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文化名城“揚州”(瘦西湖)

來源: 添亂 2006-05-30 16:10: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83 bytes)



曆史文化名城 — 揚州



























曆史文化名城 — 揚州


古有詩雲:煙花三月下揚州。曆史上的揚州數度繁華,自大禹治水後,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為古九州之一。漢朝時吳王劉濞受封廣陵,建立吳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鹽鐵兩大“官工業”迅速發展,揚州出現了曆史上第一次發展高峰。唐代,揚州作為萬裏長江的尾閭、浩瀚大海的門戶,其地理位置、經濟地位相當於今日之上海。江海交匯,城以水興。唐初,隋煬帝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已成為全國南北水運交通大動脈,南方諸郡的貢品、東南八道的物資都必經揚州轉運至京都長安。便利的交通,使揚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東方四大商港之一。揚州的經濟發展出現第二次高峰,並步入鼎盛時期。是謂“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史稱“揚(州)一益(州)二”。繁華起來的揚州,愈加光彩奪人,“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便是當時其富甲天下的寫照。臨海的揚州還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這種包容性也使揚州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絡繹不絕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到這裏學取真經和漢文化,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來揚州經商。各種文化交織融合,共存發展。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此共存共榮,成為揚州的一大特色。至晚唐、宋、元,揚州幾經戰亂,經濟陷入低迷。可這樣也掩飾不了揚州昔日的神韻與風采。馬可·波羅在其著名的遊記中,對揚州有過癡情的描述,他形容自己仿佛踱進了天上人間。清代,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六遊揚州,又重新把揚州推上了新的繁華頂點。清代中期,揚州占漕運、鹽務、河務三大要政之利,成為漕運樞紐和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設在揚州,四方豪商大賈鱗集麋至,揚州繳納的鹽稅占全國總稅收的四分之一,揚州的經濟、政治地位再度上升,出現了經濟發展第三次高峰,揚州成為當時世界上十個擁有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之一。經濟的繁盛帶來文化的勃興,揚州鹽商、揚州八怪、揚州學派、揚州曲藝為後人留下數不勝數的園林建築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形成獨樹一幟的“揚派文化”。

所有跟帖: 

回複:曆史文化名城“揚州”(瘦西湖) -lluuccyy- 給 lluuccyy 發送悄悄話 (21 bytes) () 06/02/2006 postreply 07:17: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