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了,毛澤東被選為臨時政府主席,這是“毛主席”三個字第一次被叫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大會上的毛主席
新生的政府很快就在瑞金站穩了腳跟,中央蘇區打破了四次圍剿,鼎盛時期擁兵10萬,蘇區管轄人口也達到了900萬人。
此時的瑞金雖然一片繁榮景象,但內部也是暗潮洶湧。
而遠在1800公裏之外的東北,9月18日,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成立“偽滿洲國”。擁兵30萬,武器人數占優的張學良東北軍,在蔣介石不抵抗命令下,沒打一槍一彈,灰溜溜的撤回關內。
日軍繳獲的東北軍裝備
九一八事變全國嘩然,蔣介石消極抗日,“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是引起聲討。
其實,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侵占東北開始,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2天,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才第一次正式對日宣戰,離日軍侵華已經過去整整10年了。
蔣介石為何不對日宣戰?很多資料都有交代原因替蔣介石辯解,這裏不過多贅述,但無論如何,這確實助長了日軍侵華的囂張氣焰。
蔣介石給高級將領訓話
蔣介石不但一直沒對日宣戰,反而在毛主席發表對日宣戰後,國民政府一片嘲笑之聲。
為何呢?因為毛主席發表的對日宣戰是在1932年4月,九一八事變的7個月後。這時的毛主席在哪?瑞金的中央蘇區。換句話說,毛主席和朱德這份對日宣戰發表在離東北1800公裏之外的江西。
此時的中央蘇區被國民黨重重包圍,分割開來,更別說與日軍開戰了。這也是為何國民政府普遍都是嘲笑,認為這不過是毛主席和朱德的一紙聲明,並無實際意義,即使宣戰也等同於隔靴搔癢。另外,中央蘇區被圍剿,覆滅指日可待,自然讓人覺得這是毛主席的“虛張聲勢”。
遭遇圍剿的紅軍撤退
不僅國府這麵,甚至連我黨這麵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特別是以王明、博古等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毛主席這是“不幹正事”。
那麽既然如此,在無法出兵討伐的情況下,毛主席和朱德為何還要發表這樣一份對日宣戰聲明呢?不得不說,毛主席的戰略眼光是當時無人能及的。
延安時期的毛主席與朱德
首先,東北軍在蔣介石授命下沒打一槍一彈撤回關內,把東北拱手讓人,讓東北民眾寒心。毛主席這一紙聲明,足以讓自覺被蔣介石拋棄的東北民眾看到一絲曙光,給以希望。
其次,日軍侵華,全民憤慨,蔣介石能為而不為,是喪失民心的表現。毛主席反其道而行之,試圖營造與蔣介石政府不同的形象,對於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以後紅軍發展壯大,就有了向心力。要知道當時除了中央蘇區,全國還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根據地的。
再者,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內部並非鐵桶一片,很多人是主張聯共抗日的。毛主席這一紙聲明,對於拉攏國民黨內部抗戰派,形成抗日統一戰線是極為重要的,也可以讓部分愛國將領同情紅軍,如若兩軍遇上,極有可能網開一麵,不至於窮追猛打。
最後,毛主席和朱德的對日宣戰,也能給紅軍自己人加油打氣,給陷入包圍之中的紅軍建立更高的目標,並為之奮鬥。
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態度和話語權,即使當下無用,它的影響力是滲透進人心之中的,總有起作用的那天。可惜的是,蔣介石沒有這麽雄才大略,隻顧眼前利益,看不清明天的方向。
蔣介石哭泣
蔣介石凡事總想著以退讓謀求轉機,殊不知一味的退讓,看似當下保存了實力,從長遠來看,卻失盡了民心,焉有不敗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