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問題說到底是一個階級問題。俗稱吃飽了撐的。中上層為了保障自己生活的品味質量以及長久,才有了環保的要求。乞丐有吃就不錯了,還管什麽地溝油。中餐有肉都是這幾十年來的曆史奇跡,還在乎什麽蒼蠅館,油膩膩的廚房。起碼小資了,才會講求開放式廚房,以及各種就餐環境體驗。環保也是一樣。求生存的人是不會在意環保的。求生活的人才會。
這裏也不是簡單的絕對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當然是一個重要基礎。但是為收入而投入的水平也很重要。大都市人,爬藤人,往往隻是卷生存的人。是賬麵收入更高的貧窮無產階級。其實和瘋狂學鋼琴一樣是學習貴族的外表,流浪漢的內核。本來彈琴就合當初的藤校一樣,並不是為了考試找工作的。貴族就是能夠保持原始初心的人。能有很多閑工夫,打獵,打架,玩藝術,玩科研,玩孩子,玩家政。貴族的中心是自己的生活。打工仔的中心是貴族的生活。
以生活為中心的關鍵,就在於在生活上有更大的時間分配比例。或者說是可以負擔得起花時間在快樂上,花在那些不能功成名就,沒有實際回報的不務正業上。但是不論是快樂,還是功利,都有一個重大的包袱,家務。想生活美好,就得經營生活,就必須做家務。而家務多數並不令人快樂,家務的結果令人快樂,過程多數令人難過。就如養寵物擼毛快樂,鏟屎痛苦。爬藤成功快樂,爬藤過程痛苦。而且家務做得多了,也影響卷的努力。所以都市男女不成家不要孩子,也不僅是懶惰,更多的還是力不從心。或者說入不敷出。表麵上得到了很多物質的奢侈,實際上喪失了生活的奢侈。
解決的辦法,一個是機械化智能化家務。但卻至今並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在這個人類社會最大的需求麵前,高科技公司基本都是沉默寡言。這也為什麽說信息產業包括人工智能泡沫嚴重的一大佐證。二一個是家務外包,服務業大發展。或者說社會化仆役製度。由貴族個體直接雇傭甚至擁有仆役,進化到貴族階層共同雇傭仆役階層。又進一步分為外包工作和引進移民。三則是,回歸傳統家庭社區,自己解決。包括更深刻計算工作收入的物質性收入,和家務荒廢的舒適性損失的平衡點。以及熟人社會的非記賬性互助的實質價值。
也就是說,人們都是向往貴族生活方式的。因而也就有了相應的家務服務需求。而提供這些家務需求,可預見未來還是主要靠人手的瑣碎勞動。所以歸根到底還是人手和人口的關係。人手提供服務,人口消費服務。兩者同步增長和下降。關鍵看人手的勞動效率。而家務勞動的效率,短期內看不到大幅度提高的可能。中上層或者發達人口,要消費更多服務,要麽就得自己在生產上多產出來交換。說白了就是一人工作一人在家的階級版。要麽就是剝削中下層,讓中下層減少了服務自己家務的份額,卻更多服務上層。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留守兒童現象。或者說中國的所謂經濟發展對大多數人而言,還不如東南亞的經濟不怎麽發展的實際生活水平高。就是表麵掙了錢,實際沒有了自己的時間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相比之下,美國的問題,不論是難以和中國徹底脫鉤,還是難以管控非法移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對取代人手的自動化不抱太大希望。然而非法移民單從經濟層麵而言也是飲鴆止渴。首先就是美國確實需要能夠從事服務業,並能忍受服務業痛苦和剝削的人,畢竟爬藤人士自己都不要做家務,更別提給別人做了。但是非法移民大波轟,根本沒有工作移民所經過的審核流程。完全無法保證非法移民是美國社會所需要的移民。甚至必然包括大量美國社會應該盡力規避的,比如蹭福利不工作不能工作的;或者不樂意從事服務業而是想爆發,按照刑法規定來做事的;以及搞滲透搞破壞的,比如不想打核彈太同歸於盡,但如果在美國本土搞點炸彈,不要像哈馬斯那麽殘暴,隻是破壞些橋梁電廠通訊飲水之類,造成恐慌,迫使美國像越戰那樣在烏克蘭,中東,台海做出妥協也不是不可能的。
或者從好的方麵來說,先量大管飽放進來。然後如何組織管理這些人手,從中牟利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類似於包工頭的機會有很多。隻是拿到這些發難民財機會往往和學曆無關。紅州的傳統社區性和自立性較強,對服務業的需求較低。藍州都市化人口,高高在上務虛的生活方式太時尚,對服務業的需求更高。但是往好了說,這是分工是幫助。往差了說,這就跟進口廉價小商品一樣,用的時候還行,一旦不用了用完了,垃圾處理是社會問題。畢竟人手也是人口,也是有自己的各種需求,也是要消耗社會資源的。從來不可能長期隻貢獻不索取,或者隻索取不貢獻。
這些矛盾也不僅限於服務行業,也廣泛存在於服務職業,乃至所有非生產性輔助性職業。或者俗稱第三產業。比如醫藥相關產業就是美國最龐大的第三產業。如果電子信息產業還可以說是輔助性第二產業的話,醫藥業則純屬第三產業。畢竟醫生的數量是半人為的稀少,但是從事醫藥健康事業的人員卻十分龐大。
高比例的第三產業是發達國家的標配。代表了財富由生產者(第一第二產業)合理分配擴散的社會機製。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在提升生產尤其是第二產業之後,能不能有效擴散到第三產業。提高第二產業需要硬性技術,所謂經濟改革。提高第三產業需要軟性技術,所謂政治改革。如果說中國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第三產業消費第二產業,那麽美國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第二產業去支撐第三產業。在全球化時代兩者勉強互補,暫時湊合。在去全球化時代,兩者的問題都更加凸顯。共同點就是兩者都需要政治政策改革才能解決問題。比如都需要減少政策性壟斷扶持,減少大政府。
第一第二產業都是物質生產和物質消費。是已經工業化規模化了的。也就是說百分之二的人從事農業,百分之二十的人從事製造業,就基本上可以滿足全民的物質需求了。但是服務業的基本上還是在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的水平大體上也就隻有一個人可以提供兩三個人的需求和水平。考慮到兒童和老人的比例,基本上一個人青壯年的產出,也就夠自己一生的需求的。然而人的惰性和社會的誤導,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負責任,不像自己勞作。以至於總體產出更加不足。輸出996和輸入非法移民,表麵上看是推廣全球進步,實際上是現代奴隸莊園。大都市更是這種吸引皮諾曹之類爬藤者愉快地變成驢子的高爐。一波又一波地進去連渣子都沒有剩下。人類不勞而獲的貪婪,最終卷死絕了自己。如果一開始就老老實實地給自己做家務,其實反而輕鬆。所有人都不愛做自己喜歡享受所需要的家務。結果卻是除了極少數高高在上的人,絕大部分人反倒陷入了自己貪婪的陷阱,付出了更多的服務。
一定要不忘初心,明白無論學什麽,最終都是要首先服務於自己。以美國目前而言,十萬工作百萬退休,是足以保證不錯的小康生活的。超出這個範圍,更多的是所謂精神需求而不是物質需求。需要小心的是,為此付出了多少實在的代價。比如中央公園的千萬公寓,和中西部小鎮的十萬單體,前者是看到綠色的小盒子,後者是擁有綠色的大盒子。務虛而言前者是後者的百倍。務實而言後者是前者的百倍。又比如聚少離多的成功人士,和居家媽媽,可以說掙了錢雇個做家務的嘛。可現實是別說雇媽媽,就是雇管家也是絕大多數成功人士根本付不起的。免費的才是最可貴的。生活是買不回來的。學會生活才是智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