。更多應該是餐館自產的。
Mmom2269 發表評論於
食品展
Mmom2269 發表評論於
2005我做食品讚就有好幾家中國公司做預製菜供應飯店酒巴,我記得一家從蘇州來的專賣麻球等糯米湯圓說每月幾個集裝箱凍箱運來北美。
smithmaella 發表評論於
他們早茶也禍害到美國來了?不可置信。
tiger00 發表評論於
出國後很少吃廣東早茶了,上周照顧一個89歲的日本老人,他說最喜歡點心,說的酒家就在我家附近,我問他喜歡壽司不,他說不吃。
ilovefriday 發表評論於
美國現在的中國餐館真的不敢吃了,水準極速下降,誰知道端上來的東西是什麽做的,還不如吃西餐。
阿留 發表評論於
還是要吃唐人街老字號的,那些粵菜館是有自己的一套。
iask 發表評論於
不對吧,我在LA吃早茶(燒賣,蝦餃,叉燒包,蛋撻,雞爪。。。)20年了,顏色,口感,味道,香味完全沒變,怎麽會是預製菜?
davidinchina 發表評論於
真的假的?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十幾年前就這樣,少吃外邊的飯菜。
槍迷球迷 發表評論於
過橋米線怎麽預製?除了米粉和湯,其他材料都是生的,必須在熱湯中燙熟。

全美國就吃到一家正宗的過橋米線。在灣區 San Leandro, 名叫 Ten Seconds Yunnan Rice Noodle。 哪位在灣區別錯過了。
頂級朋友 發表評論於
不用說美國,現在國內很多餐館也是預製菜!
我愛梔子花 發表評論於
國內更不敢吃。我已經幾十年不吃國人做的看不見形狀的肉食,因為經常看見那些原料。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上周末我們也去吃了早歺,感覺也是如此,決定不再去那些專門經營廣式早茶的歺館,但是這裏有幾家小籠包,煎包,春卷等是每天歺館裏自己做的。我早就不吃火鍋,不知道湯料裏有什麽
novint 發表評論於
從西到東,早茶和火鍋的味道都被統一了。
bighead00 發表評論於
早就是這樣了。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預製菜確實不太健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