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118) 回望埃及:兩次行程,跨越十三年的記憶(十七)菲萊神廟 (Philae Temple)

菲萊神廟,又稱伊西斯神廟,位於埃及阿斯旺附近的阿吉爾基亞島,是為祭祀古埃及女神伊西斯而建的重要神廟。原址位於菲萊島,因修建阿斯旺高壩而被淹,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整體遷移至現址。

神廟始建於托勒密王朝時期,曆代擴建,至羅馬時期仍在使用,是古埃及最後一座仍運作的神廟。神廟建築精美,浮雕壁畫豐富,展現伊西斯與奧西裏斯、荷魯斯的神話故事,融合埃及、希臘與羅馬風格。其獨特的建築群與保存完好的藝術遺跡,使其成為埃及最具魅力的古跡之一。

菲萊神廟整體搬遷示意圖

菲萊島位於埃及阿斯旺以南的尼羅河中,因其神聖地位而被譽為“尼羅河上的明珠”。島上最著名的建築是獻給伊西斯女神的菲萊神廟。在希臘羅馬時期,菲萊的神聖性遠勝於埃及的許多其他城市。它曾是伊西斯崇拜的中心,公元前664-525年,托勒密王朝為了取悅埃及人,為他們最敬愛的神祇建造了菲萊神廟。

伊西斯神廟

是古埃及托勒密時期為祭祀女神伊西斯而建的重要神廟,主要供奉伊西斯,但也供奉她的丈夫奧西裏斯和兒子荷魯斯。神廟建築宏偉,浮雕精美,融合埃及與希臘風格,展現伊西斯與奧西裏斯、荷魯斯的神話故事,是埃及晚期宗教與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座塔門

第二座塔門

塔門側麵尼奧斯奉獻被屠殺的祭品的浮雕

東西兩側柱廊

柱廊內覽

柱廊內浮雕

內克塔內布亭

是菲萊神廟群中的入口建築,由法老內克塔內布一世在公元前4世紀建造,是該島最早的建築之一。亭子由14根柱子環繞,柱頂裝飾精美,曾用於宗教儀式和迎接聖船。其柱廊浮雕雖多已風化,但仍保留古埃及晚期建築風格的典型特征。

圖拉真亭

位於菲萊神廟區的東端,是一座未完成的古羅馬時期建築,常被稱為“法老的涼亭”。由羅馬皇帝圖拉真建於公元1世紀,擁有14根柱子,柱頭飾以花卉圖案。亭內原用於停放聖船,供奉伊西斯女神,是神廟迎神儀式的重要場所,圖拉真亭也是十九世紀攝影師和畫家們的熱門拍攝對象。

未裝飾的小教堂

在連接亭子和費城門的小路的西端,有一座未裝飾的小羅馬教堂。

托勒密二世之門

位於伊姆霍特普神廟和伊西斯神廟的第一座塔門之間,大門上裝飾著法老被伊西斯神廟引領前進的圖案。它可能早在第三十王朝晚期就為伊西斯神廟而建。後來,托勒密二世對其進行了裝飾,並將其與托勒密王朝伊西斯神廟的第一座塔門連接起來。

誕生屋瑪米西(Mammisi )

位於內院西側。它三麵環繞著柱廊,柱頂飾有花卉圖案,每根柱子頂部都裝飾有叉鈴和哈索爾頭像的柱頭。瑪米西是托勒密神廟的常見特征,在丹德拉神廟和埃德富神廟可見相似的瑪米西。

奧古斯托神廟

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統治時期建造,供奉伊西斯女神。神廟建築雖小巧,但裝飾精美。

神廟內牆和廊柱上的浮雕

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下令關閉異教神廟,主教狄奧多羅斯將菲萊神廟改建為基督教堂。伊西斯神廟的聖所被改為祭壇,牆上的浮雕被刻去或覆蓋,以消除異教痕跡,浮雕可見後加上的基督教(科普特)時代的十字架。

托勒密十二世在哈索爾和女神伊西斯麵前,伊西斯的形象是一個頭戴角冠的女人。

天使狀的女神伊西斯

奈芙蒂斯(左)、哈索爾(右)和大量的象形文字

蓮花雕刻,蓮花是上埃及的紋章植物

女神伊西斯獻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