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九

打印 (被閱讀 次)

新疆行之九

新疆的戈壁灘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公元737年,王維奉命赴西北邊疆慰問將士,於出塞途中所作《使至塞上》中的第五、六句:浩瀚荒漠中孤煙(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直上雲霄,長河(黃河)邊上落日渾圓。這一聯由兩個畫麵組成。第一個畫麵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雲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另一個畫麵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麵,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詩人隻用了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其雄奇瑰麗的景色特點。

上麵兩句是我喜歡的唐詩之一,不少文人墨客說,找不到更好的文字可以替代詩中的“直“和”圓“?之前,這隻是頭腦裏的兩幅畫麵;如今,本人有了身臨其境體驗的機會。

4月3日,我和小兒子飛往烏魯木齊,沿途經過天山兩側山麓地帶 – 天山的天池,東疆的吐魯番,南疆的庫爾勒,庫車,阿克蘇,抵達喀什。都說,最好的風景在路上,此話不假。一共七天,我們充分領略了沿途新疆特有的大漠風光,到處可見的石海、石河、石冰川等戈壁地貌。一眼望雲,石海連天,很多地方鳥飛絕,人蹤滅,不見花草樹木,讓人會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與世隔絕、和親人分離的恐懼。新疆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少雨、幹旱、多風沙,荒漠化土地麵積超過64%。新疆不但有沙漠,更有戈壁灘。戈壁(gobi)一詞源自蒙古語,原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它為幹旱地區所特有,形成於幹旱地區的礫質堆積體和基岩麵上。岩漠地表組成物質多為粗大風化岩塊及平緩的基岩石塊,地麵波狀起伏,水土缺乏。除了新疆,你難在祖國其它的地方見到它。正所謂:沒有戈壁,何來新疆?這種險惡的自然生存條件,也讓新疆從清乾隆朝開始成為了主要的犯人流放地區,其中最著名的“罪臣”有當時官至一品的林則徐以及紀曉嵐等。

 

新疆戈壁(一)(二)

我們城際之間走的都是高速公路。新疆這方麵的基礎建設值得點讚,基本都是雙向四行或單向雙行道,路麵平坦,中間有設施齊全的休息站。很多路筆直伸向遠方,看不到盡頭,足以讓你見識到新疆之幅員遼闊。

 

新疆戈壁(三)(四)

每天開車的行程都在5 - 6小時以上,因為包了七座的旅行車(5座轎車不合新疆旅行社法規),相當於我們買了兩個“商務艙“,故也沒有覺得很辛苦。自駕旅遊可能更自由,但我這個年紀已難勝任,包車的玩法適合兜裏還有兩個鋼鏰的老人家。

全程“商務艙“

兒子老大不小了,在車上無聊地玩遊戲(見上圖),而我則見景生情,又鄒打油詩一首:

  • 戈壁灘,大沙漠,
  • 絲綢之路千年沒。
  • 如今高速到處是,
  • 西域邊疆天地闊。

在新疆戈壁、沙漠裏最常見的植物有駱駝刺、胡楊、沙棗、紅柳等。戈壁灘的紅柳那細細的枝條泛著淺淺的紫紅色,在高速邊的荒灘中靜靜地佇立,顯得尖硬而倔強,雖不高大,但在荒漠中卻分外引人注目。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即使在戈壁灘那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隻可惜沒能逃過人類的凶殘,時常成為了新疆美食 – 羊肉串的陪葬。其實,牛羊又何嚐不是呢?由此聯想到人們時常談論的話題:因為狼吃羊,所以狼是惡魔、凶殘的,羊則是無辜、善良的。其實,狼和羊的存在是某種生態的平衡,好與壞都是人定的。生態平衡離不開狼:狼捕食了羊群,恢複了草原應有的植被;狼捕食了老鼠,遏製了草原上鼠害的猖獗。如果說獵食弱小的動物是殘忍的,那人類又獵狼,又吃掉那麽多的牛羊豈不更殘忍了嗎?


紅柳枝羊肉串以及肉囊和奶茶等新疆美食

在新疆的最後一天,同學請我們在新疆體育館的餐廳吃了最具新疆特色的羊肉串。它沒有用可以循環使用的不鏽鋼釺,而是一次性的紅柳樹枝。新鮮的紅柳枝那特有的清香味道讓我們口留餘香,為我們的新疆之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未完待續)

 

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謙謙美君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ohn_Spade4' 的評論 :
謝謝鼓勵。我以為寫遊記不一定要求全,但一定要寫出自己當時的感受和聯想。否則,不如看“百度”的景點介紹。
謙謙美君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ohn_Spade4' 的評論 :
向新疆老哥致敬。肉饢各式各樣,據說有上百種呢?
謙謙美君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記得二裏溝新疆辦事處裏有正宗的新疆餐廳,那裏的肉饢應不錯。
John_Spade4 發表評論於
喜歡這種,如實,親臨其境的地域風光介紹
pokemama 發表評論於
我第一次吃到肉囊是1954年在伊犁。美味!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肉饢看著很好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