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的漣漪 (4.1) 柏林之殤

來源: coppertown 2015-10-10 18:10: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47 bytes)

經過一天二夜的航行,第3天早上9:30 船到達了瓦爾諾河口(Warnemünde)港。這個港口位於德國北部,距離柏林有3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第一艙層的檢查關刷完各自的船卡上岸了。柏林觀光是由俄羅斯的 SPBTours 給我們導遊。當我們找到橘黃色標誌的SPBT的巴司,上車後,車子就直奔柏林。

因遊輪隻在這裏停留14個小時,再加上路途堵車,我們在柏林的時間隻有5-6個小時。我們的觀光點主要集中在國會大廈,德國凱旋門,猶太死難者紀念碑林,愽物館島,倍倍爾廣場,查理檢查哨所,和柏林牆紀念館等。


導遊大衛是一個中年小夥子,原來自美國俄亥俄州 (Ohio)。年輕時來德國深造曆史,遇到了一位德國姑娘,結婚生子,按家柏林,成了德國人了。因為是學曆史的,大衛的導遊講解很新穎有深度。大衛隨身帶了一份厚厚的文件夾,裏麵都是二戰結束時的殘垣斷壁的城市建築物等圖片。每到一地,大衛講解時都要展示我們那些圖片和現在的建築作對比,讓人唏噓不已。
 

 

參觀完這些景點已經是下午7點多了,PSBT巴士將我們又原路送回到港口。一路上,我心情有些壓抑,失去了往日觀光後的興高彩烈。幾個小時的柏林經過,象似來到了一個烽火連天的毆洲戰場,一個滿目瘡痍的柏林城,一個生命隨時可消失的納粹集中營。這個傷痕累累的城市讓我們為人類的劫難沉痛,為殘酷的戰爭沉重。

 自北歐旅行回家後,很想補記完旅遊點的觀感。但“柏林”是個沉重的話題 橫桓在麵前,心力皆弱而難以逾越。以往對二戰曆史的了解都是來自一些泛讀和影視,對這些曆史事件,人類的劫難,隻是在腦屏上印存了一些單個事件的淺象。但這次不一樣,心靈受到了衝擊。在你身臨以往事件的發生地,通過將腦屏上的印象與某一座建築上的彈孔、瘡?,煙黑吻合,以前那種麻木的感覺一下蘇醒了,衝擊你的是恐怖,憤怒,心痛… 我不知怎樣處置這些如其突來的多維信息,索性讓自己沉靜、回避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我決定直麵這殘酷的人類近代史,與曆史對話:
 

種族 與 納粹的"最後方案" ?
盟軍 與 戰爭的進程 ?
歐亞戰場 及 重要戰役 ?
戰敗國 及 戰後世界格局 ?


在閱讀中我歸納了一些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二戰事件片段,作為學生(自己)向老師(曆史)交作業(見下)。


景點注釋

1 國會大廈 (Reichstag)
1933年納粹黨的“縱火案”就發生在這裏,大火燒毀了部分結構。在“柏林戰役”中,國會大廈被蘇聯紅軍喀秋莎炮轟和被美英盟軍飛機空襲基本己被摧毀。直到冷戰結束後,大廈才恢複到現在照片上的樣子。


 


2 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建造於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時期,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的勝利,所以又稱之為德國的凱旋門或德意誌第一門。布蘭登門在柏林戰役中遭到嚴重損壞。冷戰時期,因為正處在東柏林隔離區,此門成了“死亡”門。在柏林牆倒塌那天,西德總理走過布蘭登堡門與東德總理握手,標誌著德國統一。


 


3 倍倍爾廣場 (Bebelplatz)
廣場周圍有柏林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和柏林洪堡大學。但最使倍倍爾廣場聞名的是1933年5月焚書儀式。希特勒青年團成員在此燒毀了所有有關社會民主和共和民主主義的書籍,包括海因裏希·海涅、卡爾·馬克思的著作。廣場周圍的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多被摧毀,後來得以重建。今天,在倍倍爾廣場中間透過一片方形玻璃地磚可以看到下麵的一個空書架,以紀念焚書事件, 並且雕刻了1820 年海涅的一行詩句:“這隻是一場前戲,哪裏燒書的地方,最後也將燒人。”




4 柏林洪堡大學 (Humboldt University)
德國的精英大學,近代史上一大批著名人物都出自這裏,如哲學家黑格爾、叔本華,共產主義理論創始者馬克思,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等。
戰爭時期40多萬德國精英流亡美國且戰後繼續留在美國,因此,戰後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一教育科技大國。

 


5 博物館島  (Museum Island)
這是城中心的一塊長條地被施普雷河(Spree)環繞著, 島上有5個國家愽物館和一個教堂。在最後幾天的柏林戰役中,這裏曾被盟軍炮彈炸成廢墟。現在的石柱上修複的拚色,牆壁上大火濃煙留下的焦黑,以及建築物上大大小小的彈孔彈痕,反映了當時的戰火激烈程度。


  


6  猶太死難者紀念碑林  (Holocaust Memorial)
有三分之二的歐洲猶太人在二戰中遇難。這片碑林是由2711塊、無字、形狀不一的化崗岩石組成,以紀念那些被迫害的猶太人。



 

二戰事件片段


1933年,希特勒製造了“國會縱火案”,廢除了魏瑪共和國憲法,清除了共產黨和自由黨派。自此,德國變成了納粹黨一黨專政獨裁政權。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無條件的接受了凡爾賽條約(1914)。但短短的二十年後又發動了人類規模上最大的戰爭。一戰戰敗的恥辱和經濟賠償也許在納粹黨人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隨後生根發芽。


德國曆史上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第二帝國”都是以侵略擴張而開始,也因其而滅亡。希特勒上台後,以“第三帝國”,進而“大德意誌帝國”自居,再次將日爾曼民族拖進戰爭的火坑。


1939年納粹軍隊侵入波蘭,正式掀起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日、意加入納粹德國軸心國,他們瓜分世界的計劃是:日本拿亞洲、澳洲和太平洋州,德國分歐洲大陸,美洲和大西洋,意大利拿地中海以南歐洲和非洲。

歐洲曆來有一個所謂的“猶太人問題",其實它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宗教和意識形態的反猶運動。希特勒將一戰的失敗及當時崩潰的經濟責難予猶太人。而希特勒對這個“問題”的“最終方案”就是滅絕歐洲的猶太種族。

近代史上的德國文化、科技和教育先進發達,英才輩出,如哲學家黑格爾、叔本華,共產主義理論創始者馬克思、恩格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音樂家巴赫、貝多芬。即使生活在如此優秀、文明的土地上,但在納粹機器的淫威下,德國社會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暴行采取了沉默甚至配合。

《幸徳勒的名單》令每一個看過此電影的人感動的拋淚洗麵:德企業家幸德勒為拯救猶太人而不惜傾盡家產和置自己生命而不顧。中國的“幸德勒”何風山是駐維也納的中國外交官,在各國政府拒發而他持續發放猶太人“生命”簽證。在戰火燃燒的歐亞大陸上,隻有上海接納了被納粹驅逐的2萬多無國籍的歐洲猶太人。

1942年夏到次年的早春是東線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階段,它與同時期的北非戰場阿諾曼戰役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1944年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開始了大反攻。1945年4月尾“柏林戰役”成為歐洲戰場上最後一場戰役,五月初歐洲戰場結束,法西斯德國滅亡。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美國對納粹德國宣戰, 進入歐洲西線戰場。二年後, 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開羅宣言 》對日宣戰。1945年夏末美軍在日本本土投下2顆原子彈,屆時蘇聯向日本宣戰,九月十五日法西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中國的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結束。

二戰結束改變了世界的政治版圖。西歐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法為代表)逐漸衰弱,他們在全世界的殖民體係也逐漸崩潰,中東北非各國紛紛獨立,猶太以色列複國。中國進入內戰,外蒙分出中國獨立。 美國崛起,成為和蘇聯對立的兩大世界超級大國。隨著蘇美東西陣營的形成,冷戰開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作業交得好。6個小時就知道不少,雖然柏林不驚豔,但充滿故事。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1/2015 postreply 13:22:26

好!謝謝分享! -龍虎鬥- 給 龍虎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6/2016 postreply 10:24: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