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以色列(1)

來源: 淡白寧靜 2023-07-28 05:29: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33 bytes)

以色列國,簡稱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黎、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紅海與埃及。麵積為1.49萬平方公裏(實控麵積為2.5萬平方公裏), 人口950萬,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要民族的國家。



這塊土地幾千年來,擁有過好多個名字,從公元前的迦南、猶地亞,到後來的巴勒斯提納、巴勒斯坦。“以色列”是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與上帝摔跤之後,上帝賜予他的名字,意為“與神角力的人”。

從公元前2000年亞伯拉罕帶領古希伯來人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遷徙到迦南;公元前1200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重回應許之地,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統一部落成立猶太王國,公元前900年所羅門王修建了第一聖殿……這些僅僅是這塊聯接聯接亞歐非三大洲陸地傳奇曆史的開篇。

在此後千年的時間裏,它在世界曆史的舞台上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羅馬帝國征服。幾度風雨王朝興廢,聖殿兩度被毀,基督教於此發源。

公元70年因此起彼伏的起義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開始猶太民族的長達近2000年的大流散(Diaspora )。

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阿拉伯人一統半島,並且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息繁衍至今;聖殿山上興建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耶路撒冷成為了伊斯蘭教第三聖地。

十字軍東征因耶路撒冷而起,綿延出數百年的愛恨情仇。阿卡古城裏留下的十字軍城堡,更有在幾百年統治後最終徹底失去的遺憾。

19末猶太複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一戰結束後,英國對巴勒斯坦地區實行委任統治。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1948年建立以色列國,由此與當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紛爭愈烈,時至今日雙方仍是兵不缷甲,仇隙難息。

今天的以色列之國雖然年輕,但其曆史卻源遠流長,道不清說不明;它,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點,地理位置注定了非同一般;它是紅海和地中海的分界線,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的文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教派的朝聖地,世上唯一的聖城就在這裏,所有的這些非同尋常注定了,這片土地承受著曆史的動蕩、洗禮、悲憫和眷顧,宗教衝突,戰爭肆虐,硝煙不斷在這片土地上升起,從千年前就沒有停歇。

有史記錄以來,耶路撒冷曆經了了37次征服,18次被毀,可是又一次次崛起。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統治過這裏500、400、1200多年,留下了各種宗教遺跡。

作為三教的聖城,耶路撒冷獨有的曆史積蘊、政治地位和宗教意義,決定了她勢必成為人類文明興替與碰撞中的風暴中心,也賦予她的獨特的氣質與魅力。

到了近代這裏還是不太平,從1948年以色列複國,到1976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雙方打了5次中東戰爭。如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還在持續著紛爭,雙方依舊時不時劍撥弩張。

以色列究竟是怎樣一個國家呢?這個國度神秘又魅惑,悲憫又卷顧,倔強又脆弱, 秩序又動蕩,讓人不禁對它充滿好奇而又向往,在這個一眼千年的神秘國度的召喚下,我們於初春開始了中東之行,在完成了約旦的行程後,從約旦南部海濱城市啞喀巴(Aqaba )過境來到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就此開始了我們的10天以色列之旅。

采用自駕旅行的方式,從南到北,再回到中部沿海的特拉維夫。旅行路:埃拉特(Eilat)—耶路撒冷(Jerusalem)—馬薩大(Masada)—提比哩亞(Tiberius)—拿撒勒(Nazareth)—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迦百農(Capermaun)—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 )—阿卡(Akko)—海法(Haifa)—凱撒利亞(Caesarea)—雅法(Jaffa)—特拉維夫(Tel Aviv)。

來到以色列後,猶如墜入遙遠的曆史 ,從哭牆到地中海十字軍雄偉的城堡,從耶酥走過的苦路到戈蘭高地,從海法的巴哈教派聖地到提比利亞的加利利湖、死海,每一寸土地無不鐫刻著時光的印記與昔日的輝煌。

以色列的每座城市都似穿越千年的神話,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死海的幽靜,海法的和諧,太巴列湖的明澈,雅法的希冀,特拉維夫的活力,伯利恒的謙卑,加利利的信念,耶路撒冷的永恒……

哭牆千年磚石滄古斑駁,聖石圓頂清真寺金光熠熠,聖墓大教堂莊嚴又肅穆……

在既有的印象中,地處中東的以色列是一個自然條件惡劣、戰爭陰影籠罩的國家。身臨其境後,發現這裏的田地、果林隨處可見發達的點灌係統,城市和公路兩旁綠樹成蔭;另外,以色列總體上還是安全的,漫步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裏,隨處可見帶著真槍實彈的軍人巡邏,已成為以色列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以色列的最後一天 ,就在我們剛走過的特拉維夫海濱大道上,發生一起巴勒斯坦男子駕駛汽車衝入海濱大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造成一名意大利遊客死亡和幾名遊客的受傷事件。阿拉伯與猶太這兩個文化和血緣都相近的民族,為了各自的生存權利,大打出手,本是同根生的兄弟,相煎確實太急。耶路撒冷是巴以衝突的核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竟相宣布為其首都。未來的耶路撒冷仍處於爭鬥不休的衝突陰影中,意為“和平之城”的耶路撒冷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見到和平的曙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1946年的那張地圖不太精確,當時是英國托管的奧斯曼帝國的領地,既沒有巴勒斯坦也沒有以色列,隻是混居而已。 -tz2000- 給 tz2000 發送悄悄話 tz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3 postreply 15:52:29

同意,以色列最大的英文報紙耶路撒冷郵報當時還叫巴勒斯坦郵報了, 所以當時的巴勒斯坦的叫法隻是針對地區 -YYMOM- 給 YYMO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0/2023 postreply 13:23: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