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登高望遠觀【九龍】點點滴滴憶當年:我在香港居住了十一年,感情永遠揮之不去,每次回國自然而然必到香港一遊,回憶一下過去的一些點點滴滴,在香港十一年間除了在港島住了三四個月外,其它日子都在九龍度過。
當年香港的“中環”連交通燈都沒有,九龍就更別說了,車輛來往與行人路過全靠“白手套”。“白手套”是當年“交通差”的代名詞,當年由於沒有交通燈車輛和行人路過街道都要看“白手套”手勢而行,“白手套”就站在馬路中間指揮,比較繁忙的的街道路中央才放有一個移動指揮亭,“白手套”就站在亭上指揮路過的車輛與行人。當年考“車牌”駕駛證要考三個階段、“筆試”“中期試”和“路試”,筆試這一階段要考“白手套”各種類型的手勢。
當年香港亂象那都有,交通也不例外,“差佬”行列中除了“正規軍”的黑肩章還有“紅膊頭”與”A”字頭,“紅膊頭”就是會英語的差佬。如果差佬肩膊上號碼有個“A”的就是輔警,當年警察無論是那一類都不是好東西,“A”字頭最壞,專門找“白牌佬”麻煩,總括一句話“要錢”。當年香港公交車除了兩間“中華巴士”與“九龍巴士”公司外,還有“黑牌”“紅牌”和“白牌”三種車,
香港人口頭禪“好女不當雞、好男不當差”。當年香港差佬壞透了到處“搲爛腳”。“正規軍”除了在賭馬賭狗賭字花收數外,連攻打“四方城”也不放過,一台麻將也要交兩蚊雞。我在“大館”洗衣房工作我最清楚,他們口袋裏不是馬狗字花票就是檔票。我堂叔也是差佬,說好聽點就是最老實,說不好聽就是窩囊一輩子,從廿多歲開始做差佬,到退休還是散仔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