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他在上海娃哈哈果奶做銷售,後來某大公司眼饞果奶的市場,打算開發果奶,他跳槽去了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把臨時班子搭了起來,才想到做市場調研,花了二十萬,說是品牌延伸不到果奶。果奶部撤銷,他被下放到保健品部做市場。
這家公司的品牌其實也延伸不到保健品。成立保健品部是政府行為,政府安排公司收購了當地的一家製藥廠。我當時就在那裏做市場,我倆成了同事,共事時間不長,但關係不錯。一晃快三十年了。
他在市場部呆了幾個月,主動申請下市場做銷售,經理給他劃了個沒怎麽開發的本省小鎮子。我那時能幫他的也不多,隻能是多給他申請點宣傳員和傳單(小報)的費用。他做得很好,沒衝貨的情況下,每個月回款都超額完成。
一年以後,公司進軍北京市場(嗬嗬,雖然一直沒有壟斷省會市場,但外圍城市都打下來了),他申請去北京了。北京分公司經理,聽著名頭響,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據說他就憑著兩條腿一張嘴,愣把貨鋪進了北京城,而且每個月能有回款。當然,那會兒,我已經跑遠了……
後來他離開了那家大公司(那個保健品部最終收縮到隻賣藥,保健品的品牌已經湮沒在曆史裏了),和一個北京人合作,開發針對中老年人群的保健品,幾年以後又開辦了體檢中心(也是針對老年人的)。我當時還特地看了看網站,乖乖的,會員製,不同檔次,不同體檢項目。再後來,他們因為管理理念的差異,分道揚鑣。
朋友跑到我這裏來散心,呆了三周,去紐約,DC,在鄉下跑船滑水。回去之後,第二年開辦了老年人旅遊公司,應該還是以以前的客戶為基礎。
疫情期間公司的骨幹員工都還照樣發著工資,說是把自己的住房抵押了還各種貸款,我先還以為是指他那些大篷車車隊的貸款。疫情放開後,才知道,他又辦了一家豪華養老院。去年年中開張了。
不過去年回去見麵時,感覺不是很好。
他嫌我不上進,當家庭主婦,他苦口婆心,我不以為然,他一臉怒其不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