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二:雅典(下)

來源: 梁徐 2018-05-27 19:22: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20 bytes)

希臘二:雅典(下)

一.羅馬遺跡

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帝國擊敗馬其頓,隨即把希臘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一向對希臘文明頂禮膜拜的羅馬皇帝哈德良(Hardrian)在公元124年巡視希臘以後,決心把雅典建成帝國的文化中心,他在城裏大興土木,為後人留下了奧林匹亞宙斯神廟(Temple of Olympian Zeus)、哈德良圖書館、羅馬集市等遺跡。

奧林匹亞宙斯神廟遺址

奧林匹亞宙斯神廟遺址外的哈德良拱門(Hardrian's Arch)

其實奧林匹亞宙斯神廟本是暴君希庇亞斯(Hippias)的政績工程,在公元前520年就動工了。不過隨著希庇亞斯被推翻,工程爛了尾,這一爛就爛了六百三十多年,雖然其間有過幾次三心兩意的續尾的嚐試。

雅典人對這個神廟不感興趣,一則因為他們不怎麽喜歡宙斯,哪怕他是希臘神話裏的十二大神之首;二則他們覺得這工程太大太勞民傷財。而亞裏士多德(Aristotle)幹脆認為,這類工程就是暴君們為了預防公眾反抗而故意消耗百姓時間、精力和財富的釜底抽薪。

而哈德良不是雅典人(如果按照今天國家的版圖,他是西班牙人),更重要的是,他習慣於雷厲風行、說一不二。於是他動用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在幾年的時間裏就把神廟建了起來。哈德良在神廟裏立了個巨大的宙斯雕像,同時毫不謙虛地在宙斯像邊上為自己立了個同等規格的雕像。

可惜僅僅過了一百多年,宙斯神廟就被入侵的來自斯堪迪納維亞的蠻族搗毀了。那片遺址從此化作了雅典民眾造樓蓋房的采石場。

宙斯神廟是希臘最大的神廟。如今在遺址上能看到修複的十五根高達十七米、底座直徑一點七米的花崗石立柱,而當年的大殿有一百零四根柱子。

位於羅馬集市北麵角上的哈德良圖書館

跟西方古代的所有圖書館一樣,哈德良圖書館主要是書庫,收藏寫在莎草紙卷上的書籍和重要文件,而莎草紙卷一卷卷地放在內有小格的木盒裏。人們也在這個圖書館裏發表演講,宣揚他們在藝術或哲學上的形而上的高見(他們大概有在圖書館裏不議論國事的默契)。圖書館裏也有地方供人閱讀,不過那是次要的功能。

哈德良圖書館跟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同時遭受了蠻族的破壞。

羅馬集市遺址。

二.拜占庭遺跡

起於公元前六世紀,終於公元1453年,持續了大約二千年的羅馬帝國可以粗略地分為三個階段:羅馬共和國(公元前六世紀-27年)、西羅馬(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和東羅馬即後人所謂的拜占庭帝國(330-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名為拜占庭(Byzantium)。從公元330至476年,東西兩個羅馬帝國並存)。

相應地,羅馬帝國經曆過三次重大的變化:一是從共和製轉化為君主製;二是東方化,即政治中心逐步從羅馬向君士坦丁堡遷徙;三是拋棄多神教而信奉天主與基督。後者對雅典的直接影響就是在城裏留下了許多拜占庭時代的東正教教堂。

聖徒(Holy Apostles)教堂(第十世紀)

Panagia Kapnikarea教堂(十一世紀)

Metamorphosis教堂(十一-十二世紀)

東正教教堂與羅馬天主教教堂的樣式風格之差異一望可知。而以我極其有限的閱讀以及更加有限的理解,作為世界上的兩大宗教,雖然兩家都遵循基督和聖徒們的教誨,它們的初心是一致的,但它們之間至少還有如下的區別:

1)羅馬天主教有個他人不得妄議不準懷疑的核心即教宗,而東正教沒有中央領導,各地諸侯(主教)在各自的一畝三分地上當家做主,他們之間地位平等。

2)羅馬天主教在一應儀式中使用拉丁語,而東正教在希臘語區使用希臘語,在希臘語區以外通常使用當地語言。

3)羅馬天主教主張教義必須與時俱進,教徒應該注重學習和研究當代教宗和主教們的思想和觀點,而東正教堅持隻有《新約》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所以orthodox=原教旨)。

4)羅馬天主教相信聖母瑪麗是沒有“原罪”的,而東正教認為瑪麗跟所有的凡人一樣,也是帶著“原罪”來到塵世的,她能成為聖母,全因為她是三觀端正、“五講四美”的標兵。

5)東正教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煉獄”和“十字架苦路(Stations of Cross)”的概念。

6)羅馬天主教的教士必須是未婚男士,而東正教教徒在履行聖職以前可以結婚。

7)東正教教堂幾乎從不置放三維的雕像,在那裏基督和聖母通常以程式化的畫像呈現於眾。

8)因為羅馬天主教使用格列高利(Gregorian)曆即公曆而東正教使用儒略(Julian)曆,所以兩者的複活節和聖誕節等紀念日都不在同一天。

三.現代雅典

在今天的雅典找不到任何稍微像樣的伊斯蘭建築,甚至連一座清真寺也沒有。考慮到從十五到十九世紀的三百多年裏,雅典一直在奧托曼帝國的治下,再考慮到連中國福建的泉州都有個規模不小的清淨寺,這是件很奇怪的事。

雅典人在拜占庭時代的感覺一定好得不行,尤其是拜占庭帝國在公元610年斷然廢棄拉丁語而將希臘語定為唯一的官方語言以後。那時的希臘人個個自稱“羅馬人”。

但是土耳其人顯然不把古雅典的昔日榮耀太當回事,他們聽任雅典自生自滅。在其“黃金時代”的高峰,雅典據說有二十五至三十萬人口,而在希臘從奧托曼帝國贏得獨立時,雅典隻剩下了區區四五千居民。所以雅典人也絲毫不珍惜他們的伊斯蘭遺產。

跟巴黎、倫敦、聖彼得堡那樣的超級大都市固然沒法比,現代雅典與維也納、布拉格、布達佩斯等其他許多歐洲首都也不在一個等級上。不過在我看來,除了那些古跡以外,雅典還是值得個一日遊。我猜想在2004年奧運會以前,雅典的舊貌或許會遜色很多。

1896年舉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的Panathenaic體育場

一共有十四個國家的代表隊參加了那屆奧運會。那次東道主希臘獲得了四十六塊獎牌,居各國之首。而對希臘人來說,其中意義最重大的是馬拉鬆的金牌。

獲獎最多的運動員是德國人舒曼(Carl Schuhmann),他在男子團體單杠和雙杠中獲得金牌,在跳馬上得了個人金牌,然後在摔跤中又贏了塊金牌。那時摔跤不分等級,作為體操選手,舒曼的個子比他的對手們小了一大截。舒曼還參加了舉重、跳遠、三級跳遠和鉛球項目。想來這樣的超人在那個年代不光是舒曼一個。

一小時一次的國會大廈前衛兵換崗儀式

在世界各地觀看五花八門的換崗儀式時,我總會犯疑:那些製服、步伐和動作的設計可有些什麽講究?

雅典的通衢大道Panepistimiou上一字排列著國立圖書館、雅典大學和雅典科學院,它們組成了著名的“雅典建築三部曲”。這些十九世紀的建築體現了現代雅典人對他們光輝燦爛的遠古的緬懷和追憶。

國立圖書館

雅典大學

雅典科學院(左坐像為柏拉圖,右為蘇格拉底)

艾納夫約提卡小區(Anafiotika Quarter)

希臘獨立後的第一個國王奧托(Otto)為修建王宮而從愛琴海南部的基克拉迪群島(Cyclades)尤其是艾納夫約提卡島招募了大量建築工人。那些“低端人口”在這個小山頭安營紮寨後,全盤複製了家鄉的環境和風情:曲巷小屋窄梯加紅花綠葉。於是這片小區漸漸成了雅典一個另類的觀光點。

國家公園

棄屋

塗鴉

大喜的日子

待命出發

雅典俯瞰一

雅典俯瞰二

雅典俯瞰三

最後那張照片的上方即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那是地中海和歐洲最繁忙的貨運港之一,也是歐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客運港。去愛琴海諸島的海輪大都從那裏啟航。

從公元前五世紀起,那裏就是雅典的海上咽喉。“埃爾金大理石”也是在那裏裝船的。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在2009年希臘經濟危機中乘虛而入,接手了比雷埃夫斯港一半的集裝箱業務,合同期限為三十五年,每年租金為一億歐元。在COSCO的管理下,港口貨物的周轉量大幅增長,同時開支(主要是工資)則銳減。

COSCO大概可以算是實現“一帶一路”偉大戰略的官方先鋒。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