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 2001 年,曾發表於南美僑報。今放於博客作為存檔,盡管有關數據有點過時,但文中巴西艾滋病防治與勞工保險基金的介紹,仍有參考價值。
經過三年多的外交、商貿抗爭,屈於國際公共輿論的巨大壓力,美國政府終於宣布撤回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 )上對巴西以及其它發展中國家生產用於治療艾滋病的專利仿製藥的申訴。這一得之不易的勝利,對巴西政府意義重大。其一,體現了巴西政府不畏強權,敢於為民族利益與列強抗爭以及巴西在國際事務中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領導地位。由此也看出巴西外交政策的堅韌與靈活。其二,巴西大選之年將至,執政黨 (PSDB) 由此獲得不少政治資本,尤其是呼之欲出的總統候選人、現任衛生部長謝哈更是光環加冕,得意非凡。其三,巴西政府多年防治艾滋病成果顯著,但因近年由於經濟下滑,貨幣貶值,繼續大批進口藥物,負重不堪。合法仿製艾滋病藥物,勢在必行。采用巴西自製的雞尾酒療程藥物,政府將減少購藥開支四成,更為艾滋病患者的福音。
艾滋病 (AIDS) 是一種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體免疫防禦係統方麵的後天獲得性疾病。引起艾滋病的逆轉型病毒稱為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人體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後,體內的防禦係統便會受到破壞,功能減退,一些不正常的細胞,例如癌細胞,乘機生長、繁殖起來,發展成各類癌瘤。此病絕大多數經過性傳染,但也可以經過其它途徑,如輸血液製品,打針等方麵的傳染,艾滋病病情凶險,死亡率高,被稱為超級癌症。
由美國華裔科學家何大一等人發明的雞尾酒療法,對人體內艾滋病病毒的繁殖有抑製作用。該療法混合使用多種藥物,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其他疾病的發病率,有助於延長患者的生命。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大都引用該療法治理患者,效果顯著。唯一的缺陷是藥品需要從美國等地進口,價格昂貴。
自 1980 年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巴西出現後,疫情嚴重,發病率直線上升。到 1990 年,出現 9035 個病例, 89 到 90 年間增長率高達 40 %。到 1994 年,已出現 18424 個病例。在巴西南部幾個高發病區,如聖達卡達麗娜州依大佳依鎮,每萬居民中就有十餘個病例。為此,巴西政府出資 1 。 6 億美元,從世界銀行貸款 2 。 5 億美元,推行為期兩年( 1996 - 1998 )的 AIDS 一號計劃,在全國開展艾滋病預防工作,並對患者實行免費的雞尾酒療法治療。到 1998 年,雖說艾滋病病例達 23119 個,但從 1997 到 1998 年已開始出現負增長。在此基礎上,巴西政府又出資 1 。 35 億美元,並從世界銀行貸款 1 。 65 億美元,全麵推行為期三年( 1999 - 2001 )的 AIDS 二號計劃。政府計劃到 2001 年,全巴西艾滋病病例控製在 11500 個以內。但實際效果則更為理想。到 1999 年,全巴西艾滋病病例為 18288 ,而到 2000 年,已減少到 8596 。統計數據表明,五年來,政府的兩個計劃充分奏效,無論是艾滋病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明確減少。同時,據巴西衛生部分析,自 1997 到 2000 年,全國減少病疫傳播可能性 80 %,減少 23 。 4 萬個臨床治療案例。僅此一項,已為國家節約 7 。 11 億美元,還稍高於巴西政府 AIDS 一、二號計劃投資總數的 7 。 1 億美元。
對艾滋病預防和免費治療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還不僅僅如此。巴西勞工保險基金( FGTS )項目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政府推行 AIDS 一、二號計劃以來幾年間,勞工保險基金為艾滋病患者支出的勞工保險明顯持平和呈下降趨勢。換句話講,聯邦政府撥款和借貸給衛生部防治艾滋病,而勞工部等部門屬下的勞工保險基金明顯節約開支。政府此舉實在富有遠見,有錢可省。而由之帶來的社會效益則更是無法估量。
巴西勞工保險基金是由聯邦政府主持下的全巴西各級政府、私人企業勞工的保險基金(不含各級政府公務員)。其立法依據為巴西勞工法( CLT ) , 該法由傑圖柳。瓦格斯總統於 1943 年頒布實行至今。而勞工保險基金的建立則基於政府 5107 號法令,始於 1966 年 9 月。該基金由政府財政部、計劃部、勞工部、中央銀行等部委組成的專門委員會管理,並委托巴西聯邦經濟銀行( CEF )代理執行。 5107 號法令和之後的修改案規定,企業每月應為正式員工存入相當於該員工工資的 8 。 5 %的勞工保險到巴西勞工保險基金。為臨時員工存入 2 %。按 2001 年 2 月統計,巴西勞工保險基金共有勞工戶頭 6 千 3 百萬,存款 400 億美元。聯邦政府可用該基金低息貸款給地方政府進行市政基礎建設(年息在 6 %上下)等項投資。而政府每年付給勞工的利息為 3 %。
法令還同時規定,勞工有權以 27 種理由取出保險基金。這些理由包括,在合同期滿、退休、個人購買聯邦經濟銀行的住宅、以及患艾滋病和癌症等。如果企業主無故開除員工,員工除領取曆年積累的基金總數外,並有權從企業獲得 45 %該數目的失業補助,作為對企業主無故開除勞工的罰款。例如,某員工月薪為 2000 巴幣,每月老板應為其存入 170 巴幣,每年累計 2040 巴幣。即使不計年息和通貨膨脹, 20 年下來該員工可累積 4 。 08 萬巴幣。如果此時老板無故開除員工,員工還可從公司得到 1 。 84 萬的失業補助。這樣,員工此時實際從勞工保險基金獲益將近 6 萬巴幣,相當於其 30 個月的薪水。
若有勞工患上艾滋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有權領取曆年積累的基金。此措施反映了巴西社會對艾滋病人的關心和幫助。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艾滋病患者為社會帶來負擔,給本人和家庭帶來了災難。 1994 年,僅患艾滋病的勞工從巴西勞工保險基金提取 806 萬美元。 1995 年提取 1472 萬美元,上升幅度為 82 。 63 %。同期間,巴西艾滋病病例增長幅度為 9 。 46 %。到 1998 年,患艾滋病的勞工從巴西勞工保險基金提取 1394 萬美元。 1999 年該項提款為 1045 萬美元,呈現下降趨勢,幅度為 25 。 03 %。同期間,巴西艾滋病病例下降幅度為 20 。 90 %。此統計數據和分析表明,政府推行的 AIDS 一、二號計劃到 1999 年已取得明顯效果。不僅使艾滋病病例明顯下降,而且因患艾滋病,勞工支出的勞工保險亦呈下降趨勢。
盡管巴西目前社會問題叢生,經濟狀況欠佳。但總結以上分析,看得出巴西政府在艾滋病防治這一重大社會問題上,態度明智,措施得力,舍得化錢,堅持不邂,成績斐然。聯邦政府堅持合法生產用於治療艾滋病的專利仿製藥,是民族生存大計。為發展中國家作出了榜樣。要防治艾滋病,必須政府牽頭,免費治療患者。另一方麵,巴西的社會輿論對艾滋病的防治,也是積極導向的。一年一度的狂歡節來臨時,各大電台、報紙都發動宣傳機器,千方百計地教育人們要用安全套,不要吸毒。在看到一些滑稽可笑的畫麵時,會心一笑之餘,更加體會到有智人士的用心良苦。事實上,國家和社會對艾滋病的防治,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方略,同時也是省錢見效的明智之舉。正如巴西衛生部門分析所說的:如果政府不拿出錢來主動防治艾滋病,放任自流,幾年下來,因艾滋病蔓延為政府和社會帶來的負擔將大大超過於政府的主動投資。而且疫情發展之可怕,難以表述。對國家、對民族後患無窮。
注 1 :文中引用數據均直接出自巴西聯邦政府機構公開發布的文件和報告。
注 2 :PSDB候選人謝哈 2002 年和 2010 年參加巴西總統競選,均敗於工黨。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