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遊記:美輪美奐聖彼得堡 (下)

來源: 2019-08-20 23:02:3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第二天的重點是冬宮,世界四大博物館終於都打過卡了。沒想到這一天我又有點文化震撼。

 

早上下船後七點半,導遊準時出現,又是活動滿滿的一天。TJ travel的行程具體時間安排,應該是每個導遊有很大的自由度,我們隻有和另外一個TJ團有相遇,活動重疊的時候,另外無數多的TJ團,都像消失在廣闊的聖彼得堡,行程兩天都沒有見過他們。導遊時間安排得甚合我意,一大早出發,使我們得以在大批遊客充斥景點之前,欣賞了靜謐的聖彼得堡。坐船遊彼得堡,從船上看又是另一番風景。

 

10:30 我們作為第一撥遊客進入冬宮博物館,一下車就有人拿著票等候我們了,而門口已經排了長隊,大半都是國人,不太理解為什麽中國旅遊團也需要排長隊。

 

彼得大帝死後,他的戰俘出身的妻子繼承王位,後來王位輾轉落到他和她的女兒伊麗莎白手中。伊麗莎白作為那對豪奢夫妻富養長大的美麗公主,成為女王後把奢侈的生活更發揮到極致,據說身後留下一萬五千條裙子(愛美女生的夢想)。冬宮和葉卡捷琳娜宮,都是伊麗莎白女王不惜重金,一手打造。她在歐洲各國大肆搜羅藝術品,然後不斷拓展她的收藏,冬宮收藏了當時歐洲各名家的作品。

傳奇女王留下的冬宮,停留幾天也不夠看,每個房間都又美又富。俄國人喜歡維持博物館的原貌,意味著什麽時候去看都是嶄新靚麗,鍍金也閃閃發亮,每幾年就更新一下。單看建築本身就已經令人流連,而龐大的藝術品收藏,導遊帶著我們隻能看重點了,倫勃朗,拉斐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兩個小時高強度遊覽,我的頭都疼了,實在是很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精神享受。

 

十年前去盧浮宮,有生以來頭一次經曆文化震撼,對於自己一向自豪的文化產生懷疑。從此我開始狂熱尋找自己的文化之根,試圖找回自信。這十年間去了很多博物館,再沒有那種震動,自以為有了見識。沒有想到最後在冬宮,再一次有了震驚的感覺:低估了俄羅斯曾經的富有和文明程度。原來蘇聯大哥在文化上和我們從來不是一路,中華文明發展到今天,是很隔絕與孤立的。這世界原來隻有兩個陣營:西方和中國;中國從來沒有成為那樣強大精美的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我們兩天午飯都是包的,導遊帶我們去的餐館都有很多當地人去,這點也比較滿意,不是那種專門給遊客的餐館。

 

然後下午到聖彼得堡郊外參觀葉卡捷琳娜宮和琥珀屋,依然看見博物館外麵的長隊。

 

葉卡捷琳娜宮和彼得大帝夏宮都在鄉間,二戰期間被德軍破壞得差不多了,著名的琥珀屋也丟失了。戰爭結束後,俄國人耗費巨資修複,包括琥珀屋也仿製了。

列寧格勒在二戰損失慘重,被芬蘭和德國圍城將近900 天,戰死餓死一百五十萬人。讀二戰史,當時德國居民非常害怕蘇維埃軍隊,因為比較凶殘,現在能理解了,蘇聯人帶著強烈的仇恨打回歐洲。所以芬蘭戰後被索要賠償也不冤。

但是今天在寧靜的聖彼得堡,看不見戰爭的痕跡。導遊說起這段曆史也非常平靜,沒有仇恨。冬宮有圖片,藝術品沒能在戰前收起來的,戰爭中都被掠奪一空。戰後留下殘破的宮殿,是後來花巨資一點點修複,才讓我們依稀領略當年俄國鼎盛時期的風貌。這讓我比較了一下自從火燒圓明園,我們的曆史教育都是對侵略者刻骨仇恨,現在才發現俄羅斯這樣才是勝利者的姿態吧。

導遊說她從小最恐怖的不是美國的核武器,而是德國人。雖然她父母都是戰後出生,戰爭還是留下了巨大的創傷。俄羅斯可惜了,其實這樣富有,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啊,不至於就崩潰了。

我們的鋼琴老師是俄國人,她一直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從不談錢,跟她學琴十幾年,隻漲價一次。這個導遊也是,她是大學老師,最後一個字沒有提到小費當然了旅客指南上有。我們又對她非常之滿意,必須奉上小費。

 

希望不遠的將來,能再次回到這個神奇的土地!帶上父母一起看看被導遊形容很像las Vegas的莫斯科,還有別的美麗地方。

 

清晨靜謐的聖彼得堡

 

在船上看冬宮

 

倫勃朗的著名作品 “遊子”

 

達芬奇的聖母

 

拉斐爾的聖嬰聖母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前麵總是人山人海

 

 

 

巨大的自鳴鍾,不過也是歐洲采買的,不是俄羅斯自己做的。

 

俄羅斯的馬賽克藝術品,非常精細的作品。

冬宮的每個房間都非常美

 

 

 

冬宮窗外的風景。

 

 

 

 

葉卡捷琳娜宮是傳奇女王葉卡捷琳娜最喜歡的地方,不過是伊麗莎白女王一手打造的。外麵看,是夢幻城堡。

 

葉卡捷琳娜宮最顯著特征是金碧輝煌,都是閃閃發亮的鍍金,充分體現了有錢任性。

 

 

 

 

 

這個大廳陳列圖片都是幾百年來的將軍,充分體現俄羅斯彪悍一麵。

 

圖片上可以看到二戰後葉卡捷琳娜宮的殘敗,修複到今天這樣很不容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