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86) 墨西哥瑪雅和阿茲特克亮點遊 (十一) 烏斯馬爾考古遺址(Uxmal)

烏斯馬爾遺址

烏斯馬爾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是瑪雅文明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以其精美的普克建築風格聞名。建於公元600至1000年間,這座城邦曾是瑪雅文化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其名字意為“多次建造”,象征著城市的曆史演變與發展。

烏斯馬爾的建築風格獨特,廣泛采用無頂梁拱頂技術,下牆光滑簡潔,上牆則布滿幾何紋樣與神靈雕刻。巫師金字塔是其標誌性建築,傳說中由巫師一夜建成,外形橢圓,氣勢宏偉。修女四合院以圍合式布局和裝飾精美的牆麵展現了普克風格的華麗,而總督府則以超過20,000塊雕刻石板,被譽為瑪雅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

烏斯馬爾崇拜雨神恰克,這與尤卡坦半島缺乏地表水源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建築雕刻中大量出現雨神與自然元素,彰顯了瑪雅人對自然的依賴與敬畏。

1996年,烏斯馬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今,它以保存完好的建築和豐富的曆史內涵,吸引著無數遊客與學者,是探索瑪雅文明的瑰寶。

巫師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agician

巫師金字塔是烏斯馬爾遺址最著名的建築,以其獨特的外形和神秘傳說聞名。這座金字塔高約35米,基底呈罕見的橢圓形,展現了瑪雅建築的獨創性。它分為五個主要建造階段,每一階段都在上一階段之上疊加,體現了城市不斷發展的曆史。金字塔的陡峭台階直通頂部神廟,入口裝飾著雨神恰克的雕刻,突顯了烏斯馬爾對雨水與自然的崇拜。

關於巫師金字塔,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據說它是由一位巫師在一夜之間建成的,因此被賦予了神秘色彩。金字塔還以其聲學奇跡聞名,在底部拍掌會產生類似鳥鳴的回聲,或許與宗教儀式有關。此外,考古學家在金字塔內發現了祭祀用的陶器和雕刻,進一步揭示了其宗教功能。

修女四合院(Cuadrángulo de las Monjas)

是烏斯馬爾遺址中最壯觀的建築群之一,因其四座圍繞中央庭院的建築而得名。盡管西班牙人以類似修道院的布局命名,但實際上,它的用途仍然存在爭議,可能是行政中心或瑪雅貴族的學校。

修女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屬於普克建築風格(Puuc Style),以精美的石雕裝飾聞名。牆麵上布滿了幾何圖案、雨神恰克(Chaac)的麵具、蛇形雕刻及宗教象征,展現了瑪雅文化的神秘與藝術魅力。

庭院四周的建築呈不同高度,入口位於東側,象征瑪雅人對太陽的崇拜。這一遺址不僅展示了瑪雅建築的精湛技藝,也反映了烏斯馬爾在宗教和社會組織中的重要地位。

烏斯馬爾球場(Juego de Pelota)

是烏斯馬爾遺址的重要建築之一,展現了瑪雅文明中的球類競技和宗教儀式。雖然規模較奇琴伊察的球場小,但它仍然具有瑪雅球賽(Ulama)的典型特征,包括兩側的石牆和中央比賽區域。

大金字塔(La Gran Pirámide)

是烏斯馬爾遺址中壯觀的建築之一,展示了瑪雅普克(Puuc)風格的宏偉建築藝術。金字塔高約30米,由多個台階狀的平台構成,頂部曾有一座神廟,可能用於宗教儀式和觀測天文現象。

與烏斯馬爾的標誌性建築巫師金字塔不同,大金字塔的結構更具傳統瑪雅風格,底座寬闊,階梯陡峭。

鴿舍(El Palomar)

是烏斯馬爾遺址中一座獨特的建築,以其多層拱形結構和蜂窩狀裝飾聞名,因外觀類似鴿舍而得名。其功能尚不明確,可能用於宗教儀式或貴族居所。

總督府(Governor's Palace

是烏斯馬爾遺址中最精美的建築之一,以其宏偉規模和精致裝飾聞名。它建於公元10世紀,長約98米,高8米,坐落在一個人工墊高的平台上,象征著其重要的政治與宗教地位。建築由三部分組成,中央部分略高於兩側,體現了對對稱與平衡的追求。

總督府以其裝飾性的外牆而著稱,牆麵由超過20,000塊雕刻石板構成,展現了複雜的幾何圖案、神靈麵具和瑪雅象征符號,特別是雨神恰克的形象頻繁出現,突顯了對自然和雨水的崇敬。建築的主要入口上方有一塊巨大的石雕,刻有兩頭相對的羽蛇(庫庫爾坎),被認為象征權威與神聖。

考古學家推測,總督府可能是烏斯馬爾統治者的行政中心,用於處理事務或舉行重要儀式。其高度與位置不僅賦予了它俯瞰全城的威嚴氣勢,也突顯了統治者與神靈的聯係。作為普克建築風格的巔峰之作,總督府展現了瑪雅人在建築、藝術與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

巨大的聖誕樹形穹頂將宮殿分成三個部分

神秘的“皮科特”石矗立在通往宮殿的樓梯底部

雙頭美洲虎寶座有助於定義金星升起的視線

中央門上方的裝飾被認為代表查克勳爵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