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琵琶語》
[前言(3-14-2025)]: 清晨醒來,聆聽到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頗為悅耳動聽;這不僅使我想起了宋代著名詞人蔣捷的那首著名詞《聽雨》 以及去年回故鄉探親奔跑和漫步在居家附近的大運河國家公園三灣風景區經過 “聽雨榭” 的經曆和錄製的相關視頻。以下是記錄在去年7月寫的 《在兩國五地的跑步經曆和感受 》雜記中的相關部分。
。。。。。
這次在故鄉揚州探親期間,我還多次到居家附近的大運河國家公園三灣風景區鮑。從家出發,在三灣風景區跑了一個內圈,途經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接著沿古運河岸邊跑至中國著名寺院之一高旻寺(三灣風景區的終端之一,另一端是著名的文峰塔);然後,折返回三灣風景區以及跑回家。
照片1: 回到故鄉揚州的第7天(5月22日),我到三灣風景區奔跑了10英裏(16.1公裏);盡管期間停下來一次買水喝,但這是自兩個月前闌尾炎穿孔意外急診手術以來第一次跑雙位數裏程,我感到非常開心和感恩。途經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附近時,有一個既惱人又溫馨的小插曲:-)。
[小插曲]: 當天早晨天氣悶熱,跑步出汗較多,大約跑了4英裏就感到口渴。我既沒有隨身攜帶水袋,又身無分文,並且也沒有帶手機,無法在風景區的自動售貨機上購買水喝。正打算跑回家喝水時,我在大運河博物館附近巧遇正在散步的先生,向他尋求幫助。先生立即帶我到博物館附近的自動售貨機上買水。然而,令人惱火和尷尬的是售貨機雖然有付現金的小口,但卻不接收現金:-(;先生用微信掃碼支付,但也沒成功(他手機微信支付挷的是美國信用卡)。多麽感謝一位正在散步路過我們身旁的女士(照片2c),她爽快地同意用她的微信掃碼付5元替我購買一瓶“長白雪”天然雪山礦泉水,我們還給她5元現金。這瓶水尤如甘露,使我開心地在自動售賣機前與之合影;然後,告別先生,我沿著古運河跑向古刹高旻寺。
[閑談大運河國家公園三灣風景區]
據相關介紹,中國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全長3200公裏,有27段河道和58個遺產點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其中,故鄉揚州境內有6段河道和10個遺產點入選,成為運河沿線35座城市中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最多的城市。 故鄉揚州的運河三灣風景區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以及國家水利風景區,為世界文化遺產。
隋唐大運河(簡稱古運河)揚州段是中國大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由多個曆史朝代複合開鑿而成,最早的一段邗溝故道開鑿於春秋戰國。古運河兩岸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林立,風土人情獨特。古運河一大特點是多灣,主要原因是古人開河全靠人力開鑿河道,為了選擇最省勞力的線路,就“因勢而開,繞城而鑿”,即因地製宜。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揚州運河三灣”,即寶塔灣、新河灣、和三灣子。
運河三灣風景區位於古運河城區段的中心位置,北鄰曆史城區,水係與瘦西湖水係無縫銜接。景區以高旻寺和文峰寺為端點、以古運河為軸線,充分彰顯水工技藝和運河文化,是風景名勝區、體育休閑區、和旅遊度假區。
這次探親期間,我們多次在運河三灣風景區散步(先生)或跑步(我)。從我們這次探親居住的閑置了16年的三臥室公寓至三灣風景區東門入口很近,非常方便。以前我曾想將這套閑置了16年的公寓賣掉,因為我覺得將來我們回故鄉居住的可能性極小,房子一直空著,有可能產生麻煩事;而先生卻一直堅持不賣,因為他喜歡揚州,希望退休後每年回國到這裏住一段時間。這次探親是我們第一次居住在這套從未有人住過的公寓,感覺很好,生活設施齊全,生活方便,並且距離七裏河公園和三灣風景區都很近,是徒步健行和跑步的好去處。
照片2-3: 據相關介紹,運河三灣風景區現總占地麵積3800畝,其中核心區占地麵積約1520畝,水域麵積約570畝,利用現有的灘塗、河塘,融合古運河三灣段曆史文化,因地製宜構建出清新和諧、天然野趣的生態濕地景觀。
照片4: 目前風景區內發現黑翅長腳鷸、金眶鴴、紅頭潛鴨等幾十種珍稀鳥類。
照片5 風景區內的城市書房。
照片6: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一座5A級國家博物館。
照片7: 淩波橋。據相關介紹,整座橋的設計靈感來自揚州的水。
照片8: 剪影橋。據相關介紹,這是一座跨古運河景觀橋,它的設計汲取了揚州的剪紙藝術。
照片9: 津山遠眺。據相關介紹,這個景點占地約4000平方米,主峰高約12米,用去湖石7000多噸。充分融入了揚州園林的特質,多用“挑”,“飄”的手法,襯托山體的險峻。
照片10: 風景區內一部分健身設施以及晨練的人們。
視頻; 告別故鄉的前一個晚上,我陪先生在晚餐後漫步前往我經常跑步的三灣風景區遛達,途經景點“聽雨榭”時使我再次想起了宋代著名詞人蔣捷的那首著名詞《聽雨》;聽了我的分享,先生臨時起意為我錄了這段視頻。然而,正當我開始背誦這首詞第二句時,一位行人及其咳嗽聲闖入了鏡頭,於是,先生就在我們回家後重新錄了我背誦《聽雨》。恰好家裏有一張古色古香的手工雕花木床,站在這張老床前的踏板上背誦這首古詞使我對之又多了一份感受。這張超過半個世紀的手工雕花木床在16年前原本是被家人覺得過於笨重而免費送給別人,但被遠隔重洋的我女兒和我及時“救”了下來,搬到了我父母送給我們的房子裏。注:在此衷心感謝龍幫跑團技術大拿和熱心助人的跑友頭帥“青山不改”將我先生拍的兩段視頻剪輯在一起並且加了字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