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土耳其(五):青花的誘惑

來源: 真真國女兒 2013-02-16 18:32: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2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真真國女兒 ] 在 2013-02-19 14:32: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坦白地說,在去土耳其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曆史所知甚少,也不太感興趣。隻是曾在書上看過,世界上數量 最大、種類最完整的青花瓷被收藏在 托普卡皮博物館裏。為了滿足那份青花的誘惑, 2008 年秋天我才特地在歐洲之旅行程上加了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突厥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後,把原先俯瞰金角灣的衛城改建成了一個宮殿群 ------- 托普卡皮 ------- 供蘇丹和他的後妃們居住。從宮牆到庭園, 托普卡皮 都和北京的紫禁城有幾分神似,但遠沒有中國宮城那樣宏大、整飭、精致、莊嚴。


托普卡皮:土耳其的故宮博物院

托普卡皮見證了奧斯曼帝國最輝煌的歲月,曆代蘇丹在此統治了將近四百年,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在歐洲殖民主義的步步緊逼下,奧斯曼國力日衰,朝廷上下決心向西方學習,蘇丹和他的後宮搬進了一座歐式風格的皇宮 ----- 多瑪芭策宮( Dolmabahçe Palace )。從此,托普卡皮不再成為奧斯曼的政治中心。


金碧輝煌的多瑪芭策宮

土耳其獨立戰爭後,蘇丹被驅逐,宮殿全部被收為國有, 1924 年托普卡皮改建成博物館,專門展示奧斯曼帝國時期的珍寶收藏。如今和伊斯坦布爾舊城一起,被命名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址。

盡管從地理角度講,托普卡皮在歐洲,但整個宮城的構思布局和建築風格,帶有強烈的亞洲特征。尤其是亭台樓榭的圓房頂,讓人不由想起蒙古包。穹廬樣的建築也許是突厥民族遊牧時代記憶的一種反映吧。由於將近一百五十年沒有人居住過,托普卡皮早已不複當年的風采,從前的瓊樓玉宇,如今黯然無色,漢白玉石階也坑坑窪窪的,宮苑內古樹橫斜,宮牆上枯藤纏繞,盡管遊人如織,也掩不住秋日庭園中的淡淡淒清之意。

和一般博物館不同,托普卡皮的收藏都陳列在宮殿裏。一殿一寶,房子本身和收藏一樣價值連城。但世界上最著名的青花瓷收藏,從宋代到清代共有 一萬七百件,卻被 擺在當年的禦廚房裏。 2008 年秋天時,中國瓷器的價格已經炒成天價了,青花瓷更是國際投機客的目標。當我推開樸素高大門扉,走進毫無裝飾的禦廚房時,心中暗暗嘀咕,這些突厥人是不是不懂行情呀?怎麽把寶貝藏在灶火間,簡直是明珠暗投。

然而一進門就覺得仿佛踏進了幾百年前一個午後空閑的廚房,屋裏沒什麽裝飾,隻有幾十排木架子,上麵擺滿了數百件形狀尺寸各異的青花 盤子,碗,碟子,酒壺 ,幹幹淨淨,整整齊齊,似乎隨時在恭候燈火黃昏後宴會上使用。這裏完全沒有通常博物館裏陳列古瓷那種躡手躡腳、屏聲靜氣的謹慎,所有的展品隻是簡單地按時間順序擺著。從元代的質樸厚重,漸漸變成明代的飄逸流暢,又變成清代的精致奇巧。 拭去國際炒家的拜金塵囂,青花瓷食器的本來麵目是如此美麗而實用。


明代青花

用慣了瓷器的中國人,大多不知道這種器物在世界貿易曆史上的地位。瓷器精美耐用,但一直到十八世紀末,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達到中國人的瓷器製造水平。歐洲人當時最多能夠製造上釉彩陶,無論造型、色彩與強度,和中國瓷器有天壤之別。尤其是青花瓷的製造,因為需要對顏料和火候的嚴格把握,成為令世界各國匠人魂牽夢縈的頂端工藝。


蘇丹和太後專用的龍泉青瓷,據說能試出毒藥

阿拉伯人認為白與藍完美地象征了伊斯蘭精神,從元朝開始,就從中國大量訂購青花瓷,由於他們是中國和歐洲貿易的中介,青花瓷也成為歐洲人心中美感的極致。奧斯曼人征服中東後,他們控製了通往亞洲的商路,讓青花瓷變得更加難得。從中東到歐洲,各國從商人到王室,以擁有中國瓷器,尤其是青花為榮,而亞洲各國,無論是日本、朝鮮、還是越南,全都在拚命山寨中國的產品。但是把中國的正宗青花瓷和其他國家的山寨品放在一起,對比顏色、造型,高下立判。

五百多年來,青花瓷是世界貿易中的頂級奢侈品,以致後來歐洲各國不想再高價購買中國正版貨了,紛紛自主開發瓷器生產,終於在十七、十八世紀出現了技術突破。我曾在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的臥室裏,驚訝地發現他的壁紙居然是青花瓷製作流程。一代雄主把青花瓷的製作當成是國家最高機密的,可見其魅力和價值。兩個多世紀以來,歐洲的瓷器製造業全方位山寨中國瓷器的造型圖案,一直到十九世紀初英國的瓷器公司才開始發展出自身的風格。除了瓷器外,十八世紀的歐洲,尤其法國,還對中國的哲學、政治感興趣。直接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興起。


歐洲的山寨貨:法國青花

當時的我並不懂得青花瓷在世界貿易中的曆史意義,隻記得 走在一排排靛青雪白瓷器間,心漸漸沉靜下來, 仿佛見到舊識般,一種森森細細的喜悅,悄然籠罩了全身。 青花瓷靜默的美麗,一如真誠的 承諾,千年不變。當時迫於時間,匆匆走過, 隻能暗暗許願,有一天再回來 潛心欣賞。

2012 年秋天,當我再次來到 托普卡皮的禦廚房前時,卻隻見大門緊鎖。也許隻是博物館臨時整修,也許是他們意識到了那些瓷器在拍賣會上的價值,開始珍藏秘斂,總之沒能看到青花瓷。 遺憾之外,倒又覺得隻要有青花誘惑著,我將會重返伊斯坦布爾。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藍色土耳其(四):風情之都------伊斯坦布爾
  • 藍色土耳其(三):阿塔圖爾克 ------- 現代土耳其之父
  • 曼哈頓三日
  • 藍色土耳其(二):奧斯曼帝國的盛衰
  • 藍色土耳其(一):奧斯曼帝國之崛起
  • 所有跟帖: 

    土爾其的瓷器托盤很UNIQUE,我們也買了一些回來送人。 -蘇.蘇- 給 蘇.蘇 發送悄悄話 蘇.蘇 的博客首頁 (43 bytes) () 02/16/2013 postreply 18:45:05

    他們最好的建築都是貼瓷磚的,山寨青花的圖樣最為珍貴。 -真真國女兒- 給 真真國女兒 發送悄悄話 真真國女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3 postreply 18:51:19

    好美,謝謝分享 -nightrose- 給 nightrose 發送悄悄話 nightros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3 postreply 07:55:41

    元青花收藏最多的是土耳其托卜卡比,其次是伊朗皇宮,中國本土反而不及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1047 bytes) () 02/17/2013 postreply 14:06:57

    沒有中國瓷器都稱不上是皇宮,中國瓷真的可以說是中國第五大發明 -*靜品淡香*- 給 *靜品淡香* 發送悄悄話 *靜品淡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3 postreply 17:19:13

    多瑪巴冊宮那張是自己拍的?真不容易,在這個宮裏拍照幾乎是不可能的。 ---1234567-- 給 --1234567- 發送悄悄話 --12345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23:36:56

    不是,用的是網絡圖片,俺的照相技術很差。 -真真國女兒- 給 真真國女兒 發送悄悄話 真真國女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23:43: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