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美酒與美食

來源: 顧劍 2020-06-22 11:14: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408 bytes)
回答: 走四方(20) - 多瑙河上的明珠newbin2020-06-21 20:13:47

正好我手邊正在寫的書稿,三個星期前剛寫完布達佩斯。給你補充一段吃飯喝酒喝咖啡吧。正在寫的稿子,沒來得及找照片配圖,是純文字。

***********

任何一座偉大的城市如果缺了美食美酒,那麽景色再美都是有缺憾的。匈牙利的葡萄酒、美食、咖啡都有特色。匈牙利的葡萄酒,名聞歐洲還遠遠早於意大利和西班牙,算是老資格了。基本上紅酒產區是兩個,一個在西南部巴拉頓湖周圍,還有一個在東北部,埃格爾鎮(Eger)的“公牛血”(Bull's Blood)很有名。埃格爾是座挺漂亮的山區小城,離布達佩斯130公裏,有一段令當地人頗為自豪的曆史。當時是1541年,土耳其大軍已經占領匈牙利大部分地區,作為獨立國家的匈牙利大勢已去,土耳其4萬大軍圍攻埃格爾要塞,城裏守軍隻有2千人,可是埃格爾圍城戰打了40天,連婦女都參戰,從城頭上往敵人的頭頂倒開水,土耳其大軍居然攻不下埃格爾城。這個區域自古就是產酒區,圍城戰之前城堡裏自然也儲存了大量紅酒,既可以作為鼓舞士氣的飲料,而且不會腐壞,可以代替飲水。守城戰士大量飲用紅酒,攻城的土耳其軍看見守軍男人的胡子上,沾染了很多紅色的液體,於是就傳出謠言,說這些匈牙利守軍喝的是公牛的血,能增加力量和勇氣,否則怎麽會不知疲倦地頑強守城呢?在歐洲,人們相信公牛很有力量,公牛的血就相當於興奮劑,有點象我們諺語說“跟打了雞血似的”。從此以後,埃格爾產區出的紅酒,就叫做公牛血了(Egri Bikaver)。

    除了紅酒,匈牙利出產貴腐類的甜白葡萄酒“托卡業”(Tokaj),不但甜,而且味道非常香。所謂“貴腐”(noble rot),是一種真菌長在葡萄皮上,把葡萄皮腐蝕出很多小洞,裏麵的水分蒸發,這樣葡萄汁的糖分濃度就高,再加上真菌的作用,釀出來的酒既甜且香,風味獨特。最著名的貴腐甜白葡萄酒,來自法國索特內產區(Sautney),那裏屬於波爾多大區,19世紀波爾多評選的“五大名莊”紅酒,象拉菲、拉圖這些,國內喝酒的人耳熟能詳,但在這五大名莊之上,1855年第一次評選出的唯一一家特一級酒莊呂薩呂斯堡(Chateau d’Yquem of Lvsa Lvsi),有時候國內翻譯成“滴金酒莊”,卻不是紅酒,而屬於索特內地區的貴腐白葡萄酒。起碼在美國市場上,筆者從來沒見過便宜的索特內貴腐酒,不用說名酒莊,最便宜的都要50美元半瓶(375毫升)裝。而匈牙利的托卡業,從非常便宜到非常貴,各種檔次都有。同時,托卡業也是晚收葡萄酒,和加拿大和德國的冰酒也算一個類型。德國加拿大冰酒也是甜白,不靠真菌腐蝕,而是把葡萄留到秋冬季節晚收獲,讓水分蒸發,提高糖度,因為收獲的時候都下冰霜了,所以叫冰酒。匈牙利托卡業,兼有法國索特內貴腐,和加拿大冰酒的特點,早在17世紀就已經是歐洲各國王室的寵兒。買托卡業要注意瓶子標簽上從3到6Puttonyos之間的數字,這個標的是每桶基酒加了多少8加侖桶裝的這種貴腐葡萄所釀,數字越高當然也就越貴----不要誤會成是“3星,4星,5星”,那6 Puttonyos怎麽辦呢?其實托卡業裏還有一種最高級別的Aszu Esszencia,相當於8 puttonyos,純貴腐葡萄汁釀的,不加勾兌,酒精含量很低,跟啤酒差不多,糖度很高,極為昂貴。在歐洲近代史上,托卡業身份尊貴,曾經瑞典王室隻喝托卡業,在19世紀的小說裏有時候能找到痕跡:大仲馬描寫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小說《王後的項鏈》,全書開場80歲的黎塞留親王(三個火槍手裏黎塞留紅衣主教的侄孫)設宴招待微服出行的瑞典國王,要特意在全法國搜集當年從神聖羅馬帝國宮廷流出的頂級“托蓋葡萄酒”。這裏的“托蓋葡萄酒”,就是托卡業。

    說起匈牙利的國菜美食,人人都知道Goulash,土豆牛肉湯。在德國奧地利或者周圍的斯拉夫各國的餐館裏,你如果點Goulash,是加了白色酸奶油的紅紅的濃湯,一個湯就點麵包絕對能吃飽,都不用點主食。而在匈牙利,正宗的Goulash是清湯,當然,土豆牛肉和紅紅的辣椒肯定少不了。順便說辣椒,匈牙利叫Peprika,和其他地方的辣椒品種不太一樣,他們吃飯少不了Peprika,不但菜裏麵放,桌上除了鹽和胡椒瓶子,還擺Peprika粉。但是筆者感覺匈牙利菜並不辣,不但趕不上湖南、四川菜,也不像墨西哥菜或者泰國菜那樣有很多本身就非常辣的名菜。匈牙利辣子粉並非完全由辣的辣椒製作,更多來自於彩椒,取它的香氣、醒目的裝飾性顏色。我曾經出於好奇單獨嚐過匈牙利餐館裏的辣椒粉,竟然可以空口吃得下去。如果是在墨西哥,我這樣吃辣椒粉肯定會昏死過去。當然,也有的匈牙利傳統菜色本身應該是辣的,比如“漁夫湯”Haloszel,就是各種多瑙河魚加上西紅柿和Paprika燉的魚湯,也是這裏的特色美食。

猶記得隆冬在塞切尼浴場的小雪中泡溫泉那天夜裏,頂著一頭濕漉漉的板寸從浴場出來,沒戴帽子,穿過燈火通明的英雄廣場,一個人抬頭望著路燈下洋洋灑灑的細密雪花,周圍安靜極了。在英雄廣場正麵那條很寬的橫街,Dozsa Gyorgy大道左手走不多遠,看到一家掛著成串紅紅辣椒,裝修很像鄉間民居的餐館,叫Paprika Vendeglo,名字裏麵就有辣椒,聽上去不錯。推門進去,裏麵真的很象匈牙利鄉村的獵戶,店裏有草叉一類農具,有灶台,還有獵槍。坐下來先喝一份Goulash,再點野味傳統菜,比如烤鹿肉、野豬肉這類,就像到了中國東北,又溫暖又能吃得飽飽的。那一天裏,我一個人從大清早遊覽城堡山,一路走過塞切尼鏈子橋、佩斯城,沿著安德拉西大街一路遊覽過來,到英雄廣場,走的步數可能有4、5萬步,中午也沒有時間坐下來吃飯,這一天就很累了,到6點多鍾,正好在塞切尼溫泉浴場泡兩個小時,疲勞緩解之後,肚子也該餓了,這時候正好乘著夜色,走到附近的餐館吃一頓野味,這一天可以說非常完美。我想,這不就是一個人旅行的好處嗎?——不必顧及旅伴的體力,想走多久,想什麽時候吃飯都由自己,四麵八方,任意所之,隻需要和自己的感受對話,旅途的感悟會浮印得更加清晰。

布達佩斯還有一個事情必須親身體驗,那就是咖啡館文化。全世界範圍內,巴黎和維也納的咖啡館是最好的,不僅因為咖啡和蛋糕美食,更是因為文化。匈牙利在維也納統治之下數百年,這裏的咖啡館,不亞於維也納的。在瓦茨(Vaci)大街以北平行的Karolyi Mihaly大街9號,有家Central Kavehaz,是一家非常老式,很文藝的咖啡館,門口擺著兩百年前那種黃銅做的手衝咖啡機,顯得古色古香,感覺非常19世紀,因為它對麵就是布達佩斯大學圖書館,平時顧客有很多是大學生和教授。另外一家富有文藝氣息的咖啡館,是李斯特廣場附近,歌劇院旁邊的Muvesz,這裏也是老字號了,因為旁邊就是歌劇院和音樂學院,曆來匈牙利的文人墨客愛上這兒來,據說也是詩人裴多菲喜歡的咖啡館之一。

    第三家咖啡館氣派非凡,定位類似於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水晶吊燈,富麗堂皇,當然價格也稍昂貴,在布達佩斯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家Gerbeaud咖啡館,1858年開業,150年曆史的地標咖啡館,這裏的店堂中心有架鋼琴,據侍者說,原本是為泰坦尼克號訂造,可是完工晚了,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首航。第四家在布達的城堡山頂上,叫Ruszwurm,馬西亞斯教堂出來那條街,往多瑙河的反方向走一點,據說是布達佩斯曆史最悠久的一家,1827年開業,倒不象Gerbeaud那麽富麗堂皇,而是有點家庭氣氛,室內有老式的立式陶瓷取暖爐。

    在所有布達佩斯的咖啡館裏,除了咖啡和簡餐,我覺得有一樣蛋糕應該至少品嚐一次,杜布蛋糕(Dobos Tort)是布達佩斯城對維也納薩赫蛋糕的回應,也是19世紀由當地甜點師發明出來,經過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和伊麗莎白皇後品鑒的著名蛋糕,已經成為布達佩斯的特色,它是6-7層海綿蛋糕,每層之間夾上巧克力黃油醬,頂上覆蓋碎果仁,然後整塊蛋糕頂上再用一層晶瑩透明的深黃色焦糖加以封印。19世紀末布達佩斯的甜點師約瑟夫·杜布發明這款蛋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足以和維也納城的薩赫蛋糕分庭抗禮。

 

所有跟帖: 

俺倒是吃過幾次他們地下室飯莊的牛肉濃湯(古拉什 Goulash),合口,微辣,下飯!在歐洲算是夠辣了, -ch8049- 給 ch8049 發送悄悄話 (298 bytes) () 06/22/2020 postreply 12:02: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