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國內一出電視劇,又掀起知青熱,不論是否當過知青,也都加入熱門話題---由此可見,曆史影響之深遠,不是當時的知青如我所能想象的。
單說“知青之歌”,每個人的感受就不一樣,雖然過去了40年之久,可是,想起當初的情景,曆曆在目。。。
我70年年底到達淮北,因是年尾--於是,春節就在農村過了。可是,農友小國,才十六歲,回上海和家人團圓去了,再回到淮北,神秘兮兮地拿出手抄本:知青之歌---不是一首,而是兩三首。除了那首流行最廣的《南京知青之歌》之外,還有一首《上海知青之歌--流浪的人歸來》,網上搜回來,雖然有點出入,基本相仿:
流浪的人歸來青春已不再,
少年時代的朋友啊你如今在不在,
我願把我全部愛,
全部獻出來呀我的小妹呀。
流浪的人歸來頭發也花白,
回想當年的往事啊悲從心頭來,
走在大街無人睬,
我孤寂難耐呀我的小妹呀。
流浪的人歸來荷花水中開,
我那愛情的花朵啊它無水花不開,
不是我呀不愛你,
實在是沒辦法呀我的小妹呀。
流浪的人歸來雪花把地蓋,
雪花潔白冰上開純潔人人愛,
多想喚回你的愛,
癡情永不改呀我的小妹呀.
--------------------------------------
第二段我記得小國提供的歌詞是:
流浪的人歸來流浪到上海,
柏油馬路多平坦燈光刺眼睛,
我走在路上沒人理
你看我多可憐--我的小妹呀
----我當時還開小國的玩笑:“流浪”前,你走在路上好多人理你麽?
當初的我年輕氣盛,自以為是,過後再想,作者無非是想表達插隊後再回上海--今昔非比的形象和心態---自嘲中流露出一種無奈。。。
為何小國要“神秘兮兮”?
首先,大時代背景必須交代:自1966年夏季文革正式開始,有關“哥哥妹妹”的歌曲、戲曲都被歸納“黃色的”、“小資的”、“腐朽的”、“四舊的”--必須打倒、必須批判。
”愛情”兩個字,基本在傳媒消失了。。。
其次,前不久,我在田野裏唱《草原之夜》,被某上海知青暗地裏告發要對我進行批鬥會---小國正好與我路過隊長家窗下“偷”聽到。。。
因此,這幾首“知青之歌”,我們從來不敢公開唱---知青中間,“階級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小國上海帶回來的還有一首歌的歌詞我記不全了(希望有人能夠告訴我)
“。。。我想起上海天堂般的生活,淚水就流成了河。。。心愛的姑娘,我和你一樣,日盼夜又想。。”“我衷心祝願心愛的姑娘,這一輩子別把我忘。。。”。。。。
我當時問自己:即使與眼前的農村相比--上海的生活也不能算是“天堂”吧?。。。咳,年輕,幼稚,不懂藝術創作的藝術性誇張吧----年輕的我,也喜歡抬杠、喜歡“求證真偽”啊。。。
然而,平心而論,無論是南京的《知青之歌》還是上海的《流浪的人歸來》等,從歌曲的旋律、歌詞的修飾來說,很直白,通俗,具有民歌小調風格,較易上口,有親切感。隻不過,藝術性和文學性都沒有達到吸引我的地步,並不是我藝術修養好,而是我手上正好有半本《外國民歌200首》,《驪歌》、《家》、《寶貝》、《老人河》《拉滋之歌》、《聖母頌》。。。更能打動我。凡事,比較之後,就知道選擇了吧。
然而,我卻願意聽五音不全的小國時時悄悄的哼唱《知青之歌》--尤其是民間小調型的《流浪的人歸來》,叫我想起了《十字街頭》裏趙丹唱的“春天裏來百花香,朗利格朗利個朗利格朗。。。”同樣的歌曲,不同的演繹,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心情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就拿《流浪的人歸來》來說,可以是傷感的;也可以是調侃的;可以是諷刺的,也可以是輕鬆的。。。
無論是藝術性還是通俗性--“知青之歌”的曆史性是無法否定的,正因為如此,“知青之歌”引起的反響和共鳴是非常具有曆史意義的。南京《知青之歌》的原作者受到的政治迫害,更是驗證了發自人民(知青)內心的作品是具有何等的感染力和衝擊力---她能慰籍孤苦的心靈,她能減輕艱辛的勞累,她能寄托青年的期待,她能調節枯燥的煩惱,她能保持清純的情感,她能述說心中的思念,她也能控訴不合理的製度。。。
所有的“知青之歌”,將於曆史永存!
======================================================
(zt)南京任毅作的《知青之歌》歌詞:
“藍藍的天上,白雲在飛翔,美麗的揚子江畔是可愛的南京古城,我的家鄉。啊,彩虹般的大橋,直上雲霄,橫跨長江,雄偉的鍾山腳下是我可愛的家鄉。
告別了媽媽,再見吧家鄉,金色的學生時代已轉入了青春史冊,一去不複返。啊,未來的道路多麽艱難,曲折又漫長,生活的腳印深淺在偏僻的異鄉。
跟著太陽出,伴著月亮歸,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榮神聖的天職,我的命運。啊,用我的雙手繡紅了地球,繡紅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會到來。
告別了你呀,親愛的姑娘,揩幹了你的淚水,洗掉心中憂愁,洗掉悲傷。啊,心中的人兒告別去遠方,離開了家鄉,愛情的星辰永遠放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