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飯局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打印 (被閱讀 次)

最近因故參加了兩個飯局,一個是與兩個國人大姐,一是與一眾西人親朋等。兩飯局反差巨大,令我怔怔的。小述如下。

 
先說國人飯局。某日我參加廣場舞鍛煉,與兩個姐姐聊幾句天。她們說隨後要去早茶,拉我去,我剛好有時間,就爽快地答應了。結果鍛煉完畢,不見了其中一位姐姐,一問回複說另一大姐叫她到家裏取無花果苗,等下再來。我隻好無趣地等看另一位姐姐教跳新手某隻舞蹈。大約半小時,那姐姐來了,沒半句話(可能退休的人沒啥時間觀念了吧)。於是我們張羅去茶樓。三人搭我的車來到茶樓,原來是一間新張不久的廣式飯館,進得門去,較擁擠,八張大台,十數張小台。我們撿了個小台坐下。喝茶的各色人等都在說話,大多是我聽不懂的廣東話及台山話。服務生一招乎起來,我才發現這兩位姐姐都是台山人,與服務生敘起舊來真像是到了台山某鎮,那話啊又密又長。兩位姐姐真是來喝茶聊天的。她們做主隻點了一兩樣點心,隨後就靜心等待一大盤軟骨蟹炒飯。等待期間,我們把這廣場舞小隊的舊事舊人聊了個遍。等到炒飯上了後,又吃又聊。這期間,這飯館大廳裏的人聲愈加鼎沸,我要提高嗓音才能讓對麵人聽到。我斜眼看鄰桌後桌,那邊的人也都在扯著嗓子說話聊天。。。看樣子,這餐館是走實惠路線,菜量大一點,環境差一點,吸引不那麽講究的早茶客。我心說這兩大姐說她兩瀟灑,每周一次早茶,原來就是這種水準的早茶啊。退休人士,能怎樣呢?下回不貿然前來即可。食畢,我們就分手了。

轉天,我和我女兒跟隨妹妹及她孩子,一起到新澤西一間科技大學參加另一外甥女的大學畢業典禮。觀禮完畢後驅車來到新澤西某鎮一間意大利餐廳聚餐慶祝。這回聚餐約二十人,一桌是我姐夫家族及我們,另一桌是外甥女男友家族.姐夫家是意大利裔美國人,那男友家是希臘裔美國人。基本全英語環境。

這餐廳有五十多年曆史,主打三明治。我們各自就坐並點了餐。桌子是在外廊的兩個長條桌,每張桌是由三四個兩人小方桌加白桌布鋪就起來的。在太陽底裏參加完兩個多小時的畢業禮後,我們來到這有屋頂電扇和空調的布置典雅簡潔的外廊,喝飲料等飯,真像從沙漠來到綠洲,腸胃和精神上雙重愉悅。對我來說,是第一次跟這麽多西人共餐,感受不一樣。我跟鄰座的外甥聊點兒天,發現他似聽不明白,趕緊歇菜不講了。我跟姐夫家親戚好久不見,一時不知該聊什麽。。。但看著他們環繞外甥女親密祥和的氣氛,我才發覺女甥女真是人家奶奶姑姑看著長大的,我是後來才跟孩子建立聯係的,親疏有別。也挺好的。外甥女從我見過時是五歲的洋娃娃,到如今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且特別仔細周到地提前叮嚀我們要塗防曬霜。真是個善良仔細的好姑娘。

說我們的飯,三明治類,帕尼尼及卷餅類等,每樣都做得很好,每種食材細節都很好。我真心感歎,在這意大利餐廳吃飯,即使是這樣的簡餐,也很令人愉悅。餐後甜點,也是不太甜不膩適口。讚!食畢大家寒暄告別。我們又開車回城無話。

總之,這兩個飯局在前後一天。在中餐館的人聲鼎沸中和國人大姐吃飯,及與西人親戚在意大利餐廳吃飯,感受迥異。我實話說,還是覺得西人餐廳整體裝修高雅舒適宜人,飯雖簡單但主要享受環境,賓客與侍者都較有教養,絕無大聲講話影響他人的,整體進餐感受舒適.(唯一我是那一行食客裏英文最差的,隻好微笑少言)。餐廳內其他顧客們也都是穿著素雅整潔,彬彬有禮的,我明顯感覺大家都在遵守同一用餐禮節,而我對此所知少些,用心觀察而已。國人餐廳呢,說是人熟實惠,但真要享受聊天談話的樂趣不行,太吵了!
僅以此記錄兩個飯局。
 


 
 
 

 

 
西雅圖登山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雖然我有同感但真的是不一定。我和先生今天約朋友在奧蘭多一家叫Chroma的餐館吃午餐,鄰桌大約5,6人,聲音大的我都聽不見朋友講話。我就不說他們的族裔了。所以比較不在乎公共場合禮儀的不一定都是國人,咱有啥說啥,實事求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