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美國可能在AI競賽中敗給中國?(圖)

雖然美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中領先,但憑著不斷增加的投資和龐大的數據庫,中國競爭對手正在奮起直追。


最近在華盛頓的一場會議上展示的人臉識別係統。

最近在華盛頓的一場會議上展示的人臉識別係統。


去年秋天,美國情報界舉辦了一場人臉識別挑戰賽,利用算法從百萬量級的照片庫中檢索人像。來自中國上海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依圖科技(Yitu Tech)成為這場大賽的一匹黑馬。

成立五年的依圖科技擊敗了15個對手,贏得2.5萬美元獎金。不過依圖有一項優勢,就是可以訪問中國龐大的人臉數據庫,利用這些數據庫訓練和改進算法。

參加挑戰賽的新澤西州紐瓦克初創公司CyberExtruder.com Inc.的首席執行長Paul Nicholas說,其他競爭對手隻能使用小數據庫,被束縛了手腳。

人工智能要學習人臉識別和癌症診斷等技能,離不開大量數據的支持,而目前針對AI技術及其盈利渠道的全球爭奪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擔憂。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雖然在這場競賽中暫時領先,但中國競爭對手靠著不斷增加的投資和更自由更龐大的人臉數據庫正在奮起直追。中國的人臉數據庫常常是在政府機構幫助下打造的。

在西方,由於隱私權引發的擔憂日益升溫,加之讓機器做重大決定存在道德隱患,獲取AI所需要的數據時常受到限製。事實上,這些擔心已經促使有關部門出台針對個人數據收集和AI應用的新政策和更嚴厲的提案。

微軟(Microsoft)總裁兼首席法律顧問Brad Smith表示,歸根到底,AI進步的基礎是在機器學習過程中廣泛運用數據去加以訓練。他說,問題在於全球某些地方的隱私法是否會製約AI的發展或應用。微軟已經大舉投資AI。

加快行動的步伐

一個重要問題是,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穀歌(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 Inc.、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Facebook Inc.和微軟這些美國巨頭能否在全球科技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還是會被騰訊(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TCEHY)和阿裏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BABA)這樣的中國巨頭趕超。中國搜索引擎百度(Baidu)也加入了這場競賽,雖然規模較小,但在投資AI方麵並不手軟。

美國學術界和商界在AI研究領域處於領先位置,舊金山灣區的研究實力尤其突出。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美國在人工智能相關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占主導地位,相關專利包括神經網絡和無監督學習等。據騰訊12月的內部研究報告,美國擁有超過1,000家人工智能公司,數量幾乎是中國的兩倍。

另外,美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麵的支出讓中國科技巨頭相形見絀。2016年Alphabet研發支出為139億美元,微軟截至6月30日財年的研發支出為130億美元。相比之下,阿裏巴巴去年10月承諾未來三年將研發支出擴大兩倍至每年約50億美元。

但中國希望縮小與美國在研發支出和科技發展上的差距,中國計劃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重點是發展醫藥、農業以及政府和軍事應用方麵的AI技術。

這股動力已經在AI初創公司的開支數字上得到體現。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2017年中國AI初創公司披露的開支總和達到70.6億美元,是上年的10倍,超過美國同行;2017年美國AI初創公司披露的開支總和為5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4%。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預計,剛開始美國會從AI中獲益最多,但中國會趕上來,預計到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產出貢獻15.7萬億美元,屆時中國將獲得其中約46%,美國將獲得24%。

曾在穀歌和百度擔任管理職位的吳恩達(Andrew Ng)說,中國政府對AI的投資經過深思熟慮,這是一個巨大的加速器。吳恩達最近創建了AI初創公司Landing.ai。

價值觀不同

中美競爭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隱私。相比西方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對數據隱私不太關注,因此中國公司有更大的餘地去挖掘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利用這些信息來開發更智能更高效的AI係統,並運用於醫療和監控等領域。

例如,依圖科技就與中國多家安全機構合作,並有權訪問一個包含18億張麵部圖片的數據庫。利用這個龐大的信息庫,該公司已經掌握了在幾秒內掃描並找到匹配圖片的技術,可以用於驗證ATM使用者身份等任務。

相比之下,西方決策者不願給公司太多自由來使用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一些專家認為,這可能妨礙AI的發展,並讓中國公司在這場技術競賽中領先。

今年5月,西方國家的隱私限製措施將變得嚴格得多,歐盟一項涵蓋穀歌等科技巨頭的新法規將生效。該法規限製使用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例如姓名、地址和民族,並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允許個人要求係統對自動做出的決定加以說明,例如計算機為何拒絕了某人的貸款申請,某些類型的AI難以解答這類問題。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法學和信息係統教授Graham Greenleaf說,到目前為止,有超過120個國家已頒布隱私法,其中絕大部分隱私法具有歐式元素。科技高管稱,歐洲市場的規模可能迫使希望在歐洲開展業務的美國科技公司在其他領域也效仿歐洲的做法。

Ng稱,監管規定對於美國的AI事業既可能大為有利,也可能大為有害,這取決於監管規定如何執行。他還說,雖然美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中領先,但如果美國決策失誤,幾年內就可能被輕易趕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