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印加文化四日遊 之一 ——初識印加帝國國都庫斯科,東南郊一日遊

來源: 皮皮遊記 2012-10-19 15:38: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27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皮皮遊記 ] 在 2012-10-23 23:25:4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今年(2012) 九月初,用了約七天時間到南美秘魯的馬丘比丘及庫斯科周圍轉了一趟, 終於完成了我們想往以久的印加文化曆史之旅的願望。 大約7年前, 我們去了墨西哥齊琴伊薩,參觀了印第安文化之一的瑪雅古跡, 並開始知道了在南美安第斯山中的印加(Inca)人, 印加文化和他們在群山峻嶺中的馬丘比丘古城遺址。 從那時起, 就開始想望著前往馬丘比丘旅遊。 2007年, 看到馬丘比丘被評選上了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我又高興又擔心,擔心馬丘一出名,去旅遊的遊客會擁擠不堪。(注:文章裏我有時會將“馬丘比丘”簡稱為“馬丘”, 是因為導遊告訴我們, 在西班牙語中,比丘(Picchu)是山峰的意思, 馬丘比丘就是馬丘山  馬丘峰,山峰的名字叫馬丘,  所以為方便,下文中一些地方就簡稱“馬丘”了)。 

 我們的兒子已成年, 去年已經和一幫年青的朋友走了四天四夜的Inca-Trail 到過了馬丘, 並向我們“吹噓”了他的馬丘經曆,也給了我們很多很好的建議,這使我們更希望這次的印加馬丘比丘之旅早日成行。當然,這次馬丘之遊, 自然又是我們夫妻倆個人的世界了。 由於我們倆今年假期已經在回中國探望父母時用去了大半, 這次的馬丘之旅的時間安排就比較緊張了。 我原來以為兩天就夠:一天馬丘比丘, 一天庫斯科, (我們沒計劃走IncaTrail)。 但是仔細研究了旅遊手冊並參閱了文學城“世界風情”的有關遊記之後,才知道到馬丘及庫斯科旅遊,如果不包括Inca-TrailTiticaca 湖, 最少也應該計劃四天時間, 原因是:整個馬丘比丘-庫斯科旅遊包括五個主要地區:

    1. 庫斯科市區。
    2. 庫斯科城北近郊的Sacsayhuaman(大石頭城堡遺址)等五,六處印加文化遺址。
    3. 庫斯科東南郊Tipon Pikillacta SanPedro等遺址。
    4. 聖穀(Sacred Valley)—— 從庫斯科到馬丘之間的山穀地區,印加人集中生活之地。
    5.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遺址。

 這五個地區四天勉強可以安排:
 
1    庫斯科城北近郊的五,六處印加文化遺址和庫斯科市區的景點,一天
  2.
庫斯科東,遠郊的幾處遺址(TiponPikillacta等),一天
 
3. 聖穀,一天 聖穀中有多處印加古市鎮和遺址廢墟, 一天跟團坐旅遊車沿大山之間的河穀跑一大圈,隻能看到三,四個景點和古鎮。 這對我們來說,也隻能說勉強夠了。
 
4. 馬丘比丘,一天

 這樣安排了四天的行程, 忽然想到還有一個技術問題沒解決。一般遊客都是以庫斯科為基地(住在這裏),然後參加小型旅遊團到各處遊覽。從庫斯科到馬丘大約有七,八十公裏。不算從IncaTrail走路,從庫斯科到馬丘一般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清晨640從庫思科郊區的Poroy 火車站乘PeruRail 火車, 上午952分,火車到達馬丘比丘山腳下的Aguas Calientes 再從火車站趕到汽車站,買票乘汽車上山到馬丘參觀。開始參觀的時間大約是上午10點半。這時進入馬丘,參觀所有馬丘內的遺址景點絕無問題, 時間也足夠, 最少也還有四個小時自由支配,足夠。 但是會漏掉兩件事: 第一,看不了馬丘日出;第二,來不及爬馬丘後邊的山峰Huayna Picchu 因為爬這個Huayna Picchu山峰每天限製400名遊客, 700 1000 開放兩次, 每次各放200名登山者。 10點半進入馬丘, 肯定趕不上爬山的隊伍。 所以想看日出和爬山的遊客,絕大多數都是采用第二種辦法去馬丘, 即在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就來到馬丘山腳下的Aguas Calientes小鎮,在此過夜。 第二天一早430起床, 趕最早的530 的汽車上山, 在馬丘比丘600一開門就進入馬丘大門,就絕對誤不了看日出和攀登Huayna Picchu山峰了。 我們倆是即想看日出,又想爬馬丘後邊的Huayna Picchu。但是每天的緊張日程安排又使我們在前一天下午就到達馬丘比丘幾乎不可能。這一難題,使我們在臨行前計劃詳細日程安排時絞盡了腦筋。最後還是老婆發現了解決之道:在我們聯係這次旅遊的主要旅遊公司 SAS Travel 的網站上, 她找到了一個“聖穀,馬丘兩日遊”的計劃。 計劃中兩天中的第一天聖穀遊從庫斯科出發,遊一天聖穀後, 晚上到馬丘山下的Aguas Calientes 住, 第二天起大早600進馬丘看日出和爬山, Well Done!這一發現, 不但解決了時間安排問題, 還使我們在馬丘內參觀時有了導遊講解。一舉兩得!

 就這樣  我們就初步定下了秘魯馬丘五日遊(還包括回程時的利馬一日遊)的計劃,並開始預定飛機,旅舘和旅遊團票。 根椐幾位親朋好友的介紹,以及在文學城世界風情中壇友的遊記介紹,我們知道在這個從東南到西北大約有100公裏, 在基本沒有公共交通係統的群山峻嶺中, 要采用完全的自助遊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 我們采用了大多數遊客採用的比較靈活機動的方式——參加Daily Travel Group 每天(或每個景區)換一個團。 在朋友的介紹下, 以及我們上網搜尋的比較, 發現一家叫做 SAS Travel 的小型旅行社,旅遊項目比較齊全, 時間靈活, 價格也算合理。 而且我們馬上發現, 朋友介紹給我們住的旅館—— Los Marqueses Hotel,也是這家旅行社連鎖經營的。 SAS旅行社的辦公室就在這所旅館的隔壁,辦事聯絡,調整計劃極其方便。這四天的實踐證實, 我們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我們的實際旅遊行程基本上是按照這個計劃進行的。 為了各位朋友閱讀方便, 我將馬丘比丘,聖穀到庫斯科地區的景點位置地圖和我們的實際旅遊每天的進程放在圖1中,希望對諸位有所幫助。為清晰起見, 我用了不同的顏色:第一天去庫斯科東南郊用綠色線和字標出; 第二天聖穀一日遊用紅色; 從太陽廟到馬丘比丘的鐵路是黑線;最後一天的庫斯科和北郊一日遊用黑色標出。


1——馬丘比丘,庫斯科四日遊計劃和實際日程圖。


830日一早, 我們倆離家出發開始了一周的緊張,愉快,又有點神秘感覺的印加馬丘之旅。 中午到達Atlanta 下午500Delta航班,深夜11點正點到達秘魯首都Lima 也真是奇怪, 所有從美國到秘魯的航班都被安排午夜到達首都Lima。到利馬公幹的經理,辦事員什麽的還可以立即乘出租奔向大旅館, 可苦了我們這些換乘第二天早晨六點鍾班機到Cusco 的小遊客。由於我們的到Cusco的飛機要到第二天早4 點半才辦登機手續,我們無法進入侯機室休息,所以入關之後,與我們類似的這一些人隻能在撿票大廳席地而坐,死撐過這“漫長的黑夜”。 幸好我們及早發現了在售票大廳的二樓, 有一個很大的Food Court  外圍一圈快餐店, 通宵開張。 我們就買了點吃的和飲料, 找了兩把椅子,這麽著湊合熬過了一夜,基本上沒睡著過。 在利馬機場, 一出行李檢査口, 就見到一個外幣兌換亭, 一美元換2.5秘魯Sol, 夫人說合算, 就換了300美元。 後來在市內的兌換所見到的匯率,果然不如這個合算。

 (一), 走進印加帝國故都——庫斯科

831日一早600 整, 從利馬到Cusco的班機準時起飛, 行程約一小時。 原想利用這一小時補補覺, 沒想到飛機窗外的安第斯山脈的壯麗美景使我睡意全無, 立刻拿出相機拍了一路。 由於是在飛機上看, 居高臨下, 七,八層山,甚至十幾層山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見下圖2和圖3 在飛機中, 俯看著這養育了世代印加人民,孕育了古老而光輝的印加文化的安第斯群山峻嶺,心中難以平靜,不能入睡。 


2 ——雲霧中萬千起伏,重重疊疊的安第斯山脈。據說安第斯山是地球上最長的山脈。 
 3——安第斯山脈的雪山。

 4 —— 飛機於831日早晨740分到達早已久仰的印加帝國首都庫思科。 臨降落前, 照了這張庫斯科俯瞰相片。 夾在兩條山脈之間低穀之中的庫斯科, 海拔3360,  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城市。 

 
早晨七點半,班機準時降落在庫斯科機場。飛機降落前, 在飛機上俯看庫斯科全城(圖4), 這座印加帝國首都比想像中的差。 城區順山穀而建,顯得有些淩亂。房屋大多低矮, 現代高樓大廈基本沒有。  兩邊高山較禿,樹木應多栽一些。下機等待取行李時, 忽然感到頭有點暈,是缺氧的徵兆,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海拔3360米高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之上了。不算坐飛機,我以前到過的最高點就是泰山玉皇頂了,可泰山之巔玉皇頂才海拔1524米, 連庫斯科的一半都不到。我蹲下休息了幾分鍾, 暈勁兒就過去了。  取完行李, 走出機場大門時, 略有些耽心:旅館的人沒來接怎麽辦? 可一出大門, 在一排十幾個接機人手舉的名牌中, 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名字。 還來了兩個人,一個管接人,一個是司機。大約20分鍾, 就到了我們這次旅遊的臨時的“家”——Los Marqueses Hotel  

 這家小旅館位於庫斯科市正中心, 距最大的市中心廣場僅幾分鍾走路路程, 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式小旅館: 有前,後兩個四方露天院,前後院的四麵都是兩層樓,兩層都有客房。所有客房門都麵向中央大院。 前後院上下兩層四周都有拱形立柱迴廊, 收拾的利落幹淨,美觀大方。圖5是旅館的前院。 我們到達旅館時才早晨不到8點, 盡管我們預定了房間, 但要到中午1100才可以check-in 於是我們將大件行李存放在旅館之後, 要趕快去SAS旅遊公司辦公室報到,並希望能加入今天上午900到下午200的庫思科東南穀地遠郊半日遊的旅遊團。 在美國家中計劃旅程安排的時候, 我們不敢敲定在庫斯科第一天的行程, 因為我們實在不敢確定秘魯的飛機航班有多準時, 所以沒敢預定這天早晨930 出發的團。SAS旅遊公司辦公室就在Los Marqueses 旅館旁邊緊鄰, 1分鍾就到。進門一問,沒問題。一位幹練的女經理除了讓我們交費並在九點三十分在旅館門口等旅遊車之外, 還將我們的所有四天行程都過了一遍, 並交代注意事項,一一寫在紙上,細心,熟練,麻利。。。令我欽佩。 
   

 
 庫斯科東南郊之旅 1South Valley Tour)——華瑞帝國的遺跡

九點三十分,接我們的車準時到達。
 我們一看, 來的是一輛轎車, 從車上下來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 自我介紹是我們的導遊,名字叫凱撒。 而這個旅遊團就我們夫婦倆。再加上一個司機, 四人一輛轎車,正好。 我忽然記得在SAS的旅遊說明中有一句:最少倆人出團。 我們達到出團標準!

5——我們住的庫斯科市中心的旅館Los Marqueses Hotel 




(二)。

 轎車出Cusko,沿著公路順著向東偏南的山穀開了大約30分鍾,第一站到達了一個叫 Pikillaqta (皮蒂拉科塔)的古城遺址, 現在是一片有300多公頃麵積的廢墟, 見圖 6。導遊凱撒介紹說這裏原來是一座古城,是由比印加文化更古遠的華瑞(Huari Culture)人在公元600 1000年建立的。 有些考古學家認為, 華瑞人是第一個在南美洲建立帝國的民族, 而這個古城廢墟Pikillaqta 就是華瑞帝國的首都。 這是一座有現代城市雛形的古城, 城中有筆直的橫豎街道, 輸水槽, 倉庫,寺廟和陵墓, 四周有筆直的城牆 (見圖7)。考古學家估計,當時城內可以容納幾萬居民。圖-8 是一座華瑞古城中的居民住房廢墟。


6—— 華瑞帝國的都城Pikillaqta 的廢墟一角。 在庫斯科東南四十多公裏。


 
7 ——Pikillaqta 古城筆直的城牆廢墟。
 

 
8—— 一千多年前華瑞人居住的房屋。

 這座城市為什麽衰敗了,並成為廢墟? 據導遊愷撒介紹說, 是由於一場戰爭,華瑞人戰敗了, Pikillaqta 也就成了一座廢墟。愷撒還說,這場戰爭的對手是誰卻不清楚, 有一種說法是正在興起的印加人。  但是有一本旅遊小冊子上介紹, 華瑞人撤離Pikillaqta的原因是由於在公元850-900年間, 城市裏著了一場大火, 也不知起火的原因。 撤離之前, 華瑞人用磚石將所有房屋的門窗都給砌死了。 

 據說後來興起的印加人不太喜歡讚美華瑞人的智慧和傑作, 但華瑞人的確給他們遺留下了很多傑作。 我們今天參觀的第二個景點Rumicolca就是一例。Rumicolca 距離華瑞古城遺址很近,開車幾分鍾就到了。它是一座全長200多米的石頭渡水槽, 橫跨兩座山脈之間的山穀, 見圖9和圖10 華瑞部族的工程師設計和建造了它,目的是將一側有水源的山上的水通過這個渡槽引到山穀對麵的缺水的山上, 以增加農業灌溉麵積和生活用水。 在公元前1000多年有這樣的工程技術水平, 應該說是當時的世界先進技術了。 起碼在美洲大陸是獨一無二的。 在華瑞人撤走消失之後, 印加人在庫斯科地區建立了帝國, 並繼續使用著這條空中渡槽。 後來, 印加人又為這個渡槽加了一個功能: 將渡槽下麵的兩個為交通用的通道口做為進出庫斯科的監查關卡, 為鞏固國防做貢獻。

 9—— 這個稱為Rumicolca 的古遺址是華瑞人建造的一個巨大的石頭渡槽, 將水引過山穀。


 
10——跨山穀渡槽中間, 有兩個寬大的石砌豁口,為車馬行人通過。 圖中渡槽中的豁口上端,原先是有長條過水槽結構。


 在我聽到導遊介紹了在印加人之前的華瑞文明和參觀兩個華瑞文明遺址後,我馬上就聯想到了兩年前參觀的位於中美州的墨西哥城附近的阿茲特克文明之前的特奧提瓦坎古城遺址, 並馬上就意識到南美庫斯科的印加文明和它前麵的華瑞(Huari)文明居然和中美洲墨西哥城附近的的阿茲特克文明及它前麵特奧提瓦坎(Teotihuacan)文明有一種驚人的相似

 眾所周知,美洲的古代人類文明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即 1——墨西哥東南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文明(Maya);2——墨西哥城為中心的阿茲特克文明 Aztec);和3——南美洲的印加文明(Inca)。 現在才又深一步知道, 這三種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發展到後期 (史學界稱之為美洲古代文明的後古典時期,即公元900-1500年)才形成的三個主要文明中心。 我們今天聽到的絕大多數美洲古代曆史其實都是這後古典時期發生的事。而對美洲中古典時期(公元250-900年)的曆史就知之甚少了。

 我們前年的墨西哥城三日遊讓我們知道了阿茲特克文明之前的特奧提瓦坎文明, 並見到了特奧提瓦坎人建造的當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和在城內建造的巨大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這次的秘魯庫斯科-馬丘比丘四日遊,又使我們知道了在南美洲印加文化之前的華瑞文明和華瑞人建造的古城Pikillagta以及城外的巨大的石頭構造的高架水渡槽Rumicolca   令我驚奇的是特奧提瓦坎文明和華瑞文明相距千裏, 卻有那麽多相似之處。 第一, 這兩個古老的國度, 都是在美洲中古典期間(公元250-900年)興起並達到鼎盛。 第二, 兩座城市的規模近似,都可容納幾萬居民居住。特奧提瓦坎城可能略大些。 第三, 這兩座城市幾乎在同時期消亡——特奧蒂瓦坎消亡在公元750年,而華瑞人撤離Pikillaqta是在公元850-900年間。 第四, 兩座城市衰敗的直接原因都是大火。最後,第五, 所有這幾種美洲文明 (瑪雅文明除外)都沒有文字, 這是我們現在很難深入了解他們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參觀Pikillaqta 古城遺址時, 還有一個小景點應該介紹一下。在公園入口買門票時, 導遊突然“擅自”將我們領入售票處內的內室中, 原來裏麵是一個很小的小博物館, 其中主要展品隻有兩件:一個小恐龍化石和一個大海龜化石, 見圖11。這兩件化石是在清理Pikillaqta 古城遺址時發現的。 看著這兩件化石, 心裏不僅亂想起來:這兩個動物,一個海裏,一個陸地,必定是在幾億年前,地球的地殼板塊移動將它們相聚在一起,變成化石,以致於永結連裏, 這才是“有緣千裏來相會”。它們倆的年齢實在太大了,和它們倆相比,外邊的一千多年前的華瑞人建造的古城Pikillagta也就是個不到一歲的嬰兒。 

 11——在開發古城 Pikillagta 廢墟時出土的恐龍和海龜化石。


 因為這個Pikillaqta 古城遺址公園是我們參觀庫思科-聖穀地區十幾個收費景點的第一站, 所以我們要在這裏買一張聯票。 這是SAS旅行社的人叮囑我們的: 進第一個參觀點的時候,就要買這個聯票。在庫斯科和聖穀地區參觀,絕大多數景點, 包括教堂,遺址,公園,古跡等都要買門票。 為了方便, 就創造了這種聯票, 16個景點的票都印在一張紙上,一張130 Sol 10天內有效。 有這種票有兩個好處:第一,方便。進入任何景點都不用再排隊買票, 可用聯票直接進入。 第二, 如果你玩遍所有景點, 可以省不少門票錢。可惜我不知道我們省了沒有。 這裏要提醒一句, 這個通票不包括馬丘比丘的門票。

 (三)。 庫斯科東南郊之旅 2——San Pedro of Andahuaylillas (安達華伊裏亞斯教堂)

參觀完兩個華瑞帝國的遺址之後,轎車繼續向東南又開了十幾分鍾,把我們帶入了一各小村落,村中的土路規規整整,幹幹淨凈,路邊都有半尺左右寬的石砌水槽,槽中有山水流過。不久,車就停在了一座小教堂外的小廣場上。這個小村叫做Andahuaylillas村,而這個教堂就叫做Andahuaylillas教堂。

據說這個教堂的名氣不小,它的英文全名是Church of San Pedro of Andahuaylillas,於1570年開始興建,1606年完工。與庫斯科室內的太陽廟教堂一樣,它也是建在了印加神殿的基礎之上。從外表看這個小教堂實在很一般(見圖12),但進去後經導遊介紹我們才知道它的精華之處。第一,.整個教堂的牆壁上,從地麵到天花板,都佈滿了巨大的油畫,總共約有二,三十幅。它們都是17世紀秘魯藝術家的創作或臨摹。第二,教堂的聖壇,神龕等都裝飾得金壁輝煌,用的裝飾材料都是真金真銀。真有點兒羅馬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的架勢,因此這個小教堂被人們譽為是"美洲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 of America)。此時小教堂正在進行維修, 大門外和教堂內都搭著架子。因教堂裏麵不讓拍照,我們隻拍了教堂的大門(圖12)。我從網上找了張教堂內的照片放在圖13中。圖14 是教堂內的兩幅大型油畫, 也是網上找的,不清楚,見諒。


12——Church of San Pedro of Andahuaylillas(安達華伊裏亞斯教堂)。正在維修, 所以見不到教堂真麵目。



13——Church of San Pedro of Andahuaylillas 內部。(安達華伊裏亞斯教堂)。教堂內部不許照相,隻能放一張從網上找到的照片在這兒。對不起,不太清楚。




14——安達華伊裏亞斯教堂內的油畫。 像這樣的大型油畫教堂中共有近30幅。    (取自網上)
 

(四)。 庫斯科東南郊之旅 3——鄉間午餐,品嚐Roasted Guinea Pig

參觀完兩個華瑞文明的景點和Andahuaylillas(安達華伊裏亞斯)教堂之後, 我們又去參觀了一個大湖,圖15 導遊介紹說,以庫斯科為首都的印加帝國,大部分國土都在安第斯山脈的腹地。 而水源是山區住民生存的關鍵。 Pikillaqta古城遺址的附近, 就有一個大湖, 大概和山中地下泉水相通, 長年不幹, 成了庫斯科東南穀地的主要水源之一。

 
15——庫斯科東南穀地中的湖, 是庫斯科和穀地的重要水源之一。

 第一天遊覽到這時, 已過正午。 見到凱撒一路不停的為我們解說, 十分辛苦, 我們倆昨夜一夜沒睡覺,也很疲倦, 於是決定一起去吃午飯,借機休息休息。 這此旅遊出發之前,我們在旅遊手冊和世界風情遊記中, 多次見到推薦秘魯特色佳宴“Roasted Guinea Pig”。 而在庫斯科大天主教堂, 以及首都利馬的Sanfransisco 大教堂中的巨型油畫《最後的晚餐》中,基督吃的主餐都是Roasted Guinea Pig。既然主在他生前的最後一頓飯都要吃Roasted Guinea Pig 那我們就更要品嚐一頓了。 當然, 第一次嚐它也會有一定的“風險”, 因為我們在幾篇庫斯科遊記中讀到一些作者不怎麽喜歡這道菜, 有一篇遊記中居然還寫道:“如果沒有這道Roasted Guinea Pig,這頓飯還是很可口的。”弄得我們都有點緊張。 可是不嚐嚐又不甘心。 正好現在有導遊在, 可以請教。凱撒告訴我們, 這道Roasted Guinea Pig菜, 在此地很多餐館都有, 但是味道相差很大, 大多數是為了賺遊客錢的,自然不好吃。 要找好吃的Roasted Guinea Pig 一定要有當地的“高人”指點。 我們趕快就請教凱撒,凱撒說他不明白,但高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們的司機就是最明白"吃"的高人。我們的司機不會英文,無法直接交流。通過凱撒,司機介紹說:庫斯科地區有兩家Roasted Guinea Pig味道最好,一家在庫斯科城邊,另一家就在Tipon附近。我們正好下午要去Tipon參觀景點,司機就直接開車將我們帶到了那個餐館。這是一家極不起眼的餐館,外表看起來就象一間破舊的農家四合院,如果沒有司機帶路,我們自己是絕不會進入吃飯的。餐館不起眼,這個Roasted Guinea Pig烤的確是十分地道。味道好極了,我們吃的不亦樂乎,直呼過癮。圖16是烤好的Guinea Pig 

 
圖1
6——在Tipon公路旁的一家農家餐館裏吃的Roasted Guinea Pig,看著不起眼,味道真是好極了,我們倆都喜歡吃。

 
17——Guinea Pig (豚鼠)的形象, 在中國被稱作荷蘭豬。

 在網上見到了活著的Guinea Pig的照片才恍然大悟, 原來它就是幾十年前在中國十分流行的家庭寵物——荷蘭豬。圖17就是我在網上見到的Guinea Pig的照片, 真是可愛。 而從它的學名Guinea Pig 直譯應該是“幾內亞豬”。 但是它實際上即不是豬,也不是來自荷蘭或幾內亞, 它的祖先是地地道道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居民”, 學名叫豚鼠。 也就是說, 它是一種鼠,而不是豬。野生的豚鼠經過人類馴化,在歐洲和亞洲變成了家庭寵物, 而在它們的老家, 卻成了南美洲土著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幾乎家家都喂養,直至今天。 就像中國農村家家養豬殺豬過年吃肉一樣普遍。

(三)庫斯科東南郊之旅 4South Valley Tour)——泉水之城Tipon

 在山區, 凡是有水(泉)的地方,都是寶地。這次的庫斯科南郊之旅的最後一個景點Tipon就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山泉發源地,一股清澈的山間泉水從近4000米高的巔峰之上沿印加人修建的石製古渠道奔流而下,供養著幾百年在山下穀地中生息的萬千印加人民。它幾百上千年直至現在一直長流不息。

 Tipon是一座由石製水渠,台階,大型石牆砌成的幾十層巨型梯田,最頂層(接近山頂)的泉水台,石屋等等組成的一個綜合建築群。目前公認Tipon是印加帝國第八個皇帝Wiracocha為他的父親所建的花園別墅和避護所。很多專家認為Tipon是一個巨大的印加皇家莊園的一部分,也有的專家認為這裏是一個古代農業研究所的農場實驗田。不管怎麽說,在15世紀,能修建這麽大而複雜的水利工程,展示了古代印加人豐富的水利學知識。

 圖18——在開車去Tipon的路上見到的當地的村民的化妝出遊,導遊說他們是去參加宗教大會的村民隊伍。
 圖19——Tipon的由古印加人設計建造的巨大石頭台階梯田工程。 泉水順右側的石頭渠道奔流下山。 


20——從山坡最高處流出的一股清泉, 幾百年如一日,從不斷流.


 
21——印加人修建的石頭泉水源頭結構。


Tipon整個建築最頂端的源頭結構設計的十分有趣,一股清澈的山泉從高上頂上噴湧而出(圖20),然後被人為地先分成兩股,再分成四股,然後,四股水又合成一股,再流下山(見圖21)。導遊凱撒為此講解:當時Inca人這樣設計泉水源頭的喻意是——社會是由眾多家庭組成的。一個家庭由一對男女組成,就是開始的兩股水。 結婚後生育後代,一家就變成四口,就是中間的四股水。然後一家人又合成一股力量,融入到社會中去,所以最後所有的水又匯合成一股。 

 我們倆在沿著梯田邊緣的石頭小路攀登上山時,先後出現了頭暈,站不穩的狀況,應該說是高原反應。 庫斯科城的海拔高度就是3360米,這裏汽車又往山上開了幾百米,海拔高度起碼接近3600米。我們倆前一天夜裏又幾乎一點兒覺都沒睡,再加上我們上山又比較急,出現這點症狀應該是正常的。我自我覺得不應是個問題,於是就蹲下休息了幾分鍾,一會兒症狀就消失了。站起來接著爬山,再也沒出問題。 老婆也是休息了一會兒,就沒事了。 

 參觀完Tipon,我們順利結了第一天的庫斯科東南郊半日遊。回到旅館時已經下午4點了。 這兩日太疲勞了,晚飯後就早早休息,恢復體力,為明後兩日的重頭戲-聖穀和馬丘比丘兩日遊做好準備。 

 

(第一篇完)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華盛頓(DC)深度遊(9)—— 分散在DC各處的駐美大使館 (使館完結篇)
  • 華盛頓(DC)深度遊(8)———大使館街Embassy Row (下)
  • 華盛頓(DC)深度遊(7)—— 大使館街 Embassy Row (上)
  • 華盛頓(DC)深度遊(6)—— 多姿多彩的駐美大使館建築,之一:國際中心
  • 華盛頓(DC)深度遊(5)—— 華盛頓的室外藝術雕塑
  • 所有跟帖: 

    "在西班牙語中,比丘(Picchu)是山峰的意思", Picchu不是西班牙語而是Quechua語 -南極人- 給 南極人 發送悄悄話 南極人 的博客首頁 (168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6:00:17

    回複:"在西班牙語中,比丘(Picchu)是山峰的意思", Picchu不是西班牙語而是Quechua語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6:58:51

    xie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7:08:03

    xie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7:08:03

    謝謝南極人的指正。 我對西班牙語和Quechua語都一點也不懂,所以弄錯了,抱欠。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7:16:27

    秘魯還有世界上最早的文明遺跡呢,與埃及金字塔一樣老。 -tang07059- 給 tang07059 發送悄悄話 tang07059 的博客首頁 (104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6:33:07

    南美洲肯定還有許多更古老的文明我們不知道, 像這篇遊記中提到的華瑞人和他們的大都市廢墟,就是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17:39:43

    至少那個16世紀左右的mcpc比4600年前埃及金字塔,差多了 -changjia- 給 changjia 發送悄悄話 changji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12 postreply 08:51:10

    能否對您回貼中的 Peru 5000年前的金字塔照片提供一些更多的信息?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3:33:08

    世界遺產Caral,美洲已知最古老的城市,建於公元前兩千六百年。 -tang07059- 給 tang07059 發送悄悄話 tang07059 的博客首頁 (189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4:57:57

    謝謝提供的信息。 根據你的回帖,我已在網上找到Caral的介紹和地點。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8:35:12

    很多詳細/有用的信息,謝謝! -siyul- 給 siyul 發送悄悄話 siyu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2 postreply 21:27:00

    謝謝鼓勵, 很高興能對你有幫助。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12 postreply 06:03:21

    好文好片。跟讀著。 謝謝分享。 -淡白兒- 給 淡白兒 發送悄悄話 淡白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12 postreply 13:08:46

    謝謝你的支持。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7:54:02

    存起來了, 多謝, 留著以後去做參考 -吉衣- 給 吉衣 發送悄悄話 吉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12 postreply 18:37:44

    謝謝, 希望將來對你有幫助。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7:56:59

    及時雨啊,正在計劃行程,就看到了你如此詳細的介紹, 感謝! -GoGreenGo- 給 GoGreenGo 發送悄悄話 (146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05:07:15

    很高興我的帖子能對你有幫助。 再增加一點信息給你。 -皮皮遊記 -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205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10:46:48

    謝謝! 期待你的下一篇:-) -GoGreenGo- 給 GoGreenG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3/2012 postreply 07:51: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