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3):毀天滅地的大戰

開這個博客,有感而發,聊中國美國的事,講現代文明的故事。
打印 (被閱讀 次)

二十世紀(3):毀天滅地的大戰

蔣聞銘

新舊文明的社會製度, 自由民主和專製獨裁的生死搏鬥,二十世紀一百年,前一半是大打出手的熱戰,後一半是和平競爭的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的主體是德國意大利日本,前兩個是專製獨裁的法西斯國家,日本也是民族主義軍國主義,一心想征服中國。另一邊同盟國,英法美是妥妥的民主國家。當然同盟國裏,蘇俄不是民主國家。不過斯大林開始的時候,和希特勒合謀,狼狽為奸,是德國的朋友。

戰爭初期,德俄聯手,瓜分波蘭。德國軍隊,湧現出了像古德裏安,曼斯坦因,隆美爾這樣的軍事天才。納粹德國,從勝利走向勝利。 但是獨裁專製,勝利越大,獨裁者就越會忘乎所以,把狂想當做現實的可能,將國家民族,帶入災難之中。 希特勒在法國投降後,勝利衝昏頭腦,按照他自己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規劃,要消滅蘇俄,奴役斯拉夫民族,轉過身去攻擊斯大林這個最大的盟友,結果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 最後,這場新舊文明的生死對決,以專製獨裁的法西斯主義的徹底失敗而告終結。

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貌,《第三帝國的興亡》(The Rise and Fall of Third Reich) 是必讀。這本超過一千頁,比磚頭厚得多的書,在美國幾十年,都是排名第一的暢銷書。我是讀這本書,才知道了什麽是現代戰爭。共產黨國民黨的三年內戰,從戰爭規模,到軍事謀略,恐怖殺戮,慘無人道,跟二戰比,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開戰之初,軸心國的軍事實力,陸地上有優勢,納粹德國在歐洲大陸,戰無不勝。以坦克集群從一點突破,快速向敵方縱深推進包抄的閃擊戰,作為人類戰爭史上劃時代的創舉,是古德裏安的發明。西線幾天之內就決定了百萬英法聯軍的失敗,讓法國不得不舉手投降的作戰計劃,是曼斯坦因提出來的。這個計劃的組織實施,當時他因為級別軍銜太低,沒能有資格參加。他的陸軍元帥,是後來用在克裏米亞的戰功得來的。戰爭後期,他是東線德軍的主將之一,舉世公認的軍事天才。這兩位戰後都寫了自己的戰爭回憶錄。古德裏安的回憶錄,書名是《坦克指揮官》 (Panzer Leader),曼斯坦因的回憶錄,書名是《失去了的勝利》 (Lost Victories)。這兩部回憶錄,是二戰軍史的經典。跟這兩位比,隆美爾要弱一些,但他以德國在北非的一介偏師,以弱勝強,取得了轟動一時,舉世矚目的勝利,為自己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也是奇才。

但是希特勒進攻蘇聯,使雙方的力量對比,陸地海上,都發生了對同盟國有利的變化。 後麵同盟國越戰越強,軸心國的失敗,就成了曆史規律不可抗拒。專製體製之下,獨裁者一意孤行,表現在軍事上, 是希特勒在東線寸土不讓的總體戰略。曼斯坦因在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團軍被圍之際,臨危受命,成了德國頓河方麵軍的主將。據他自己說,他的工作,最頭疼的部分,是爭取希特勒修正寸土不讓的戰略,批準自己相對機動靈活的作戰方案。古德裏安被撤職,是因為早一年在莫斯科城下,直接違抗了希特勒不許撤退的命令。後來他也是臨危受命,做了納粹德國的最後一任陸軍參謀總長。他講的和希特勒打交道的感受,和曼斯坦因大同小異。

民主國家,不管經曆多少次失敗,都能夠不停地做調整,在失敗中等待時機。而獨裁專製,勝利越大,獨裁者就越會忘乎所以,把狂想當做現實的可能,將國家民族,帶入災難之中。 最後,這場新舊文明的生死對決,以專製獨裁的法西斯主義的徹底失敗而告終結。

現代文明和近代中國 (全書目錄鏈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