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密碼:被曝光的新疆再教育營三大人群

白皮書密碼:被曝光的新疆再教育營三大人群

中國政府在新疆的“再教育營”計劃可能接近尾聲(圖源:Reuters)

時隔僅4個月,中國官方再度發布一份有關新疆問題的白皮書。自2018年,中國在新疆大規模興建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再教育營)的消息被曝光,其治疆政策遭遇國際輿論強大壓力。中國政府不得不一再表明開放透明姿態。而今,這份北京時間3月18日最新公布的白皮書《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顯係因應當下壓力所做的回應。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官方繼2009年《新疆的發展與進步》、2016年《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2018年《新疆的文化保護與發展》之後,短期所做的輿論反擊,反映當下新疆問題在當下的極端敏感性。

而正因如此,相較於之前幾份新疆白皮書,《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透露相當豐富信息。

其一,中共在徹底廓清“三股勢力”的思想根基。

這份白皮書並未像之前的幾份那樣,僅僅在告訴人們“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是從民族來源血緣構成、宗教發展演變等來澄清兩個內容:第一,包括維吾爾族在內,今天生活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不是突厥人,甚至也不能說是突厥人的旁係血親;第二,新疆不是伊斯蘭教的天下或者獨有的勢力範圍,更加不是宣揚“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從任何人”信條的極端主義者壟斷一切世俗權威的所在。

比如,它提到,“一教或兩教為主、多教並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曆史特點,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關係的主流。伊斯蘭教既不是維吾爾族等民族天生信仰的宗教,也不是其唯一信仰的宗教。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群眾不信仰宗教或信仰其他宗教”。

其二,首次披露“新疆再教育營”的三個來源人群。

在引起軒然大波的新疆再教育營問題上,中國和新疆地方一直被攻訐踐踏人權。就此,這份白皮書首次公布了在校的人群構成和其他一些細節。具體來說:

 
一是被教唆、脅迫、引誘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或者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人員。

二是被教唆、脅迫、引誘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或者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有現實危險性,尚未造成實際危害後果,主觀惡性不深,能夠認罪悔過,依法可以免除刑罰,自願接受培訓的人員。

三是因暴力恐怖、極端主義犯罪被定罪處刑,刑滿釋放前經評估仍有社會危險性,人民法院依法決定在刑滿釋放後進行安置教育的人員。

中國很有信心地在承認學校內沒有宗教生活的自由,但這不構成人權侵犯,因為這些中心的存廢也是於法有據的。

中國“兩會”期間,新疆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紮克爾即明確表態未來人數會逐漸減少。這透露了一個細節,即這項教育轉化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定時間,而目前不是在囊括更多的潛在威脅力量,而是在“消化”。事實上,有消息稱,這一計劃開始於2014年應該是可信的。而又有信息稱,如今中共醞釀建立更多“再教育營”,現在還不是學員最多的時候,這一說法很可能是有誤的。

其三,中共嚴防死守極端的同時,也在“扶持”伊斯蘭教勢力遏製極端。

預防為主,很顯然已成為今天中國打擊恐怖主義的最顯而易見的標簽。它意味著中共不是在被動回應,而是將反恐觸角深入其“三股力量”的萌芽狀態。

這份文件提到了被中共認為是極端主義的現實案例,預示中共已經就此采取了動作。這些案例包括:

煽動群眾“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從任何人”,教唆信教群眾抵製政府管理;
鼓吹把一切不遵循極端做法的人都視為異教徒、宗教叛徒、民族敗類,煽動辱罵、排斥、孤立不信教群眾、黨員幹部和愛國宗教人士;
否定和排斥一切世俗文化,宣揚不能看電視、聽廣播、讀報刊,強迫葬禮不哭、婚禮不笑,禁止人們唱歌跳舞,強製婦女穿戴蒙麵罩袍;
泛化“清真”概念,不僅在食品上,而且在藥品、化妝品、服裝等物品上都打上清真標簽;
割裂中華文化與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聯係。


而對於如何在禁令之外,采取懷柔?這份白皮書提到了兩個扶持伊斯蘭教的動作,即“七進兩有”(水、電、路、氣、訊、廣播電視、文化書屋進清真寺,主麻清真寺有淨身設施、有水衝廁所),以及“九配備”(配備醫藥服務、電子顯示屏、電腦、電風扇或空調、消防設施、天然氣、飲水設備、鞋套或鞋套機、儲物櫃)。

 

據查詢,“七進兩有”“九配備”最早出現於2017年新疆地方招投標文件以及其他文件中。不久前的2月22日,新疆自治區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在提及新疆的宗教自由政策時曾提及這兩個內容,並透露除此之外還會向宗教人士提供每月四百元至兩三千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美元)的生活補貼。

對外來說,這份白皮書的出爐的確透露不少信息量,尤其是中共反恐的意圖和手段(經驗)。其中的若幹動作仍然可能引人爭議,但是它確實是有效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