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補充一些地緣政治背景分析,摘自我自己寫的《流亡的軍隊:二戰西線波蘭陸軍征戰記》,月底我去東普魯士

來源: 顧劍 2014-08-15 13:03: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79 bytes)
回答: 波蘭雙城:華沙與克拉科夫 (1)梁徐2014-08-14 19:08:53
以下內容摘自我自己寫於2007年的網文《流亡的軍隊:二戰西線波蘭陸軍征戰記》

************************************

關於波蘭為什麽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在蘇德之間拉一方打一方,而一味倚靠英法,與德國蘇聯兩大強鄰為敵的立場,這不是孤立的,有其深刻的曆史,文化,地緣政治背景,如果詳細分析的話,可以寫出一部東歐政治外交史的專著。簡單地說,從整個歐洲近代外交史的宏觀角度看,自從18世紀普魯士和俄國崛起之後,歐洲大陸就是英法俄普奧五強博弈的大舞台,這裏綜合國力最為強勢的是英法,但地處西歐的英法對中東歐的俄國鞭長莫及,英法要平衡俄普奧的勢力,最好的辦法是讓這三強自相殘殺,聰明的英國人就在七年戰爭期間支持腓特烈大帝的普魯士單挑俄奧;英法牽製俄奧普的第二個選擇,就是支持土耳其。實際上太陽王路易十四,甚至後來的普魯士腓特烈大帝,都為了對付奧地利或者俄國,而暗中支援土耳其。英法更以援助土耳其為借口,在1850年代直接出兵打了克裏米亞戰爭。當土耳其衰落之後,西歐強權的第三個選擇,就是扶持東歐小國給俄普奧製造麻煩。當然,兩次大戰之間英法支持波蘭,絕對有意識形態的因素,但是如果從歐洲權力格局的曆史和地緣政治角度看,即便蘇聯不發生革命,則法國支持波蘭對抗德俄的局麵,仍然一定會出現。



再從波蘭這方麵說,在兩次大戰之間,實際不存在和蘇德任何一方和解的可能性,因為波蘭東西兩個邊界的矛盾,不是小片領土爭執,而是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最初作為曆史上東歐強國的波蘭,有他們足以自豪的曆史,15世紀波蘭擊敗條頓騎士團,和17世紀波蘭驃騎兵從維也納城下擊退蘇丹大軍的時候,普魯士和俄國都還是歐洲政治版圖上無足輕重的二流強國。在波蘭鼎盛的時期,它的臣民也就包括了普魯士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等其他種族。隨著普魯士和俄國崛起,波蘭夾在兩強之間,這兩個強國的擴張,自然要以犧牲波蘭為代價。一個弱國要做到在兩強夾縫中生存,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兩個強國勢均力敵,二是這兩個強國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而18,19世紀的俄國和普魯士,也許勢均力敵,可是根本談不上你死我活,劍拔弩張,反而在波蘭問題上互相合作,波蘭自然就沒有活路,被三次瓜分了。兩次大戰之間也是這樣:蘇聯和德國都要對付西歐的強權,並非沒有合作的餘地。這個趨勢從拉帕羅和約就顯示出來。而波蘭要維持獨立的話,既然不能挑動德俄對立,就隻能轉而依靠西歐強權的支持。這種互相需要的關係,就構成了近代和二戰中波蘭與西歐強權,尤其是法國緊密合作的基礎。



波蘭當時真正的隱憂還不在西線,而在蘇聯,因為1925年歐洲各國簽訂的洛迦諾公約體係保證了波蘭與德國的西部邊界,卻拒絕保證與蘇聯的東部邊界。因此在整個20到30年代,蘇聯是波蘭頭號假想敵,甚至超過德國。1939年8月23日,裏賓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僅僅一周之後,德國閃擊波蘭,再過17天蘇軍入侵波蘭東部。



這場閃電戰並非本文所關注的範圍,我們在這裏主要澄清一些流傳甚廣的謠言,並敘述與日後波蘭西線軍隊重建有關的幾個部隊撤退的過程。



首先,與一些幾乎家喻戶曉的說法相反,波蘭事先對戰爭的爆發有所準備,而它的空軍也根本沒有從一開始就被消滅在地麵上。以下一些事實可以作為佐證:8月26波蘭空軍進入戒備狀態,向野戰機場疏散,8月30日,波蘭海軍按照與西方盟國約定的作戰預案(代號“北京行動”),離開波蘭港口駛向英國。同日,波蘭ZF發出總動員令,但是英法為避免刺激德國而對波蘭施加壓力撤銷了動員令。關於空軍的問題,時任第1航空隊司令的德軍名將凱塞林元帥在回憶錄中就專門提到,波蘭空軍在開戰之時,大部沒有被德軍炸毀在機場上。波蘭空軍的真正問題在於機型過於老舊,不是德國空軍先進飛機的對手,而且德軍地麵部隊推進神速,迫使波空軍在連續不斷的轉場中喪失了作戰能力,盡管如此,凱塞林仍然提到波蘭轟炸機部隊的裝備相對比較現代化,在兩個星期之內曾經不斷地試圖攻擊德軍地麵部隊。



還有一個說法為人津津樂道,講英勇的波蘭騎兵用馬刀和長矛向德軍坦克衝鋒。這也是以訛傳訛。這件事其實是意大利戰地記者忽悠的結果,其原型發生於開戰的第1天,當時波蘭第18騎兵團在掩護但澤走廊波軍總退卻的過程中,向古德裏安第19裝甲軍的第2和第20摩托化師結合部發動一次攻擊,有兩個騎兵中隊執行迂回任務,正好抓住一個就地休息的德軍步兵營,波蘭人出其不意發動馬刀衝鋒擊潰德軍,然後準備防守。此時正好在附近樹林裏休整的幾輛裝備20毫米炮的德軍裝甲車趕到,波蘭騎兵團下馬作戰的步兵們損失慘重,團長Materlarz上校和團參謀長當場陣亡。這件事情被第二天趕來采訪的中立國意大利記者聽到,不知是記者想象力過於豐富,還是輕信了德軍士兵講故事,總之“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國坦克衝鋒” 的神話就這麽傳開了。其實波蘭騎兵當時早已不是1683年維也納城下之戰的驃騎兵,他們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步兵,1934年長矛從波蘭騎兵的標準裝備中消失,隻有儀仗和訓練才用長矛。

所有跟帖: 

謝謝顧老師,很精彩! 等我那天不需要掙錢了,我當您的學生去!一直非常喜歡曆史和軍事。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5/2014 postreply 13:27: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