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鄉見聞…(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小農村“媽廟”)

打印 (被閱讀 次)

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小農村“媽廟”,我推測大概是這樣形成的。丘陵地帶廣東惠陽地區,大亞灣邊上有個偏僻小農村,周圍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山岒它名叫“媽廟”,媽廟三、四百年前是個水淹之地,周圍隻有幾個露出水麵高低不平的山岒“土丘”。媽廟最原始居民是“水上人”(漁民),這些“水上人”過去在沿海一帶靠捕魚為生,最初“水上人”為了安置老小,在這些偏僻地方搭棚居住,時間一久遷移來的人越來越多,後才有泥磚屋出現,惠陽大亞灣、深圳大鵬灣沿海一帶到處都有這些原居民。我推測媽廟村大概也就是這樣形成的。

“媽廟”地處低窪之地,除了幾個有高低不平的土丘外,其它全是“浪釘壩”後稱紅樹林。“媽廟”這塊地方經過漫長的地形變遷後,地勢慢慢抬高水位逐漸退卻,這塊地方才聚不少人群,人群由各地不斷遷入。沿至今日“媽廟”一共有六姓之多,人群中有“水上人”也有“岸上人”初期各講各的方言。有興寧話、學佬話、客家話等等,由於遷入的人群中講客家話的人占多數,經過幾百年演變成全村都講客家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客家占地主了”。媽廟”遷入的人群有先後,先遷入的所占地勢位置比較好地勢也比較高,後遷來的地勢都很低,這些後遷入者的房屋每逢打台風必遭水淹,有時會把房屋淹沒到一半,水位淹至膝蓋臍位是平常事,由於地方有限略為高一點的地方都建有房屋。

媽廟村人按姓氏“蘇、何、李、吳、蔡、張”先後遷入,有些後進村的就在別人屋後建屋,連祠堂也一樣。我們的太公進村時所占位置也不錯,後來兄弟分作兩祠堂,我們這一支是弟弟,弟弟不想離太公祠堂太遠,附近也沒地方蓋祠堂,所以我們在別人祠堂後麵建祠堂,隻隔了一道牆。分了祠堂後族人開枝散葉人口逐漸增多,由於媽廟沒有地方建屋,很多族人隻能往外遷。我們祠堂人遷到如今的“深圳”大小梅沙至澳頭一帶的特別多,澳頭附近的“大衝”村(圍)姓李的據說就我祠堂的族人。在“媽廟”無可否認姓蘇的人所占位置最高,無論多大的暴雨台風對他們全無影響,姓蘇最先進入媽廟的全是“水上人”。

媽廟整個村隻有兩個小水塘,其中一個水塘幾乎姓蘇獨占,這個水塘在兩小山之間,也是蘇姓“水上人”最先到的地方。整個村子的兩個小水塘之水是世代村民的生命水,六姓幾千人就靠這些水飲用,而且還是人畜共用,水塘的周圍斜地菜園農作物也全是靠此塘水生存,“媽廟”遇見旱季兩個小塘都會幹涸無水,村民要走一個多小時到“媽廟河”上遊挑水飲用。旱季上遊也沒多少水,媽廟村民年年在河的上遊耙沙堤堵水,耙沙堤所用的工具是把耙田用的耙,用一條條竹片把耙的空隔封實,再用牛拖拉著耙把河裏上下兩方麵的沙往上堆,築成一條高高的沙堤壩,沙堤壩遇到暴雨就會缺堤,耙沙堤堵水主要用作附近農田旱季灌溉用,媽廟人山塘無水用時就是走到這裏挑水,由村裏到這裏挑水,挑一回水起碼要兩個多小時吧。媽廟村曆史是否如我所說尚待考證。

 

 

(總篇) 我的自述-(70年經曆及所見所聞)…(加加插插修修改改難免有重複,請見諒)

點開→健康生活寫博客,讚也好彈也罷,能獲如此'青睞'就高興。

(熱帖博文 )

點開→華人lee(花名雞仔)的故事

(修改過的博文 )

點開→(一):家鄉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二十年間家鄉生活見聞

( 親身經曆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鍋飯、三年困難時期 )

點開→(二):童年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童年鄉間生活

(家鄉童年生活 )

點開→(三):偷渡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 …三次難忘的一段旅程

( 第一次隨流走、第二次坐船走、第三次八日八夜行程 )

點開→(四):香港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十一年間香港生活見聞

( 經曆過六七暴動、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掣水、有史以來山泥傾瀉)

點開→(五):英國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四十多年間英國生活見聞

( 經過打工、開外賣店及餐館、賣水晶生涯 )

點開→(六):生活篇: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七十多個人生活點滴

(七十年來 生活點滴 )

點開→(七):諞閑傳: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 …七十多年來見聞

( 東拉西址閑聊七十年來見聞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