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MMA Fight Night

打印 (被閱讀 次)

周末頭一次去現場看MMA。先業餘後職業一共二十多場比賽。MMA是Mixed Marshal Arts的縮寫,中文翻譯成綜合格鬥。之所以叫綜合,是因為它涵蓋了多種武術流派,包括中國的武術,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巴西柔術,泰拳等等。不同於拳擊,它允許用拳,腿,肘,膝,還可以走下三路摔跤,更接近於實戰。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體育運動。李小龍在六十年代就倡導集各種流派之長,可以說是MMA的先驅。

以前隻在油管看比賽,在現場看確實感覺不同。雖然是一個本地選手為主的小比賽,還是有幾千名觀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也有一家一家帶孩子來的。幾千人一同的喝彩和噓聲很有氣氛。雖然不是頂級比賽,精彩瞬間卻是不斷。有knock out,有submission,也有難分上下的split decision。

以前我雖然看武打電影,但是不喜歡看任何動真格的搏擊比賽。很不理解為什麽有人會花錢看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揍一頓。疫情改變了一切。在家圈著,需要鍛煉,就買了一個立式拳擊袋,跟著視頻練kickboxing,發現kickboxing還真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首先是Cardio,從zone1到zone5都可以練到。其次練肌肉,能舉著雙臂不停地揮30分鍾到60分鍾還是相當累人的。最重要的是很上癮,不枯燥,容易長期堅持。另一個練kickboxing的動力比較實際。疫情中出現了不少Asian Hate的事件,長著一副東亞人麵孔,出門都要小心。會一些拳腳,至少不會成為最容易的受害者。係統訓練也使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大大加強。

隨著疫情結束,我也從跟著視頻練轉入去武館練。我大概是武館裏年紀最大的學生吧。大部分學生都是我孩子年齡的,還有不少teenager。但無論從技術還是體力,我肯定不是最差的20%,依然能蹦能踢。入門kickboxing之後,發現武術其實真的是一種藝術,不僅流派甚多,每一流派都有超多可以鑽研的地方。特別是當這門藝術沒學好的後果是臉上挨老拳時,學習的動力會是很大的。當然對我這種隻練不打的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我慢慢能體會到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MMA,這不僅是一個武學真諦,也是一個人生真諦:沒有什麽比臉上挨一記重拳能更快地讓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真正是一個什麽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