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後,我們離開“三笑亭”,準備前往天王山。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大雨。我們先前往JR(日本旅客鐵道)山崎站避雨。
山崎站始建於1876年,成為旅客和貨運車站。
1927年,現時的車站大樓竣工。
1971年,該站結束貨物業務。1985年,該站成為快速列車停車站。
到了下午3:15,雨仍未停,兒子也不想出去。夫人讓我自己去天王山走走,她和兒子等雨停後再去附近走走。
車站外麵的“天王山”標記,翻譯成中文後就是“山崎町,天王山決戰之地”。
在岔道口穿過鐵路後,沿著馬路向東北方向走。到了3:30,終於看到“天王山登山口石標”。
這個告示牌的信息比較陳舊了,也沒有更新。最主要的警告是發現了熊,其實是五年前(2019年9月)的事了。其餘信息包括小心山火、毒蘑菇、騎自行車遊覽天王山注意事項、新冠病毒注意事項、霍亂病毒、徒步旅行需自行承擔的風險,等等。
天王山屬於鳥獸保護區。
登山的道路。看起來是有經常維護,但由於下雨路滑,走起來相當吃力。
開始登山。經過“稻荷社”的鳥居,也可能是天王山的“鳥居”。
路上一個遊人也沒看到,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經過的竹林。與上午去過的嵐山竹林不相伯仲。
有事可以打119;在山上,我的手機一直有信號。
密林中偶然開了一角,可以看到山下的風景。
路上的標記。顯示我從JR車站走了1.2公裏才來到這裏,我還要走400米才能到達目的地 - 酒解神社。
終於到了
穀歌地圖顯示從天王山登山口石標到達酒解神社共500米,海拔落差139米,預計行程為18分鍾;實際上我走了半個小時。
酒解神社旁的壁畫“秀吉之道”,是關於豐臣秀吉的故事。
本能寺之變發生時,羽柴秀吉(後改名豐臣秀吉)正在京都以西200公裏的高鬆城與毛利氏對峙。在獲得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秀吉先是封鎖消息,迅速與毛利氏議後;然後率領部隊在僅僅七天時間內完成了自高鬆城至京都200公裏的急行軍。
秀吉的戰略轉移打了明智光秀一個措手不及,為幾天後秀吉以數倍兵力贏得對明智光秀的“山崎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我來到十米外的旗立鬆展望台,這裏有關於“山崎之戰”的介紹,以及俯瞰戰場大勢。
本能寺之變發生後的第十天,秀吉通過急行軍與明智光秀軍隊在京都府與大阪府交界的山崎對峙。舊曆六月十三日,秀吉以數倍兵力進攻明智光秀,明智光秀兵敗身死,秀吉主導了織田信長死後的日本政局長達十幾年。
據說該戰勝負的關鍵在於天王山的爭奪,所以又稱為“天王山之戰”。
仍然,根據後來編纂的《太閣記》,天王山上的爭奪隻是一場前哨戰。此外,當代的考古也沒有在山上發現有大規模戰鬥後留下的痕跡;可以斷定,主戰場就是山下的丘陵地帶。
山崎之戰的陣圖。雙方的戰鬥基本發生在桂川與天王山之間的穀地上。
盡管天王山未必是山崎之戰中的勝負關鍵,但“天王山之戰”已經成為日語與華語媒體中體育比賽的術語,意為關鍵比賽。例如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季後賽七盤四勝的係列賽中,如果前四盤2:2打平,華文媒體會把第五場比賽稱為“天王山之戰”。
在半山腰待了五分鍾後,我開始下山。雨越下越大,下山的路更難走了……
走了二十分鍾,已經接近山腳了。途經山崎觀音寺的聖天堂。
走到登山口,夫人打電話給我,說她帶著兒子去了大山崎町曆史資料館,叫我到那裏和他們會合。
曆史館離山崎JR車站約五分鍾路程,我終於在閉館前15分鍾到達那裏。
建築物第一層是大山崎町商會,第二層是曆史館,門票價格為300日元。
小小的曆史館,裏麵的展品還是挺豐富的,圖文並茂。
山崎町首次被文獻記載,是在公元九世紀。當時嵯峨天皇的離宮建在這裏,被稱為“離宮八幡宮”。此後,這裏的神官開發了榨油的器具,開始製造“荏胡麻油”,被視為日本的製油發祥地。
由於這裏地處京都以西的交通要道,加上河流(澱川)運輸之便,所以山崎很早就成為一座商埠。
館內最吸引我的,是用電子燈光在地圖上顯示從本能寺之變到山崎之戰,這十幾天時間裏明智光秀與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的每天動向。
前麵有提到,秀吉用了七天時間急行軍兩百公裏從高鬆城到達山崎,那麽這段時間明智光秀在幹嘛呢?答案是在京都附近拉攏依然忠於織田家的勢力。
舊曆6月2日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織田信忠先後死亡,織田家已經沒有了主心骨。
6月3日至4日期間,明智光秀費力勸降諸方勢力;但多數織田家臣不齒光秀弑主皆回絕,少數支持者都是實力不成氣候的小勢力。
6月5日,光秀進入織田家的主城安土城(位於京都以東約五十公裏),將織田信長儲藏的金銀財寶等名物分給家臣。此舉雖然提升了自家的凝聚力,但是讓織田家舊部更加憤怒,誓與光秀不共戴天。
6月7日,朝廷派敕使吉田兼和拜訪光秀,維持京都地方的治安。
6月9日,光秀正準備前往京都時,接到了秀吉回師的消息後,出兵山崎。
6月13日,明智光秀在山崎之戰中兵敗身亡。
山崎之戰後,豐臣秀吉在天王山上修建了一座名為“山崎城”的小城堡,幾年後被廢棄。
到了下午五點,曆史資料館閉館,我們乘坐火車離開山崎,返回大阪的酒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