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禍害越南二十年,為何越南還親美?
美國和越南,相殺幾二十年。
戰爭的慘烈和殘忍,均超過了朝鮮戰爭。
美軍在這場戰爭中的投彈量,相當於二戰的三點四倍。而且還使用了二戰都沒用的化學武器。
對越南老百姓的禍害,更是罄竹難書。至今仍是很多美國批判性文學家、漫畫家的創作靈感源頭。 相比之下,咱們中國則長期援助越南人民的獨立戰爭,連鎮南關都改名成了友誼關。為了照顧兄弟感情,甚至連馬援、狄青、馮子材等涉越曆史人物統統不講、不拍。有段時間地方政府還主動拆除延邊的所有馬援廟,以免“友鄰”心理不適。
按理說,美越應該是天敵、世仇,中越則是朋友、兄弟。
可是,在今日越南的中學生國防讀本中,卻三言兩語略過越美戰爭,對抗法戰爭也所言不多,反而連篇累牘地大寫特寫中越之間的所謂千年衝突。不僅無視從秦漢到唐末,半個越南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更無視中國長期支持越南爭取獨立鬥爭的事實,大言不慚地說什麽中國在兩千年來的曆史中,不斷本著“平天下”的思路侵略越南。越南則不斷抗擊強暴,從勝利走向勝利。
近十幾年來,美越關係更是不斷升溫。軍事、經濟、外交互動逐步升級。 *****
對此,我有位朋友曾問一位越南學者:“你們和美國打了那麽多年,全忘了?”對方說:我們和美國不過打了十年,和法國也隻是打了百年,但和中國的戰爭卻長達兩千年。 *****
驚訝嗎?
如果驚訝,說明你確實不了解越南。
一在於不了解越南的大與小。
很多同胞總覺得越南小,不值一提。卻忘了,按國際標準,越南有近一億人口,國土大於英、意,和德、日旗鼓相當。現在又搞海上圈地,鼓勵居民移民開發島礁,建立海洋大國。可以說,越南從不覺得自己很小,隻是覺得還可以更大。大,自然意味著有人要變小。
二在於不了解越南曆史觀的愛與恨。
越南精英早已從法國殖民者那裏,學會歐美式的現實主義外交。更以法帝國遠東擴張的繼承人自居。將當年的殖民史解釋為,越南王室將國政治理權委托給法國,不料法國是個能力強、道德差的“總經理”,打下了基業,但又篡奪了“董事會”的權益。越南革命是要替“董事會”拿回權限,但同時又要繼承法國總經理的成果。一句話,恨法國殖民者,但愛法國的帝國擴張。法國的擴張成果,都是越南的曆史遺產。甚至不是法國的擴張所及,也要解釋成越南的曆史遺產。
所以,西並老撾、柬埔寨,東向圈地南海,已經是比較“克製”的小越南路線。按照某些越南曆史學家的說法,真正的大越南,可以包括長江以南的小半個中國。
三在於不了解越南對美國的鬥與和。
一戰後期,從威爾遜宣言發布的那一刻,就有一個在巴黎的越南年輕人對美國寄予了極高的期望,一再謀求麵見美國總統威爾遜。
這個人就是胡誌明。
隻是因為當時的胡誌明實在人微言輕,越南問題也排不上號,所以未能見到威爾遜。
二戰期間,胡誌明有了一定的地盤和基礎,於是得以在抗日的需求下,和美國在東南亞的情報特戰機構建立了很深的合作關係。二戰後更使盡十八般兵器,期望美國能支持其建國大業。
1946年,胡誌明的求援電報,沒有發給莫斯科,卻送去了華盛頓。 *****
1946年胡誌明寫給杜魯門尋求支持的電報 *****
胡誌明甚至刻意對莫斯科和延安長期保持曖昧態度。對此,斯大林當然是非常不滿,二戰後一度要將其定性為東南亞的鐵托。全靠中國同誌居中斡旋,才讓越南避免了蘇聯的整治。
至於胡誌明對當時的中國政府的態度就更有意思了。
本來,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都是中國戰區的一部分。二戰末期,因為蔣介石外交反應遲鈍,對美蘇英三角關係判斷失誤,硬是讓英國要走了泰國和北緯十六度以南的軍事措置權。
不過,反過來講,畢竟中國軍隊還保留了半個印度支那的受降權。對此,越盟高層如坐針氈。
為此,他們不惜暫時與法國和解,進而讓法軍擠走華軍。原因用越盟領導人的一句話說:
“我寧肯多聞五年法國人的屎,也不願餘生天天吃中國人的屎。”
有人說,這個時候的中國政府是國民黨政府。但是,反過來,國民黨政府也是中國政府。何況,越南政要從來沒有從意識形態上看世界。
“上一次,他們來了之後一千年才走,這次不能再這樣。”
所以,寧肯暫時引法國狼入室,也不能讓中國軍隊長期滯留北越。隻因為,中國是第一位的敵人,比法國還可怕。也隻有法國狼才能先擠走中國虎。
這裏麵已經可以清晰看到遠交近攻的思維,更可以清晰看到與狼共舞的膽略。
與此同時,蘇聯的主要精力在歐洲,其次則在關注中國內戰和日美關係的走勢,還不具備在遙遠的東南亞經營戰略飛地的能力。為進一步分化歐洲各國,莫斯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小心地避免刺激巴黎。這也進一步強化了越盟向美國的靠攏。
為了和美國建立統一戰線,越盟領導層一再向美國代表表示,越南不僅可以給美國商人各種優惠政策,而且可以把金蘭灣租借給美軍。更可以和美國進行各種深度合作。
但是,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法國繼續呆在越南。因為法國作為大國牌局的老手,同樣不傻,很精明地反過來打起了蘇聯牌,要挾美國——如果美國敢支持越南獨立,法國就在德國問題、歐洲聯合防務、蘇美平衡中當攪屎棍。受此影響,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認為,法國在全球戰略棋局中的價值明顯高於越南本身。所以,為了歐洲,隻能犧牲越南。 *****
*****
朝鮮戰爭的爆發,更讓美國進一步誤判形勢,認為蘇聯已經在朝鮮半島到中南半島,發起全麵進攻。朝鮮也好,越盟也好,中國也好,都是莫斯科的棋子。在這個大誤判下,雖然法國內部已經改弦更張,做退出北越的準備。美國卻突然改變策略,非要法國守住紅河三角洲陣地,而且一再督促法國轉守為攻。
正是這一連串的變化,讓越南不得不走上謀求中國援助的道路。 *****
*****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越盟才開始突然從所謂世界共產主義革命的角度,大談東南亞和中南半島的解放戰爭價值。
可是,很多時候,也隻是說說而已。
隻是美國關了門,越南才不得不來敲中國門,而且是策略性敲門。
即便是我們勒緊腰帶,無償援助越南解放統一事業的時期,越南也從來沒有信任過我們。
越南還沒有完成統一,就開始在南海搞小動作。
越南剛完成統一,就開始和蘇聯結成軍事同盟,兼並老撾、柬埔寨,圍堵中國。
蘇聯以蒙古、朝鮮、越南、緬甸、印度為五大戰略據點,形成了強大的對華包圍圈。但是,也正是這個包圍圈,讓我們有了對美合作的籌碼。
從尼克鬆訪華,到中國對越自衛反擊,國際格局劇烈變動,為改革開放贏得了豐厚的戰略紅利。 *****
*****
再後來,蘇聯解體,讓一幫追隨者如喪考妣。但也讓中國在美國戰略棋局中的價值大大縮水。國際格局又開始重新布局。目下,很多美國策士更是急於將越南當做技術、資金、產業轉移的樂土。越南內部,自然不乏人按照遠交近攻的思維進行配合。
同樣不應忘記,當年美國著名戰略家、遏製政策之父喬治·凱南反對美國介入越南問題,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穩定、強大的越南,無論對內行姓社姓資,對外都會首先與中國作對,美國介入反而延遲這一天的到來。
故而,美越的握手,貌似不可思議,其實在很多越南人的心中,不過是繞彎之後,回到預定目標。這就再次提醒我們,國際關係不同於人際關係。我們希望睦鄰友好,架不住有人想遠交近攻。
認知錯位,兄弟就會變成凶弟。恩威並用,實事求是,方能求得最佳結果。否則必養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