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 – 博物館走馬觀花
我出門旅遊, 隻要可能, 看博物館總是必須有的節目。 去年秋末到華盛頓一遊, 時間有限, 沒法兒去看太多的博物館, 就隻能在博物館最集中的那一圈看了一下。 即使這樣, 時間也還是不夠, 原來的奢望, 就變成了走馬觀花, 有些博物館非常精彩, 因為時間不夠, 連領導都直呼不過癮。 實在沒辦法, 隻好再等下次了。
作為世界大國的首都,華盛頓的價值,除了體現在它作為美國首都所特有的那些政治、曆史標識(如白宮、國會山、方尖碑等等)之外,也在於它眾多的博物館:遊人花上少則一天多則大半個禮拜的時間,幾乎可以在華盛頓的博物館群裏學到人類知識中的幾乎全部門類,而幾座享譽世界的藝術博物館更是DC博物館群中的明星,成為美國藝術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幸運的是,這些博物館都座落在National Mall內,相互隻間隔很近的距離。
National Mall裏的大部分博物館還都是屬於史密斯學院(Smithonian Institute)的,19世紀初,從未到訪過美國的英國科學家James Smithson將其大筆遺產(換算到今天的價值約合1000萬美元)捐獻美國政府,用於建立一個以傳播人類知識為目的的博物館集群。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在美國政府的不斷資助,以及少量私人捐助的支持下,Smithonian已經發展成擁有19個博物館、一個動物園、9個獨立研究中心的多學科研究型博物館群,其大部分機構設在華盛頓DC,也有少部分分散在紐約、弗吉尼亞,乃至巴拿馬。由於史密斯學院的公立性質,大部分博物館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包括華盛頓的眾多博物館在內。
下麵, 分別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看過的幾個博物館。
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1976年7月開館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是史密森氏學會創建的眾多博物館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關飛行的專題博物館。館內收藏著眾多航空航天史上的“明星”,如萊特兄弟的飛機、阿波羅11號返回艙等。除了每天的免費解說團,館內還設有一家IMAX電影院,一座天文觀測台以及科學實驗展示和兒童故事時間。每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00萬名遊客,成為了全美最受歡迎的博物館。
可惜的是, 參觀航空航天博物館的人太多, 人擠人, 幾乎比得上當年的王府井大街。 另外, 有限的展覽空間裏麵, 要安排太多的展品, 顯得很雜亂, 可能也確實令館方有些為難。 不過, 這也難怪, 美國是航空航天的頭號大國, 成就傲人, 隨便拿幾個展品出來, 都夠其它較強的國家追一氣的。 至於落後國家, 那隻能望塵莫及, 想都別想了。 這其中, 給我印象最深的, 有蘇美聯合空間站, 阿波羅登月艙及返回艙, 蘇美兩國的戰略導彈, 無人駕駛飛機, 等等。 可歎的是, 回顧曆史上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 總是最先被用於軍事領域, 成為殺人利器, 又是多麽無奈, 多麽可悲。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開館於1910年,展品多達一億二千萬件,從恐龍化石到各種保存完好的珍貴動物標本、珍稀礦石等。這裏還是著名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拍攝地。 我們上午參觀了白宮, 那是不許攜帶大相機的。 所以下午參觀自然曆史博物館時, 手邊沒有大相機, 隻好用舊手機拍了些, 圖質不好, 隻能爛魚充素。 不過話說回來, 這個博物館是我們的最愛, 如此走馬觀花, 漏過了太多精品, 實在不能滿足, 也是隻好等將來再有機會重遊了。
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Natur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於1964年向公眾開放,於1980年正式更名為國家曆史博物館。館中300多萬件藏品從生活的方方麵麵,向遊客講述了美國這段並不漫長,卻別具特色的曆史。從曆屆總統用品、第一夫人禮服,到電影服飾、百姓日常,不管你想尋求美國曆史的哪一部分,在這裏你都能找到答案。 參觀之後, 我的感覺是, 美國曆史不久, 卻能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強國, 這既要歸功於開國元勳們的艱苦拚搏和遠見卓識, 也要歸功於來自全世界的移民們。 是移民們在階層, 種族, 民族, 和文化諸方麵的多樣化, 給新大陸注入了強勁而又多樣化的血液。 更重要的是, 早期歐洲移民帶來的先進人文思想和政治理念, 成為新大陸的立國根基, 曆久不衰。
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成立於1989年,由美國史密森機構讚助成立,是美國第一個專門展示土著印第安人曆史、生活、語言、文學、藝術的文化人類學專題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關於美國印第安土著人民生活、藝術展覽品,共計8萬餘件,展品年代跨越1萬餘年。它以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將展覽分為“我們的星空”、“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語言”等不同專題,從衣食住行用等生產、生活、文化方式的角度全麵、深刻地向人們展示出印第安土著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 更值得注目的是這間博物館的建築設計, 與眾不同。 外立麵是古樸而多變的交互曲麵, 從不同角度看去便會產生各異的視覺效果, 大方而不炫耀。 內部有一個空間非常廣闊的大廳, 以圓弧和曲線貫通, 並借助頂部的圓形天窗, 導入自然光線, 也暗示了印第安人的某種哲學觀念。 展廳的布局和設計相當自然質樸, 柔和的曲麵和剛正的矩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廳室的間隔, 還應用了中國園林常用的借景手法, 也是令人讚歎的。 唯一的遺憾, 是展品的質和量都嫌不足, 尤其缺乏反映早期歐洲移民對印第安部落殘酷戰爭的展品。 我想, 這裏也存在著某種選擇性的過濾吧, 隻不過沒有天朝做得那麽明目張膽而已。
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這家以國家名義命名的美術館,是在1937年由金融家兼收藏家Andrew W. Mellon出資、並捐獻大量私人藏品支持建立的。由於曆史原因,在本館建立伊始,就脫離了Smithonian的體係(但仍然實行門票免費製),到今天,國家畫廊一直是以政府(國會)和私人機構合作的管理模式在運營,國會出資支持博物館日常工作的維持(行政管理、建築施工等),而所有藏品,則來自私人收藏家的捐獻或者私人機構出資支持的收購。
國家畫廊包括三部分:最早建成的西樓,是由著名設計師John Russell Pope設計的(他同時設計了National Mall裏的傑斐遜紀念堂),這是一座以淺粉色田納西大理石構築的新古典風格建築,在空中俯瞰呈大致的H形(遺憾的是,Andrew Mellon和John Pope都沒有活到1941年,看到此樓的建成);30多年之後,又由貝聿銘(I. M. Pei)設計建造了東樓,主要用於收藏展出現當代藝術作品,這是兩個相互連結的三角形的構造,東西兩樓在地下有步道相通;1999年,建立了25000平方米麵積的室外雕塑園,作為美術館的第三部分。
我的感覺, 國家美術館是重中之重, 本應該多花些時間仔細看一看的, 實際上還是未能如願。 看到很多精彩的藝術品, 也看到了精彩的建築, 就不用細說了, 因為一張圖片勝過一千句話, 就請大家直接看圖吧。
(上麵的介紹, 引用了一些從百度查來的資料, 就不一一說明了。)
1. 印第安博物館的建築設計風格, 很別致。
2. 這幅畫, 是列奧納多 達芬奇 的作品。
3. 阿波羅登月返回艙, 可以看到重返大氣層時防熱瓦燒蝕的痕跡。
4. 貝聿銘設計的國家美術館(東館)的地下通道。
5. 印第安文化的出土文物
6. 朦朧之美
7. 國家藝術博物館中的攝影作品 – 天鵝之戀
8. 這張畫, 它到底在哪兒呢? (說實話, 我也沒找到。)
9. 航空航天博物館裏的一景。 早期的飛行員可是多麵手, 他必須同時身兼領航員, 攝影師, 投彈手, 和機槍手。 必要時, 還得是隨機工程師。
10.貝聿銘設計的國家美術館(東館), 正門立麵。
11. 女神雕像
12. 梵高作品, 綠色的麥田。
13. 印第安酋長的權威
14. 入迷
15. 林中的小姑娘
16. 印第安人的世界觀
17. 美國曆史博物館門前的抽象派雕塑, 我的理解, 這象征著無限與永恒。
18. 一枚衛星
19. 勝利女神, 在天上飛。
20. 一大塊奇石, 直徑超過50厘米, 很像高空航拍的地圖。
21. 博物館的休息廳
22. 冷戰時代的象征: 美蘇兩國的導彈對峙。
23.貝聿銘設計的國家美術館(東館), 門口的大型抽象派雕塑。
24. 印第安人的排簫, 音色應當是空靈飄逸的。
25. 讓你的想象力飛一會兒吧。
26. 回手, 便是一箭! (可能, 有很多人寧願挨這一箭?)
27. 他鄉遇故知, 金榜題名時。
28. 冷戰轉化為合作, 成果之一便是這太空實驗室。 近端是美國艙, 遠端是蘇聯艙。
29. 印第安博物館的中庭天井, 很優雅的設計。
30. 百年前的油畫, 感覺, 尼亞加拉大瀑布的麵貌, 變化不大。
31. 遨遊在藝術的夢幻世界中。
32. 殖民地代表會議
33. 印第安博物館的展廳, 舒展的設計, 幽靜的氛圍。
34. 油畫, 靜物。
35. 隨想曲
36. 人馬座星雲?
37. 維納斯是這樣誕生的。
38. “想知道這個女孩是誰嗎?” ……
39. 攝影作品: “你可回來了!”
40. 過去的好時光
41. 登月, 人類曾經邁出的一大步。
42. “有我美嗎?” “她比你差遠啦!”
43. 貝聿銘的內部設計 - 國家美術館(東館)
44. 攝影作品: 跟媽媽捉迷藏。
45. 忙碌的女主人
46. 天生神物
47. 蒙著麵紗的少女
48. 星條旗
49. 這是哪一位女神?
50. 好像是瑪雅人的神。
51. 攝影作品: 剛睡醒。
52. 印第安博物館的外牆
53. 巨大的尾噴管
54. 哈哈, 被颶風摧毀的建築? 其實這是一塊礦物。
55. 3 + 3 = ?
56. 美國夢
57. “別過來!”
58. 愛之箭
59. 巨大的黃晶
60. 印第安博物館
61. 世貿大廈殘存的鋼鐵構件
62. 獨立戰爭時期的柯爾特左輪槍
63. 藝術殿堂
64. 結晶
65. 兩款無人機
66. 攝影作品: 火山熔岩
67. 獨立戰爭時期的加農炮
68. 印第安博物館的內部設計
(也歡迎大家前去瀏覽我的博客. 謝謝!)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5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