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激烈的戰火中,一位名叫羅迪克的英國士兵走上了戰場,沒有人覺得他會成為英雄,直到他死亡的那一刻。
他跟隨部隊前往歐洲大陸,目睹了戰爭帶來的無數慘烈場麵,之後他和戰友一起被德軍俘虜,在被選為運輸車卡車司機後,羅迪克決定不顧個人安危,盡自己所能將他們從險境中解救出來。
但是戰友們並不知道他行動的目的,隻是以為他已經叛變了祖國。
而羅迪克到死也沒有說出這個秘密,直到人們在一個樹裏麵發下了一本日記。
真相的發現
二戰爭結束後,一位老兵在報紙上發表了自己被救的過程,題為《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證實自己被羅迪克救下的全過程,陸陸續續12名士兵驗證了這個事情,他們想起了羅迪克對他們說過的話,“如果活著,記得回那棵樹下”。
羅迪克往往都是留下水和麵包就走了,留下一臉懵的傷兵戰友,不明所以的士兵以為這就是一個信念而已。
這13個人最後都來到了放走他們的那棵樹下,結果意外找到了藏在樹裏的日記,翻開後,驚訝地發現這是羅迪克留下的證據。
他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位在戰爭中默默無聞的士兵竟然曾在背後做出了如此偉大的貢獻。
這本日記揭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讓那些曾經誤解羅迪克的士兵感到愧疚。
他們終於明白,英勇的羅迪克在戰爭中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與痛苦,卻始終為了戰友和國家默默承受著一切。
這個秘密,對於那些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人來說,是他們永遠無法忘懷的教訓。
這本日記中記錄著,羅迪克在戰爭期間曾多次冒險救出戰友,但卻遭到隊友的暴打。
在日記中,他寫道:“今天我又救出了一位戰友,這已經是第28個了,但願他們能活下來,昨天晚上,隊友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我,可我要活著,堅持不能說出真相。”
羅迪克在納粹營中比一般人過得艱辛,他不僅需要勇氣去救援他的隊友,還需要忍受隊友的背叛和打擊。
或許是出於嫉妒、恐懼、或者別的不好的情緒,同樣是英國士兵的戰友們,自然會對給納粹服務和開車的羅迪克心生不滿。他們經常在夜裏亂拳暴打他,或者抹黑他的名聲,以此來懲罰“叛國者”。
不過,像羅迪克這樣的人展示了真正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品質,他們不會被別人的攻擊和嘲笑擊垮,而是會堅持自己的信念,繼續為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奮鬥,這種堅定和勇氣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內心的掙紮
羅迪克作為一名英國士兵,在戰爭期間被俘虜,完全有理由坐以待斃。
不過他還是盡己所能做好一個戰士的工作,化身為一名司機,利用運送戰友的機會,默默地救援他的隊友,並將他們帶離戰鬥區域,避免了他們的受傷和死亡。
在他藏日記的時候,他寫下了自己的內心感受。
他記錄下自己救援戰友的次數和希望他們能夠生還,他也記錄下隊友的背叛和暴力行為。
那個晚上,羅迪克躺在床上熟睡,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同伴們會對他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
突然,他感覺到一隻手緊緊地抓住了他的頭發,然後他被用力拖到了地上,他看到自己的同伴們圍在他的身邊,他們的麵容充滿了怒氣和憤怒。
他們開始對羅迪克進行毆打,將他打得遍體鱗傷,羅迪克感到非常痛苦和無助,他也不敢辯解什麽,於是他的同伴們就繼續對他施虐
羅迪克在痛苦和憤怒中掙紮著,但他沒有選擇還手或者報複。
他知道這樣做隻會讓情況更加惡劣,他必須保持冷靜和鎮定,以應對這種困境和挑戰。
最終,他被同伴們拋棄在地上,他的身體已經被打得無法動彈。
這次痛打讓羅迪克深刻地體驗到了背叛和不公,他感到無助和孤獨,但他仍然堅定地走下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他堅定地跟自己說,不能說出真相,就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行動。
雖然短時間內,這些行動無法得到隊友的認可和讚賞,恰恰相反,他們還把羅迪克的行為視為叛徒行徑。
這種背叛和誤解讓羅迪克倍感孤立和痛苦,在自己被排斥和不被信任的歲月裏,他隻能把這種苦澀寫進日記裏麵,聊以自慰。
內心世界的矛盾和掙紮,他麵對戰爭、隊友和自己的選擇,做出了堅持到最後的艱難決策,也許是信仰和責任讓他堅定地走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與納粹鬥智鬥勇
最恐怖的是,羅迪克不僅需要麵對隊友的誤解和背叛,還需要在納粹的監視下行動。
在一次行動中,納粹士兵意識到羅迪克的行動,他們開始對他進行盤問和審訊,在這個過程中,羅迪克機智地應對了突發情況,保護了自己的行動和戰友的生命安全。
他采用了各種策略來迷惑和轉移納粹的注意力,例如故意讓車輛發生故障、謊稱自己需要尋求醫療幫助等等。
不甘心的納粹決定利用他與戰友之間的矛盾讓他說出真相。
每當他又放掉一個英國士兵的時候,人們就說他又殺了一個人,於是這天晚上又開始新的折磨。
當大家都以為羅迪克又殺了一個戰友的時候,他們開始對他進行羞辱和侮辱。
有人吐口水,有人用鞋子踢他,還有人冷嘲熱諷地說:“這個叛徒又殺了一個戰友,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羅迪克感到非常痛苦和無助,他試圖解釋和辯護自己,但他的同伴們卻聽不進他的話,繼續對他進行羞辱和侮辱,他感到自己被孤立在困境中,無法掙脫。
羅迪克隻能保持冷靜和鎮定,他知道自己必須堅定地走下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沒有幫手,也不能選擇還手或者報複,而是默默忍受著同伴們的侮辱和羞辱。
納粹見這個計謀沒套出什麽話,於是就更加信任羅迪克,繼續讓他押送俘虜。
在與納粹的鬥爭中,羅迪克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他不斷地改變策略,伺機而動,如今他的行動終於公之於眾,化解了世人對他曾經的誤解和不公,並開始重新評價羅迪克的人品,最終為他贏得了英雄的稱號。
一個紳士夢、英雄夢
羅迪克隻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但是他其實一直有一個成為英雄夢。
也許是英國的紳士道德感召著他去這麽做,但是在沒有人理解的歲月裏,他隻好將這些事情寫進日記,藏到鐵盒子裏麵,放到那棵樹後麵。
然後,跟被自己放走的人說,如果你還活著,記得來看這棵樹。
他深深地理解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和曆史背景,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他知道自己需要承擔一些額外的責任和任務,以保護自己的戰友和祖國的利益。
有一天,羅迪克放走了那個叫做湯姆的士兵,他是一個年輕的下士,經曆了戰爭的磨難,身心俱疲。
在被羅迪克放走後,他感到非常感激和驚訝,因為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參與毆打羅迪克的行動。
在這個時候,羅迪克走了過來,和湯姆說了最後一番話。
"湯姆,你走吧,就說是你自己逃出來的。" 羅迪克微笑著說道。
"為什麽,為什麽不讓我告訴後方你的功勞,我一直都誤會你了,我感到很羞愧。" 湯姆說道。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行動,我隻是想保護你們。" 羅迪克說道。
"我理解你,我知道你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我為自己曾經毆打你而感到慚愧,並向你道歉。" 湯姆說道。
"不要為過去的事情感到愧疚,回到前線去吧,為我們的國家和戰友做更大的貢獻。" 羅迪克說道。
不讓說出來是為了能更好的隱蔽,如果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他一樣會自身難保,而且還會斷送救助更多人的可能性。
如今多年過去,湯姆和其他幸運的人回到了這棵樹下,拿出了藏在樹洞裏的鐵盒子日記,當他翻開日記,看到了羅迪克的記錄和心路曆程,更加感到震撼和感動。
他們靜靜地站在那棵樹下,回顧著過去的歲月,思考著未來的路。
他們都深深地明白,戰爭是殘酷和無情的,但是勇氣和決心是戰勝困境和挑戰的關鍵,羅迪克就是這樣的人。
事情敗露,殘忍被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納粹逐漸發現了羅迪克的行動,他們開始對他進行審查和調查,羅迪克知道自己已經瞞不住了,但他依然保持淡定。
在一次審查中,納粹將羅迪克拷打,試圖讓他供認自己的罪行。
戰俘不斷減少是事實,納粹狠狠地懲罰了這個“兩麵派”,我們的羅迪克終於瞞不住了。
在證據麵前,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但羅迪克仍然堅稱,自己是為了保護戰友和祖國的利益,而做出了那些行動,並表示絕對不會放棄信仰和使命,即使麵臨死亡的威脅。
在最後的時刻,羅迪克被納粹處決。
他沒有向敵人低頭,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在他臨終前,他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已經盡到了我最大的努力。”
當那些還活著的老兵在日記中發現,羅迪克一共救出了36個戰俘的時候,他們無比震驚和感慨。
他們開始回想起當年在戰場上的情景,想起羅迪克對他們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情,他們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說的感激和欽佩之情。
那些還活著的老兵中,有13人親自經曆過羅迪克的救援行動,他們一致認為羅迪克是英雄中的英雄,是一個真正的勇士。
他的行動和信念,為他們的生命帶來了新的希望和信心。
結語
英雄就這樣被掩藏在了集中營的廢墟之中,沒有人會記得他做出的行動,但是終於被還活在世上的老兵公諸於世。
在一次采訪中,一位老兵回憶起羅迪克曾經對他說過的話:“記得回來看我,記得我們的友情。”
這句話觸動了他的內心深處,讓他一直記得那個夜晚和羅迪克的行動。
另一位老兵說,他曾經聽到別人說起羅迪克被隊友誤解和痛打的事情,他認為這是無法避免的,即便是羅迪克一直在默默地為他們做出貢獻,保護他們的安全。
所以這些活下來的幸運的人,決定為羅迪克完成人生夢想。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日記中記錄著羅迪克的一些家人信息和平生願望。
不幸的是,羅迪克的的親人們早就在戰爭中去世了,而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乘坐飛機翱翔天空。
公眾在了解了這位英雄的故事之後,紛紛決定幫助他完成沒有實現的夢想。
這些老兵最後帶著羅迪克的畫像,坐上了一架英國的專機,羅迪克終於在自己的祖國上空盤桓飛翔,大家以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英雄不一定是那些被人們廣為傳頌的人,他們可能就在我們身邊,默默地做出貢獻。
羅迪克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為保護戰友和祖國,不顧個人安危,默默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的行動和信念,是人們永遠不能忘記和追求的榜樣。
羅迪克展現出了真正的英雄氣質,他在麵對戰爭的殘酷和艱難時,沒有被打敗或者動搖,而是繼續堅守自己的信念和責任。
他的行動不僅拯救了許多戰友的生命,也為那些曾經誤解他的人帶來了重新認識世界的可能
參考文獻:
《羅迪克的秘密》,意林圖書編 , 言必信者行必果[M]. 2011
《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 程剛, 黨員文摘, 2018
《如果活著,請來看這棵樹》, 曾宣偉主編. 小學生50心靈雞湯[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