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好寫完萊茵多瑙河的書稿,給你補充一段馬克斯堡和科布倫茨的背景

來源: 顧劍 2020-08-22 17:01:3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07 bytes)

我456三個月在家沒事,寫了33萬字的一本書,萊茵河跟多瑙河全流域,也包括萊茵-美因運河沿線,你們這條航線的全程我都寫過。雖然我沒坐過內河遊輪,不過沿線的地方都到過。馬克斯堡和科布倫茨的背景我給你補充點吧,是書稿裏的一段。

******

580公裏標誌處東岸,是布勞巴赫鎮(Braubach),小鎮上方山頂,矗立著整個萊茵河穀唯一從中世紀完整保存下來的馬克斯堡(Marks Castle),它是白色的,很顯眼,今天是德國城堡聯合會的總部,也向遊人開放。在萊茵河穀,如果你隻想去一個城堡參觀,那一定是馬克斯堡。當然它也在19世紀經過改建,但中世紀的結構大體上保持原樣。整個萊茵河中遊地區,保持最完好的古代城堡,一是馬克斯堡,二是埃爾茨堡Burg Eltz,在摩澤爾河邊,下一節還要講到。這兩處城堡是最值得參觀的。兩相比較,埃爾茨堡的規模更大,保存得也更好,但是交通不便,座落在摩澤爾河畔的山溝裏,不直接臨河,如果不自駕的話,從摩澤爾河邊步行上山超過一個小時。馬克斯堡對依賴公交的遊客更方便,坐火車或者輪船到布勞巴赫,步行上山25分鍾,從火車站還有電瓶小火車代步上山。

萊茵河穀兩岸城堡景觀的再下一站,東岸585公裏處是拉內克堡(Burg Lahneck),西岸與之相對,是施托爾岑費爾斯宮(Schloss Stolzenfels),之所以叫宮殿不叫城堡,是因為19世紀重建的時候,其主人是當時的普魯士王太子,後來的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雨天的時候,這座杏黃色的城堡在雲霧繚繞中如此醒目又如此隱約,仿佛從天外飛來,鑲嵌在半山氤氳成黛青色的森林間,讓我想起“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

作為聯合國世界遺產,萊茵河中遊河穀這一段60公裏的航程,在左岸城市科布倫茨結束。摩澤爾河從左岸呈銳角匯入萊茵河,這處河口是著名的“德國之角”(Deutsches Eck)。在兩河匯聚的尖角,豎立著1870年統一德意誌的德皇威廉一世塑像。它正好跟河穀入口處呂德斯海姆鎮旁邊山上的尼德瓦爾德紀念碑遙相呼應,紀念德國最終的統一。在中世紀德意誌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時代,也曾有過奧托皇朝、薩裏安皇朝、霍亨施陶芬皇朝的皇帝們,試圖加強皇權,把帝國變成一個象法國一樣真正中央集權的國家,但是因為這樣做牽扯到羅馬教廷的利益,最終都失敗了。封建製的國家體製也讓德意誌諸侯一心一意建設自己的領地,讓皇位保持在弱勢家族的手裏,不來幹涉自己就好了。後來的盧森堡皇朝,和延續五百年的哈布斯堡皇朝也就滿足於自己的世襲領地,讓德意誌帝國維持在一個鬆散的邦聯水平上。1618-1648年的德意誌三十年戰爭更是徹底打碎了皇帝在整個帝國的最後一點權威,讓整個德意誌分裂成三百多個小邦,隻有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而無皇權。此後歐洲進入近代,18世紀歐洲各國的大趨勢是中央集權,封建體係瓦解,但是在德意誌,這個中央集權是在各大諸侯水平上完成的,也就是象薩克森、巴伐利亞、奧地利這樣的大諸侯在內部進行中央集權,但整個德意誌仍然是個名義上的帝國,這才有伏爾泰那句辛辣的諷刺——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是羅馬的,更不是帝國”。後來拿破侖戰爭期間,1806年拿破侖強迫維也納的哈布斯堡皇帝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弗蘭西斯皇帝把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領地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克羅地亞、意大利境內各地另外組成奧地利帝國。其實當時拿破侖所謀者大:他自己想當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用法蘭西帝國統治德意誌,而且當時法軍也的確已經占領了德意誌全境。不過拿破侖不久就失敗了。曆史上法國強大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想要吞並帝國:1310年代法王美男子菲利普曾控製了教皇,把教廷由意大利遷到普羅旺斯的阿維尼翁城,還摧毀了聖殿騎士團。那時候美男子菲利普就想讓教皇給自己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過了三百年,太陽王路易十四也動過類似的念頭。最後一位是拿破侖。但是他們全都失敗了。到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想要統一德意誌,但德意誌帝國的首邦仍然是奧地利,且不說哈布斯堡皇朝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後五百年的皇帝,就算帝國解散,哈布斯堡仍然兼任德意誌聯盟的盟主。而哈布斯堡家族對統一德意誌毫無興趣:他們已經嚐試了五百年,現在還是更在意維持自己的家族世襲領地。所以,普魯士統一德意誌的思路,是必須把盟主奧地利排除在外。普魯士國王威廉的首相是俾斯麥,陸軍總參謀長是毛奇,這三駕馬車最終做到了一千年以來曆代統治者都沒能做到的奇跡。俾斯麥是外交領域縱橫捭闔的高手,他先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因為丹麥國王擁有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是中世紀早已留下的定例,這一戰把第一個外國勢力排斥出德意誌。然後普魯士再在普奧戰爭中擊敗奧地利,卻又不乘勝追擊徹底打垮它,而是適可而止,逼迫奧地利同意排除了未來統一的德國之外。第三個輪到法國,因為當時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是拿破侖皇帝的侄子,法國通過1860年代在北意大利戰場連續重挫奧地利帝國,幫助意大利贏得獨立,在世界上仍舊顯得非常強大而令人生畏。法國控製著萊茵河流域很多親法的德意誌諸侯,不徹底打敗法國,就無法統一德意誌。於是就有了1870年戲劇性的普法戰爭,貌似強大的法軍主力分別被毛奇指揮的普魯士人合圍在色當和梅斯兩座要塞,兩支法軍的總司令巴讚和麥克馬洪兩元帥投降,俾斯麥甚至十分沮喪地發現,皇帝拿破侖三世也在投降的軍中,這就讓俾斯麥失去了停戰談判的對手,反而拖延了戰爭的進程,而法國也進入了無政府狀態。這就是巴黎公社起義,和都德小說《巴黎之圍》、《最後一課》的曆史背景。

經過一番波折,在通過三場有限的王朝戰爭,排除了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幹擾以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鏡廳宣布成立德意誌帝國,這就是第二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德國統一至此完成。1888年威廉一世皇帝去世之後,他的兒子隻做了一百天皇帝就因病去世,1889年威廉一世的孫子威廉二世即位。這就是一次大戰期間的末代德皇。科布倫茨的威廉一世騎像,就是威廉二世倡導下建起來的,後來這裏也就成了德意誌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一個基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攻打科布倫茨的是巴頓將軍的美國第三集團軍第8軍第87步兵師,在戰鬥中德國之角的威廉騎像被美軍炮火摧毀,戰後將近半個世紀都沒有再建,到了德國統一之後,隨著德國的民族自豪感再次爆棚,重建銅像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還引起了很大爭論,因為有些人認為威廉一世是軍國主義的象征,也有人爭辯說,威廉是統一德國的偉人,至少和後來的納粹無關。最後由私人出資重建塑像,避免了聯邦政府宣傳軍國主義的嫌疑,這才在1993年重新立起這座雕塑。

今天在科布倫茨市內可以看見很多德國軍人,這裏是聯邦國防軍總司令部的駐地,曆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法國大革命以後,逃到德意誌諸邦的法國貴族,就以科布倫茨為中心,進行各種複辟的政治軍事策劃。德國之角正對著萊茵河對麵山上的埃倫布萊特施泰因城堡(Ehrenbreitstein),這裏現在是一座青年旅舍,和幾個小型博物館,它和德國之角以空中纜車連接,所以從德國之角坐纜車,飛渡萊茵河,然後從堡壘俯瞰對麵的兩河交界處,是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在我記憶中,這裏也是唯一可以從空中飛越萊茵河麵的地方了吧。

 

 

所有跟帖: 

由於德國二戰失敗, 我們對歐洲近代史的了解偏向於法英的視角。 -bplg- 給 bplg 發送悄悄話 bplg 的博客首頁 (132 bytes) () 08/22/2020 postreply 19:44:35

顧大俠,我找出Marks Castle的照片,左看右看也不是白色的啊,上到去看 -似曾相識- 給 似曾相識 發送悄悄話 似曾相識 的博客首頁 (305 bytes) () 08/23/2020 postreply 04:45:36

這個不叫白?那我色盲了,近似,近似 :-)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3/2020 postreply 06:14:23

給您看看白色的castle ^_^ -似曾相識- 給 似曾相識 發送悄悄話 似曾相識 的博客首頁 (88 bytes) () 08/23/2020 postreply 07:24: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