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久別重逢

打印 (被閱讀 次)

隨著微信的普及,失聯多年的童年夥伴、小中大學同學都被今天的高科技連接了起來,有些時候,是一種驚喜,哎呀,竟然這麽多年不見了,再見很親切;也有的時候是一種尷尬,原以為是老相識老朋友,不想卻夾帶著一種陌生和防備;還有的時候,更是一種追悔莫及,因為不愉快,那還不如不見不聯係。

我是個很念舊的人,一般來說,老友再現,大都是歡喜,即便是以前的歲月裏,與之並沒有那麽親密,但是隻要人家熱情的上門,我也都會熱情的接待。不過,我慢慢也發現,人家今天的熱情與我的熱情有時候是不同的。但不管怎麽說,熱情總是令人溫暖的。也有過我原以為當年還算鐵的哥兒們姐兒們,再聯係,那一份防備,令我如鯁在喉,真是不知為何?幾十年的歲月抹去了曾經的親近,原以為友情似鐵般堅,不過是鐵般冷罷了!

其實想開了也很自然,幾十年的時光,每個人都有改變,有的人變世故了,有的人變成熟了,有的人變豁達了,有的人變計較了,有的人變的麵目全非了,有的人依然保持著赤子之心......所以如果再以當年心去看彼此,難免會失望。這個世界本來很難找到一成不變的東西,真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友情是人的一生中人際關係帶來的情感之一,另外兩種是親情和愛情。可見友情對於我們人來說世多麽重要,但是,人的本性也決定一個人的友情通常隻能持續一定的年限,因為我們大多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加上友情也不像親情和愛情那麽情不自禁,友情通常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一旦隻有一方付出,而另一方不懂得回報,這種關係便變得十分脆弱。所以,通常過了四、五年,那份友情被我們的“火眼金睛”看穿,美麗不再,故而社會學家說通常我們人每四年一個周期會換一批朋友,當然,每個人這個周期的長短也會相異。

現代社會,人們麵對麵的交往少了,虛擬空間交往多了,友情走向淡漠和衰減,於是,更加懷念當年那份單純相處時的愉悅,隻是,往往記憶也會欺騙我們,我們也比較善於選擇性記憶,記憶常常會自動幫我們剔除了不好的部分,留下了美好的那些,於是我們期待那些美好繼續,可是,怎麽可能隻有其一沒有其二呢?

所以,我覺得,與其搞那些同學聚會之類的,還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情重新結識朋友,建立新的友情。

亞裏士多德把友情分為三類:基於愉快的友情,基於興趣的友情和基於美德的友情。大家在一起快樂就做朋友,大家一起有共同的興趣,比如都愛文學,就成為文友,有共同的信仰,比如在教會裏,就成為主內的兄弟姐妹。這樣的友情可能更對各自的身心有益,且還能造福他人。

方川 發表評論於
寫得很好也很切合現實生活。本人也因微信網絡被拉進了一些很多年沒有聯絡過的“老熟人”。各人的經曆不同職業不同還有那麽些年沒有聯係的隔閡,其實是很難找到共同語言甚至興趣點的。不小心的還會惹出羨慕嫉妒恨呢!新朋友便沒有這些包袱。
小徐徐 發表評論於
有時間還是多交接新朋友。過去的舊友同學也是在用一雙鷹一般的眼睛審視揣摩,你還否有啥利益最大化作用?否則別人憑啥還有花費心機巴結你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