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世界可能的大變局

來源: YMCK1025 2017-07-28 20:04:3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623 bytes)

 

 

 

金燦榮:未來十年世界大趨勢 印度是個現實的麻煩

2017-07-29 金燦榮

 

我今天很大膽地選了一個大題目——“未來10年世界可能的大變局”,其實社會科學的預測功能比較差,

主要還是做事後諸葛亮,把過去犯的錯誤和成功的經驗總結一下,以便以後走得更穩。

但是既然我選了這個題目,我就大膽預測一下,因為總得有一個方向性的預測,

然後大家可以進行批判,在相互批駁中可以找到某種靠譜的路徑。

為了簡便起見,我就把所想到的未來十年的趨勢歸結為十個方麵。

 

首先,未來十年決定國際關係的還是大國。

 

盡管我們學者喜歡講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會把那些非傳統安全性問題看得很高,但是從曆史經驗來看,大國關係對國際關係還是最重要的,未來十年大國關係會比過去十年更複雜,這是一個大的判斷。“大國”很難定義,我隻是說從經驗角度看,在我這裏是指六個國家和國家集團,即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它的行動能力相當於一個大國)、日本、印度。巴西沒有算進來,雖然它的體量足以成為一個大國,但是很可惜,它的行動能力比較差。

 

我個人認為,從客觀的競爭條件來講,中美印在未來十年應該好於俄歐日,俄羅斯人口偏少,現在人口1.42億,還在萎縮,現在俄羅斯女孩一輩子隻生0.67個孩子。歐洲現在也是老化。日本去年絕對人口減少了36萬人。所以從人口態勢還有資源態勢來講,還有就是國家組織動員能力角度來講,這六家裏麵中美印態勢要好一點。

 

那麽主觀上呢,未來這六國和六國集團的行為方式其實差不多,它們都是首先要搞好內部事務。然後盡量搞好與其他大國關係,都希望別的大國與自己的關係要比他們之間的關係要近。這兩件事做好了以後,再去推進自己的國際議程。總體來講,未來大國之間的縱橫捭闔、相互參與的應該是加深的。

 

對中國來講呢,未來中俄關係、中歐關係大致應該是穩定的,我們比較難處理的是中美、中日、中印三對關係。從美國角度來講,未來隨著中國力量和它齊頭並進,關係會越來越緊張,對我們的反應會越來越不是那麽很從容。我從1984年開始專門研究美國,這33年我個人的體會是,美國這個國家在變。他原來脾氣挺好、很自信、挺可愛的。自信當然有毛病,就是頤指氣使,喜歡指揮人。但總體來講還是好打交道,因為自信所以寬容幽默,罵他也沒有關係。現在美國正在變得敏感,喜歡聽奉承話,幽默感沒有了,沒有以前好打交道。

 

日本這個國家我個人認為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當中最難接受中國崛起的,因為日本有兩個心理是別的國家沒有的,一個是對中國有愚蠢的種族主義,一個是非常深刻的犯罪感。

 

過去一百多年,日本從西方學到一個很棒的一個東西,而我們中國在晚清70年愚蠢地拒絕工業化。

 

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講是日本侵略中國,從曆史角度來講,其實是工業打農業。這個是事實,必須尊重、承認,然後謙虛地學習改正。但是問題發生在下一個環節,就是日本的理論家、政治家、戰略家,他們錯誤地把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解釋成了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永恒的優勢。進而有一些人把它解釋成日本人比中國人強,而且非常根深蒂固。這個過程當中,他造了很多文化謊言,然後中國一班知識分子一百年來在重複這些文化謊言。一個呢日本人說中國人馬馬虎虎,還有一個是說中國人不團結,一盤散沙。

 

日本其實心裏清楚中國是他的文化養母。所以他為了說服自己,也為了震懾中國人,他要羞辱你,把中國說得特別不堪以擺脫中國。為什麽在南京,人家都已經投降了,還那麽羞辱性地屠殺,後麵有這種集體心理。

 

把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說成了文明的永恒優勢,進而說成了人的優勢,就形成了日本對中國的種族優越感,這個優越感,妨礙他們接受中國崛起。

 

日本還有一個特殊的心理,就是他對我們有非常深刻的犯罪感,日本覺得自己其實是犯了死罪。所以中日關係未來一定是很麻煩。

 

印度肯定以後也是很麻煩的,因為我們有現實問題——邊界衝突。然後客觀上我們又是同時崛起,有戰略競爭態勢。

 

這就是我的感覺,未來大國關係當中中歐沒問題,中俄沒問題,但是這三對一定是麻煩。

 

第二個大趨勢,就是世界在走向兩超多強。世界上不是像美國那樣,希望永遠保持一超多強,也不是像我們以前推薦的那樣多極化。

 

在中國保持國內政治穩定的情況之下,我們的經濟發展比大多數國家發展要快。在經濟發展較快的基礎上,我們綜合國力會穩步提高,因此未來十年,我估計我們和其他大國的距離,不是縮小而是拉開。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個訣竅,都是我們是雙輪驅動,一個是市場,另外一個是中國地方政府。

 

美國是單輪驅動,就是市場。未來麻煩比較大的是俄羅斯,俄羅斯不會玩市場經濟,它天生應該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必須有強大的中央委員會,強大的紀委,強大的國營企業,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他現在主要靠賣資源。俄羅斯去年財政的50億依靠石油,出口的81億靠石油,整個國家已經掉到資源陷阱裏麵去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美國人在經濟上不是很看得起俄羅斯,有媒體把俄羅斯叫做擁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因此最後世界的格局就從一超多強走向兩超多強。再講具體一點,就是世界治理的主要平台以後將是G20,G7還會存在,但G7的作用性會下降,全球治理的平台從G7走向G20或者G20取代G7。還有就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強大,中國推動的一些新的國際機製將會更為重要。比如說亞投行、金磚銀行、亞信會議、上合組織。另外有些創意,像一帶一路,還有一些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夥伴網絡等,會影響更大。

 

第三個是未來十年,對有些中等強國,我們需要給予更高的重視,因為他們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在我心目當中,未來十年特別要重視的四個強國,越南、印尼、伊朗、土耳其。

 

越南的工業化應該是會搞得不錯,它是具備工業化能力的。然後越南外交策略也非常棒,所以這個是要特別重視的。

 

還有印尼。隨著中國崛起,印度崛起,會有外溢效應,印尼可以受益。美國的戰略中心又到這裏來了。以後三大國都在這,印尼可以借這個力。印尼本身人口也多,資源環境不錯,地區條件也不錯,大家都會去拉印尼,所以他的外部環境也是左右逢源的。但是印尼的內部問題要比別人大。越南共產黨領導事務後就土改了,土改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很重要的環境,很多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拉美國家,南亞國家,現代化障礙首先就是沒有土改,然後財富不平均。

 

印尼很有錢,但是它的錢都拿到國際市場,交給美國的那個對衝基金,去賺這個超額利潤去了,他不投在國內。這個國家有錢,但這個錢不歸國家管。好不容易引進外資,能夠搞了一點工業,但是因為大家都窮,也沒有市場,就惡性循環。

 

還有就是伊朗,伊朗文化底蘊非常棒,人口也不少,地理160多萬平方公裏也不小。他在穆斯林世界裏麵是很難得的有自己工業的國家。進入本世紀,伊朗鹹魚翻身。第一件事就是美國把他的宿敵薩達姆給幹掉了,由於伊拉克60%人口是什葉派,所以現在伊朗實際上是掌控伊拉克格局的,掌控了伊拉克就可以連上敘利亞,從波斯灣通到地中海,所以他現在安全上沒有那麽大的壓力,然後外交上出現改變了。還有就是因為這些年石油價格上漲,經濟也活過來,所以伊朗現在比十年前位置要好很多,而且未來也看好。

 

所以為什麽以色列特別怕它?因為它是以後唯一一個穆斯林世界能對以色列造成實際威脅的國家。以色列特別怕他,然後美國受以色列影響,現在要整他,但無論怎麽整,伊朗還是會作為一個獨立的中東力量,在裏麵發揮作用。

 

最後就是土耳其,作為中等強國比較需要重視。埃爾多安很有抱負,他想推行新奧斯曼主義,給中東帶來很多變數。

 

巴西體量是大國,但是他的作用就是個中等強國。

 

其他值得重視的中等強國在咱們這有韓國有緬甸,然後哈薩克斯坦,然後美洲呢應該墨西哥阿根廷都算是比較重要的,然後就是埃及和以色列都要重視。

 

第四大趨勢,是區域會更加分化。未來十年我推算北美和澳洲從國際關係角度來講是世界政治的穩定島。然後歐洲和中東亞,也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應該算是穩定,這兩個地方矛盾都很多,但是因為我們管理能力比較強,所以大概也能夠穩定。未來中東肯定比過去十年還要更亂,什葉,遜尼兩派會打的更厲害,還有一個新變數,就是庫爾德人。再加上前麵講的土耳其伊朗會更活躍,中東這個地方會更亂。非洲的情況會比過去十年好。當然,非洲還不具備在經濟上自我發展,安全上自我控製的能力,它需要國際社會幫它,原來幫了也沒用,現在幫會有點效果。坦率來講,非洲相對較好,中國貢獻肯定是第一位,中國真的給非洲帶去了工業化。中亞有內部的權力交接問題。然後拉美坦率來說,外溢效應不是很大,他們那裏出了事兒,好像大家也不太關心。南亞地區未來我看不太清楚,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印度能不能把他的增長勢頭保持下去,然後它是不是慎重地使用它的力量,我現在沒有把握。

 

我認為印度以後還是有困難的。印度最大的困難在於他需要社會改革。經濟上現在還可以,國際資本特別看好,大量的遊資往那裏跑,他實際上接受的外資跟我們已經很接近了,我們一千多億美元,他也差不多一千億美元了,但是一千億美元對它的作用很大,因為它的GDP是2.2萬億美元,咱們是11.2萬億,我們是他五倍多一點。印度最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社會結構。印度的整個社會結構還是個前現代社會結構。他政治結構是現代的,現代法製現代民主,但是它的社會結構是前現代的,這是它的真正的問題。印度需要社會改造,土地改革實際上是很難的,這個能不能克服我也不知道!

 

印度城市周邊的垃圾場

 

這附帶給大家破解一下網上比較普遍的一種共識,現在我們還有西方特別看好印度,覺得印度很有希望。他們有三個觀點:第一就是印度有英語,這樣利於國際化;第二就是印度民主,政治穩定;第三說印度人口比我們年輕。實際上這三大理由都是可以質疑的。

 

就英語來說,作為一種工具對國家學習外國經驗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不是那麽重要。我們搞國際關係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英語是不好的,但是日本的現代化搞得很好。反例是津巴布韋也屬於英聯邦53個成員之一,受英國統治,基本上是全民講英文的。可是津巴布韋創造了經濟史的奇跡,就是通貨膨脹世界第一。津巴布韋交易已經沒有津元了,現在是用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作為貨幣,他廢掉津元的那一刻一美元等於3000萬億津元,我覺得這是人類的巔峰。其實印度天天講英語的也就是一億人,比例很低。大家知道盧比上麵有15種語言,這都是官方語言的,都是有人講的。所以英語其實不是一個絕對變量,可以排除。

 

還有一個就是印度的民主。你看英國的曆史,英國的現代民主是工業化城市化的產物,而不是前提。但印度是反過來的,印度從外來移植了現代元素和現代法治。然後它的工業化、它的城市化還在進行中,就導致它的民主化其實對於它的工業化城市化是一個阻礙,而不是正麵的幫助。

 

坦率講,印度唯一超過中國的就是人口,這一點是比較有利的。但是,人口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對於一個現代國家來講,立身之本是現代製造業,這是由工業人口決定的,不是由人口決定的。37年日本全麵侵華,日本本島就6000萬人,咱們這邊是5億的,但是我們打不贏他,國民政府是進行了英勇抗戰,共產黨員參與加入這個抗戰過程,我們很英勇,但是我們丟了一半國土。

 

印度有一大挑戰,就是要讓它的新興人口適應現代工業。現代工業人口,有三個變量,第一呢,得有工作的願望。第二呢,要有工作的技能,因為現在工作越來越複雜,必須會交流、懂技術、會管理。第三個要有工作紀律。人類的現代化從一個角度來講就是人類的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而人類效率提高有兩個路徑,一個叫科技創新,一個就是科學管理。這兩個途徑都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科學管理要求參與工作的人要接受分工,接受紀律。

 

印度能不能讓它的年輕勞動力符合這三個標準是很難說的。

 

第五個大趨勢,就是未來會有全球治理問題。

 

其實這裏涉及一個大背景,就是未來十年世界經濟的動力還是不足。世界經濟特別好的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進入本世紀,動力就開始變差了。金融危機以後動力更差一點。我個人估計未來十年還是出現不了相當於90年代IT革命那樣的動力。

 

還有就是會出現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之爭。新興國家像中國印度競爭力強,就會高舉自由貿易大旗開放市場,但是發達國家開始舉公平貿易,要同等開發。所以以後兩類國家——新興國家、發達國家,會舉兩個旗幟,一個是自由貿易一個是公平貿易。這表麵上是規則之爭,實際上後麵是利益之爭。

 

另外,未來十年全球化肯定會放緩。過去30年全球化越來越加速,這個情況會放緩,但不一定逆轉。還有就是出現全球赤字。老問題比如說氣候變化,貧富分化,資源不足,恐怖主義都在。

 

網絡會帶來很多新問題,如網上的賬戶等等。現在世界老的問題沒解決,還增加了新問題。全球治理的需求是真的,但是全球供給又下降了,為什麽?因為全球治理原來是美國和歐洲在提供,現在他們兩個都有心無力了,所以需求上升,供給下降就全球治理赤字。未來這個問題挺嚴重的,這也是逼著中國必須加入全球治理,因為我們不加入,我們自己利益會受損。

 

第六個,在科技產業方麵,我個人推斷的是這樣的,由於中國的加入,人類在科研總體投入上增加,所以未來新科技成果會增加,而且相當多產生於中國,然後會有新的業態。其實IT的基本原理到本世紀頭十年就差不多停了,後麵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開發。我們人類能想到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自五個方向,一個就是新材料,現在有一個新材料有可能產業化,那就是那個石墨烯。還有就是基因工程,生命科學一個方向。還有一個就是AI,即人工智能。未來十年呢,大家還是把人工智能當做一個可控的,新產業的增長點。還有就是咱們潘建偉院士搞的那個方向,就是量子。此外還有新能源,核聚變,輕能,這些東西。

 

現在應該這麽說,這五大領域美國都是最好的,然後值得重視的是中國進入第二梯隊。我們不謙虛地講,我們現在肯定跟歐洲日本在一個層次,如果要講細一點,我們應該是比他們還強一點。印度和俄羅斯就重在參與了。其他國家呢,就隻能祈禱未來命運的安排,可能連參與的想法估計都沒了。這個應該就這麽四個梯隊吧,美國第一,我們在第二梯隊,然後俄印,其他屬於第四梯隊。第四次工業革命,肯定已經跟第四梯隊是沒關係了。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很可能在第二梯隊當中脫穎而出,把俄日甩在後麵,會形成中美在未來的科技和產業當中雙強競爭的態勢。

 

第七個就是會出現新的國際競爭領域,與科技產業相關。未來我們人類的競爭,除了傳統的陸海空會到新領域去,那就是網絡,極地,太空,深海。

 

第八個是政治穩定問題。與過去十年相比,未來十年各國政治穩定都是很困難的。過去十年,就是非西方困難一點,像中東歐就有顏色革命,然後阿拉伯有阿拉伯之春,西方還是穩定的。未來十年,我覺得西方東方都很困難。西方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主流分化,原來精英主導各種資源,但是現在從特朗普現象,從英國脫歐可以看出西方出現民粹主義,內部出現民粹和精英的矛盾,還有就是出現了左右更極端化的矛盾。

 

去年美國選出了地產商總統特朗普,但是還有個人值得重視,就是左派這邊,民主黨選出了桑德斯。另外就是實業集團和虛擬經濟集團的矛盾會上升,像特朗普其實代表了實業集團,他對虛擬經濟是有點懷疑,過去十幾年都是虛擬經濟主導美國。從去年的英國美國還有歐洲選舉當中可以看出來民粹與精英、左與右、實業與虛擬經濟三大矛盾,結論就是西方的主流在分化,主流分化會導致西方政治不穩定。因為多黨民主有個前提,就是主流非常堅強,然後再分成不同派係,這個時候玩多黨民主可以鬥而不破。

 

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的問題是什麽呢?很多國家都在城市化,城市化本身會帶來政治上的處理問題。原來都是在農村,人不太容易組織起來的,會有刑事犯罪,但是政治運動很難搞。但是城市化以後,人的政治覺悟會上升,要求提高,然後組織能力也會加強。城市化是現代化必要的一步,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講,會帶來問題。教育普及以後,人的政治要求會提高。還有中產階級出現,現在所有新興國家還有其他差一點的發展國家都麵臨這個問題。

 

城市化、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教育普及這都是現代化的必須做的。但是它都有政治上的壓力。另外對西方和非西方都有影響的就是網絡。網絡會帶來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一個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當中它有很好玩的東西,但有很極端的東西。很多人平時生活當中很溫和的,上了網變了個人似的,非常極端化。

 

難民問題席卷歐洲

 

還有就是文明衝突。文明衝突就是諸神的戰爭。它以利益為基礎,但是超越利益。那麽未來十年來就是內部文明衝突和外部文明衝突交織進行。內部文明衝突主要會特別集中地體現在歐洲。歐洲內部現在難民越來越多,難民當中伊斯蘭教信徒的比例很大,然後就會引起歐洲主流社會的反彈。美國也會有,但是它可控,但是在歐洲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然後就是外國文明衝突。外國文明衝突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就是西方世界與伊斯蘭,還有一個是印度與伊斯蘭,這個會非常突出。

 

最後一個趨勢就是非傳統安全問題在未來十年在以前的基礎上會更加嚴峻。未來思潮的分化會比過去十年厲害了。移民難民問題會更嚴重。還有就是三種勢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依舊會存在,也許還要厲害一點。糧食安全是一個老問題,不過它有希望搞好一點。最後一個就是未來十年,如果我們共同努力能夠實現低碳增長,特別是從中國做起。那麽我們未來控製氣候變化的就很有希望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