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遊記(四)- 愛沙尼亞小姐

來源: 興一筆記 2019-01-28 07:22: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573 bytes)

為準備高考高中政治課上背過從蘇聯獨立出來的波羅的海三國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當時迷籃球,最容易記住的是立陶宛,因為它的國家籃球隊打得不錯,頗有前蘇聯風範。不知道的是西方社會從未承認過蘇聯對愛沙尼亞的占領,直把愛沙尼亞當做主權國家對待,也就沒有所謂獨立出來之說了。正應了那句“Truth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但如果你高考少答個愛沙尼亞,扣分是肯定的。“政治正確”取決於立場;)。

隨遊輪來到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Tallinn)。剛下遊輪看到巨幅宣傳板上大大的標題寫著“你對塔林知道多少?” 大致瞄了眼,很驚訝地發現塔林居然是Skype和Kazza的發源地,怪不得以前幾個北歐客戶開電話會議總喜歡用Skype。再多看幾眼立刻讓我對愛沙尼亞刮目相看:這是個信息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在世界上第個實現了網上的地方政府選舉和國家議會選舉,第個發放電子居民身份,人均創業公司居世界第

塔林新城老城界限分明。時間有限在導遊George的帶領下隻把老城逛了個遍。老城街頭演奏樂器賣藝的人很多,水平很高。各種提琴都有,轉過個街角就能看到個弦樂四人組。顯然音樂是這個城市的靈魂,難怪Kazza會從這裏發源。聖奧拉夫教堂(St. Olaf's Church)登高望遠之後的大汗淋漓(通往教堂塔尖的旋梯上人多地窄密不透風)和市政廳廣場的當地冰鎮啤酒是絕好搭配。小憩之後沿小徑到Toompea Hill上轉了轉就到了該返回的時候。

臨出老城大家邊拍照邊順便等等“淪陷”在商店裏的幾位女士。我獨自踱出老城門在個鬧中取靜的角落發現個紀念碑,碑上介紹說是為紀念泰坦尼克號以來最嚴重的次沉船事件。接下來看到的字眼觸目驚心:“852人喪生”,“1994年”,”波羅的海“,“輪渡”,“Ms Estonia(愛沙尼亞小姐)號”。波羅的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內海,任何時刻都有2000艘以上船隻在海上航行。它又是最溫和的內海,最容易暈船的女兒這次點兒沒有暈船的症狀。怎麽會發生如此慘烈的海難呢?想起在挪威幾上幾下輪渡,現在又馬上要返回遊輪上,後怕之餘有種緊迫感,顧不得國際漫遊數據流量不足,上網先把“愛沙尼亞小姐”號的來龍去脈查清楚再說。

1994年9月28日星期三淩晨點到二點之間,“愛沙尼亞小姐”號渡輪在從塔林到瑞典斯德哥爾摩途中在波羅的海沉沒。船上803名乘客和186名船員共計989人隻有137人生還。當時天氣惡劣,浪高6米(之前的曆史記錄是7.7米)。救援船支無法靠近進行有效救援。瑞典救援直升機把營救出的人帶到岸邊降落,而芬蘭直升機冒險降落在趕來的救援船支甲板上後再去救更多人。芬蘭直升機反複共救出44人,成為救援任務中的最大功臣。大部分人沒有在船沉沒前逃出船體。成功逃離船體的人又有大半死於失溫。又沒有碰撞,船怎麽會沉得如些之快以至於人們都沒有機會逃生?在維京的地盤上就從造船說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髦的種渡輪設計是船頭張開式:停靠後整個船頭殼體以兩個側麵銷栓為軸向上舉起,讓出車輛上下船的通道。“愛沙尼亞小姐”號正是這樣的設計。此設計使得銷栓受力有天生的缺陷,海浪將船頭殼體整體地撕扯下來而導致船身快速注水沉沒。這次海難後這種設計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貝殼式開合設計。並且歐洲加強了渡輪的設計標準,要求即使外殼漏水也要有個密閉的內殼以延長漂浮時間。同時根據當時救援情況修改了波羅的海應急救援預案。現在的波羅的海輪渡比那時要安全許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愛沙尼亞小姐”號渡輪這麽大的事故,居然在美國沒有引起注意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8/2019 postreply 09:47:28

Very useful info. -北美愚醫- 給 北美愚醫 發送悄悄話 北美愚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8/2019 postreply 11:07: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