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培養孩子獨立的秘訣:放任他們爭吵(圖)

來源: 華爾街日報 2018-01-16 21:32:1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82 bytes)

一位旅居德國的美國母親切身體驗到了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爭執的益處。


 

德國幼兒園裏的混亂場景有時會讓美國人難以理解。

我在柏林生活了將近七年,一開始去到這裏的幼兒園或育兒中心(在德國稱為“kitas”)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裏的小孩一整天都是純玩。他們不讀書,不學算數,基本上無法無天。孩子們到處亂跑、大聲叫喊、想怎麽玩怎麽玩、想跟誰玩跟誰玩。這裏隻要求他們遵守一些非常基本的規定,如不要打人和不要爬上家具等。老師也基本不會要求孩子們有組織地玩耍。

“這簡直是現實版《蠅王》(Lord of the Flies)!”我們這些外籍父母不禁私下議論道。“就是那個孩子吧?”這孩子可出名了。“老師們真應該把他盯緊點兒。”

這樣的形象簡直與我們印象中“嚴謹的德國人”截然相反。德國1968年發起的反權威主義運動向舊有的行為方式,包括如何養育孩子發起了挑戰。一些教育者甚至設立了完全沒有規則的幼兒園。這種極端浪潮如今有所消退,但仍有很多德國人抗拒給孩子們強加紀律。

當然,小孩子們打架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德國,我女兒幼兒園老師處理衝突的方式與美國很不一樣。他們不急於幹涉,除非有孩子快要受傷。他們不施加懲罰,不發出警告,不會把頑皮孩子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或是從彩虹色的表現光榮榜上摘下來。

相反,德國的老師們會把更多時間花在觀察情形上。有時候他們會把孩子叫到一邊,跟他們單獨談話;有時候他們會直接和全體學生講述正義和善良,或是通過朗讀相關故事讓孩子們間接感受。有的時候他們甚至完全撒手不管。

“孩子們真的可以出色地靠自己解決問題,”一名幼兒園老師向我保證道。

Margarete Blank-Mathieu為德國幼兒教師所寫的一本指導手冊也讚同這一方式。她寫道:“即便會讓老師們感到為難或是讓整個群體受到牽連,還是要讓孩子們自己去爭吵”。她還說,爭吵對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和自我提升至關重要。孩子們打架的理由多種多樣:為自己設定界限,吸引注意力,測試自己的實力(無論是在體力上還是在社交層麵),或僅僅因為他們不服輸。

孩子們需要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如何處理這些事情——而德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們通過互動來學習,而非由大人插足,去懲罰成人眼中的挑事者。

我曾經懷疑過這樣的方法是否有效,但後來的確在我孩子身上看到了效果。

六年前我的女兒Sophia才五歲,當時她在幼兒園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個孩子都很優秀也很有主見——但她們經常吵架,而且經常讓Sophia選擇陣營。其結果就是孩子們的感情受到傷害。兩個女孩多次與她斷交,並且揚言不會邀請她參加很久以後的某個生日派對,她經常為此大哭。

孩子們之間的爭執如此頻繁,以至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他們溫和地把這幾個女孩帶到一邊談話。老師們會問一些諸如“你覺得這麽做會讓她作何感想?”或“如果你是她,你會怎麽做?”等問題。這種“換位思考”可以讓孩子們審視自身行為產生的後果,並學會同情他人。

結果並非總能如願。“如果她們說 ‘我就是不想跟她玩’ ,我們必須接受,”班主任告訴我。“也許她們10分鍾後就會改變主意。”老師從來不會施加懲罰或是強行解決糾紛。

雖然在我看來這種痛苦在女兒身上持續的時間有些過長,但這種經曆最終讓她學會了強有力的應對技巧。到上小學時,我女兒已經成為了公認的“調解人”。直到今天,她很少會受到“壞女孩”的欺負,也不會讓自己成為那種人。

而且女兒也不會給她們貼上“壞”的標簽——我們同樣不該如此。因為孩子中沒有誰是真正壞的。他們隻是孩子,隻是在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並在這一過程中犯了錯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