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小報”尋根第42篇。
咱國出才子,包括藝術上的才子,大量的才子。如果沒有曆史上一次一次的文字獄…..唉“曆史不能假設”。
華君武先生是文革前那個時代的漫畫大腕。從定位上說,華該屬“又紅又專”的體製內藝術家,他是延安過來的,麵過聖,當然為咱黨出過力。比如下麵這幅,是製敵利器:
這種畫,基本沒啥“藝術”可言,但卻為華大腕在文革前爭得了少有的體製內漫畫發“言”平台。沒有言論出版自由,平台靠“賞”,咱黨的“革命曆史”就是如此。在怪傑“變態辣椒”出道前,不知有多少漫畫才子被埋沒。走題了,回到華大腕文革被批。
華是製敵利器,按設計不是諷刺“體製 內”的。在延安麵聖那次還因為一幅諷刺延安的畫被太祖“糾正”,太祖說“可不可以畫一種對比畫,上麵一張是歌頌正確的,下麵一張是批評錯誤的”(引自華君 武先生的回憶錄)。靠,政治報告型漫畫,一分為二,上麵是太祖英明領導下麵是“階級敵人”搞破壞。陰差陽錯的,“光明日報”社長穆欣在1959到1966年請華君武在“光明”上開了個漫畫專欄,做“內部諷刺”。這個“內部”不是“內參”那個給領導看的內部,是“國內”的內部,相對於華大腕常規畫的諷刺“帝國主義”的“外部”漫畫。就是此“內部”諷刺,讓華大腕在文革中遭受批判。上小報:
文章很長,挑著上了:
這一段有趣。先看“華君武”的名字,要一個90度一個180度的側空翻以顯示其“可惡度”。而漫畫本身也被倒過來展現作者對畫的憤恨。原畫裏“兵車行乃和平主義思想”幾個字是反著的,到此負負得正反而正過來了,*_*。這是那幅畫的正品:
這幅畫滿有意思。背景是上世紀60年代初太祖與蘇聯老大哥鬧翻,蘇聯的赫魯曉夫要與美國求“和平”,被太祖罵成“投降”的“和平主 義”,讓咱國內的父老鄉親跟著批評。不論赫魯曉夫與美國是啥故事,咱國的眾屌絲對美蘇的愛恨情仇能施加什麽“正能量”?“小報”批此畫“捏造杜甫檢討”, 你大爺,不捏造還能出漫畫嗎?文革就這德行。順便給沒讀過該杜甫詩的朋友說一聲,“兵車行”是敘事長詩,哭訴皇帝老兒窮兵黷武給百姓造成的殘酷後果。老漢 認為華大腕的次畫是他畫中的上上之作,頗得漫畫的精髓。華大腕敢在1961年發表此作,牛!
說到牛,另一幅被批的畫是“公牛擠奶”。
這是畫:
這文字獄的問題,基本上起自皇上老兒 們壞事幹太多,然後怕人罵,越怕罵越覺得誰都罵他,最後成為自虐狂。文革呢,超級文字獄,就是全民幫太祖協助他的自虐狂。起因還是那個“小資產階級狂 熱”,試想如果真是每畝都產萬斤,收下來的麥子變成無數個吃不完的大個包子,太祖不會對啥“不進行調查研究的”言語過敏,也就不會有文革時的全民相幫自虐 了。
心虛,看啥啥不順眼:
這是畫:
華大腕就畫了個漫畫,“暴君”與“奴仆”是“小報”說的,幫著太祖自虐,不在話下。
“牛”和“吹笛”兩幅畫華大腕應該是被文字獄了,不過下麵這個則是華大腕的本意:
把畫掉過來看:
“她為什麽用喊口號的姿勢唱歌?”
“這完全符合歌詞內容的。”
“宣傳”與“文藝”的關係簡單明了。再說一遍,華大腕在那種環境下能有此勇氣,牛!
漫畫,是一種精致有邏輯而帶啟發性的批判藝術。而罵街與漫畫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惜,文革在批判華大腕漫畫、把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也謀殺了的同時,罵街開始大行其道:
直到現在,咱國的“罵街”依然茁壯,漫畫還在掙紮。
何以得見?
華大腕下麵這張68年前的畫作(1947年),一絲一毫不改,能在咱國的大眾媒體上登出來嗎?
皇上繼續偉大,漫畫仍被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