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科莫湖的山山水水(上)

來源: 2014-05-19 02:05:2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家老爺是個剛學會爬就想跑的急性子。這一年多來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上孩子們騎二三十公裏的車,見坡也爬得,泥溏也下得,土路也趟得,就癡心妄想要去挑戰山路。這天拿著網上找來的資料忽悠老婆孩子,我家哥哥打小(一歲多)從上托兒所起就有人送雅號〝小彈簧〞,是個從不知道疲倦和極限的孩子,自然一說即合,而當媽的出於護犢的本能趕緊建議說不如先徒步趟趟路再說吧。就這樣一個晴和的周六,起了個大早,在哥哥的嘟嘟囔囔裏,一家人奔赴曾經探訪過無數次的科莫湖邊的從未踏足的山峰。

 

 

 

 

 

沿著科莫湖畔狹窄彎曲的公路,由路牌指引著盤旋而至Pigra小鎮,再開過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在Alpe di Colonno 的山屋(hut)前停下車,我們要從海拔1237 米的這裏出發抵達海拔 1602米位於小鎮Tremezzo身後的Alpe di Tremezzo峰。說實話這些年常在阿爾卑斯山區爬山滑雪,好山好水見得多了,口味難免有點拔高,不過走出幾步後就看到這般景致,心裏不免期待起來。

 

 

 

 

 


 

雖然短短五公裏的山路不過爬升三百多米的高度,有些路段的坡度卻將近30度,沿途被稀稀拉拉的幾個肌肉糾結的騎手趕過,見他們一個個氣喘如牛,暗自慶幸沒有莽撞地騎車上山。在Boffalora山屋前左折上行,爬過幾個大坡,一向嬌弱的妹妹並沒有象往常那樣沒走幾步就嚷嚷著要抱,尤自甩著小手哼著小曲兒興衝衝地走在哥哥身邊。幾步上前把她誇了又誇,這幾年的耐心等候許是守到雲開日出的時候了。

 

 

 

 

 

轉過幾道彎,視野漸漸開闊,頭頂的雲卻厚了起來。轉頭看去科莫湖是山腳下靜靜的一池碧藍,沒了豔陽下的明媚,倒有著煙籠霧繞的空靈和清秀。遠山環拱,積雪尤未化去,一層層地在北邊逶迤,宛如春山冬雪的長卷。

 

 

 

 

 

 

 

 

 

 


 

走走歇歇吃吃喝喝,兩個小時後才到了海拔1576米的Venini山屋(Rifugio Venini )。簡單地吃了飯,做了做孩子們的思想工作,稍事休整後向目的地開拔。山屋前相遇的一夥年輕騎手從身邊呼嘯而過,他們裝備精良要去玩驚險刺激的downhill車道。哥哥在身邊羨慕地長歎了一聲,回頭看他亮晶晶的雙眸,情知騎車征服眼前這座山峰的願望已經象野草一樣在他的心裏紮下了根。

 

 

 

 

 

在青草和亂石間慢慢向山頂爬去,山頂和山腳象是分處在兩個季候,人間四月芳菲盡,山間野花始盛開。

 

 

 

 

 

 

 


 

山頂上至今還保留著一戰時修築的防禦工事,這條俗稱〝迦多納防線〞(linea Cadorna)的工事為預防奧匈帝國假道中立國瑞士進攻意大利北部經濟重鎮而建,耗資合1.5億歐元,卻從未派上用場。幸虧如此,否則戰端起處山河破碎,數代積累的人力精華毀於一旦,該是怎樣讓人扼腕痛惜的憾事!

 

 

 

 

 


 

從山頂遠眺,水雲深處的山邊就是科莫湖的源起,翻過山去就到了仙境般的瑞士St.Moritz。

 

 

 

 

 

探入湖心的那一方陸地便是大名鼎鼎的Bellagio,在此湖分兩枝,左枝流經Lecco小鎮,叫作Lecco,右枝滋養Como名城,稱為科莫Como。

 

 

 

 

 


 

天色漸晚,還想趕去Villa Carlotta夏洛特公館拍幾張花開錦繡的杜鵑,趕緊下山。妹妹一路沉默不語,問她才說:今天玩得不開心因為太累了,她已經忘了剛剛才跟哥哥在山頂打雪仗玩得瘋狂。也罷難得第一次獨自走了這麽長的山路,心疼地抱起她來,將她瘦小的身子貼在胸前,走出沒幾步就覺得小腦袋軟軟地垂了在肩上,細細的發絲在風中翩飛,蝶舞般伴她夢入蓬萊。

 

 

 

摘自網絡:科莫湖(Lake Como),世界著名風景休閑度假勝地,是意大利著名風景區, 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的一個盆地中,距米蘭市東北50公裏,被幾座山包圍並分割,總體呈Y字型,是一個狹長形湖泊。科莫湖以它的氣候和繁茂的植被資源聞名, 氣候溫暖、潮濕,這種氣候促進了植物的繁茂生長。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影片也多在此取景。湖邊的一些很有曆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的別墅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 許多歐美社會的名流為擁有一棟科莫湖畔的別墅而感到驕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