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夏天,歐洲17日自駕遊(一)瑞士日內瓦

來源: 西婭 2010-09-19 11:49: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5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西婭 ] 在 2010-09-20 20:10: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今年決定自駕遊是相當不情願的。我原來的想法可多了,想去阿拉斯加看冰川;還想去北海道;還想過去新西蘭,先生出差剛回來,極不願意再倒時差 -- 要是不需要倒時差,那除了歐洲,還剩哪了?有限的幾條郵輪,有的去過了,想去的沒有 -- 那幾天總念叨:世界還是不夠大啊!那我們就帶著孩子去趟迪斯尼吧!

原本的計劃是8月孩子放假一周之後出發,玩兩周,回家休整一周以後學校開學 -- 堪稱完美!但是 -- 細節從略吧,非我所願的,我在希臘過完了差不多整個八月,8月27號才出發。我們的路線是從希臘過海之後,經過瑞士 -- 今年四月份我們不就買好了瑞士的“門票”了嗎 -- 去巴黎,回程的路上停下德國。全程17天。

去年我還說呢“開著車帶著兩個孩子半個多月遊蕩在歐洲大陸,那才叫煩呢!!”而且截止到八月底,我已經和這兩個家夥在家鏖戰了快一個月了,我其實真正需要的是family free而不是family vacation。但是,“兩害相遇取其輕”,在家帶孩子還是出門帶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煩惱同樣有,我們要選擇那屬於巴黎的煩惱。

Patras,Greece;Ancona,Italy;Milano,Italy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5點出發,第二天下午2點到(Italy local time 1:00PM),21小時
Anek lines—Olympic Champion/8124

這次時間不好,正趕上大批遊客趕著回家,本來沒票,以為9月以後才能走,結果last minutes出來一個cabin。頭一次看到船上這麽多人!


頂樓甲板上的adult pool沒有開,兒童的開了,jacuzzi那麽大個池子,“淺草才能沒馬蹄”那麽深的水。


也頭一次看見有人挾著棉被旅行。


晚飯之後,人們立刻搶占有利地勢—有地毯的、拐角安靜處、能夠著電源的。。。早晨先生說你快出去看看吧,滿地睡的都是人!我抓起相機跑出去,真是“屍橫遍野”。

這次還想提一下車子在Anek Line的上下情況。車子也是有票的,要提供大概型號,這樣船方可以有個概念,會不會超載,並不會給出具體的停放位置。簡單的check in之後,船上有人象交通警察一樣指揮你去哪裏,嘴裏念念有詞,說的是Greek,但肢體語言豐富,隻要是司機就能明白(有必要時也可以講英語,比如一上船,有人告訴你“Close your light”),“交通警察”一個傳一個的,最後一個會把你安排到exactly spot。大小車穿插著,擺放的和puzzle似的,幾近嚴絲合縫(passenger都先下來了),這在旺季保證了他們的最大容量。我總願意回頭看一眼我剛過的縫隙,想“這也就是我吧!”

船到岸之後,一開門,passenger就可以上岸了,很快。車子要一個deck一個deck的走,時間稍長一點。


這是下船之前在等開門,非常非常的悶熱,悶得都有點“不祥”!
歐洲人男士露兩點不算露


這時候規定是不許發動車子的,但其實,允許發動之後還要等一陣子。空氣非常不好。


剛下船


大家都在尋找失散已久的親人。
我每次看到這個情景都覺得glamour盡失,覺得自己剛逃完荒或者馬上要去逃荒。



繼續回來說我的旅行。

直接開到巴黎太遠,我們在米蘭停留了一晚。Ancona到米蘭(267miles)這一段,因為修路,意想不到的大堵車,一直以20-40公裏(是公裏啊!)的時速前進,路兩邊又實在不是值得這麽細致觀賞的景色。我想:要也象國內似的一堵十天,倒省事了,直接調頭回家。

原本不到四個小時的車程,走了七個小時,11點到酒店。但是,多出的這三個小時讓女兒在車上學會了怎麽吹泡泡糖!

這次定的酒店,離Dome走路不到五分鍾。第二天一早,過去轉了一圈,就去Geneva了。

回來看到別人的帖子,大教堂的地磚照的美輪美奐。我抓住先生問,“我們為什麽沒進Dome來著?”他說“上次不是進去過了”“可是那次那個相機什麽也照不到啊!”“沒時間了吧?”“我們跑去吃了兩次中餐還買了衣服啊!?”結論就是,我壓根就沒想到要進去!

我現在在深刻地反省,旅行與我究竟意味著什麽?!就是頻繁的往返於各個城市,再吃個飽飯嗎。

反正吧,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在“大理石的詩”旁邊懶洋洋的散了會兒步,去“聚賓”一個人吃完了一個order的“炒淡菜”,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米蘭。我心裏知道我戀戀不舍的是什麽。

從Milano到Geneva,Switzerland
米蘭到Geneva將近200mile,不到三個半小時。


這是Milano到Geneva這一段的Satellite截圖,可以清楚地看出,要進山,是阿爾皮斯山脈的Mont Blanc,最高點是4807米。曆史上認為最高點在法國,但現在又有一個說法是在意大利,總之吧,不再意大利就在法國。


進山之後景色很美,那時候我還沒習慣在車子上照相,所以沒有幾張


Mont Blanc Tunnel 意大利一側的入口

與Mont Blanc緊密相連的是Mont Blanc Tunnel(中文譯為白山隧道或白朗峰隧道),它跨意大利和法國國境,單洞、雙向,全長7.25 miles(這還沒進歐洲公路單洞隧道最長的前三名),從山底穿過。其實,但從距離上看,從法國過來,到都靈縮短了50公裏,到米蘭縮短了100公裏,都不是特別的顯著,可能因為冬季的Mont Blanc行車不易,才顯得特別珍貴。意大利的tunnel特別多,但對於這個tunnel尤為倚重,她出口北歐的三分之一的貨物是通過這條隧道運輸過去的。

1999年4月,Mont Blanc Tunnel 發生過一場火災,死亡39人。大火燒了2天,隧道修了兩年才恢複使用。一個意大利方的security guard騎著自己的BMW K75救出了12個人,是這次事故中所有的幸存者,但他自己壯烈了。他的名字是Pierlucio Tinazzi,他被稱為“the world's bravest biker hero”,在意大利一側有一個他的紀念碑。現在20名fire fighter全天候on duty。隧道裏每隔一段會有一個標誌牌顯示離前後兩個消防栓的距離和當前深度。該隧道由法意兩國分管。意大利這側的收費是35.10歐元。每次過隧道我都有點nurvouse,覺得要真是出事,什麽設施其實都沒太大用處。

過收費站的時候我們以為是去瑞士,指著四月份那個sticker說不是付過了嗎?收費的人也沒聽懂,告訴我們這是意大利收的,我們還想,沒聽說離開意大利還要交筆錢啊!?

Mont Blanc確實很壯麗,有一條冰河像一條凍住的瀑布懸在半山腰。大部分時間開在法國境內,進瑞士的時候就象過一個收費站,一點也不像國界。

Geneva,Switzerland
瑞士的第二大城市

瑞士很小,隻有四萬多平方公裏,但它可以驕傲的向世人證明:“Size is not important!”歐洲前三名的金融中心他就占了兩個。到的時候我挺激動的,因為我要目睹一個“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的”人間天堂。

Travel agent給我們定的是緊鄰著train station的一個酒店,門口正修路,GPS給出的路走不了,花了一個小時眼巴巴看著building兜圈子,就是靠不進去!實在沒辦法打算放棄了,就進了地下停車場,因為沒找到long term parking又出來了,結果一出來倒發現在酒店門口了。要還在外麵轉,轉到第二天早晨都找不到!下午四點出發,折騰到9點多才check in。連累著日內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都不高大了。

日內瓦,日內瓦,我更願意叫他的中文名字。這個城市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東西不多,就是為了他在國際上的巨大的名聲,我來看看是怎麽回事。

我們在日內瓦停留了兩個晚上一個半白天,真正看街景用了一整天,並沒有特別的目標,早晨在湖邊走,看看兩岸樓上巨大的廣告牌,就象在念鍾表和珠寶行業的企業名錄。我想看湖中間的大噴泉,可是被告知今天不會開了。因為風太大,如果開著,水刮到下風向完全沒辦法行車。這豈不像是趕到華爾街看開市,人家告訴你今天不敲鑼一樣嗎。我就是在進城和半夜的時候驚鴻一瞥的從樓的縫隙看到了一點點。應該還有一個Church,但三次走到附近都為了什麽事錯過了,就算了。


這一段該算是日內瓦河還是日內瓦湖呢?


Flower Clock


過街水橋

午飯如何解決呢?老公說,書上說了買東西去公園裏picnic,又省錢,又浪漫。我們就去了當地的coop,三十多塊錢買到的也不算多,浪漫就更談不上了,那天一會兒一陣小雨,鴿子在旁邊爭食,流浪的人來要飯。。。除了雲淡風輕的日子,我總不太能欣賞在外麵吃飯,總和“風餐露宿”聯係起來。歐洲人特別的喜歡在室外就餐,大概他們有個特殊的裝置可以把冷風盡快的排出體外,或者幹脆不讓它進來。

之後,我們決定坐公車四處轉轉,因為已經沒什麽要看的東西了。公共交通確實是在日內瓦最好的交通工具。而且,酒店負責提供入住的客人每天的市內行車卡。我們random的上了G線,看著它沿著湖邊越走越遠,一問,說這車是上法國的!因為護照當時沒有帶在身邊,隻好下了車,過馬路往回坐。

我們有點無所事事。很奇怪,我們家旅行的時候也會覺得無所事事。決定去遊湖,一個小時,乏善可陳。唯一的優點是人少,前艙一家人,後艙一家人,可以假裝是你的私人遊艇。其實我們真正想做的是坐船到Lausanne,再坐train回來,可一問得一百多法郎,就算了。

每次出門整理東西的時候我都說,拉下什麽都沒關係,隻要把錢帶足就行了。這次居然沒帶足錢!現金有限,打算用來提錢的credit card忘了帶!想想後麵還有十五天,能省的就省了吧!

2009年,日內瓦被評為全世界第四最昂貴的城市,算是名不虛傳,到的第一個晚上出去吃飯,那時候我已經相當的困頓,看著菜單上一個湯麵要17法郎,無論如何算不出是多少歐元。第二天早晨才驚呼一聲“瑞士人民生活水平這麽高麽!?”

日內瓦在2009年還被評為世界第三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by Wikipedia)。“天堂”的好處,得天堂裏的“神仙”自己告訴我,我可以想得到的是:遠離戰爭、收入高,福利好。。。身為遊客我是沒得到什麽特別的惠顧。

日內瓦四周都是山,總是陰晴不定,當地人說“have your sweater with you all the time”。 天冷,又沒有錢,那兩天一直縮手縮腳。

八月三十一號中午,我們離開瑞士。

坐電車閑逛的時候,除了大人孩子都學會了一句法語“prochain arrêt”(“next stop...”,讀音就象 “pushing mahay2”),我忽然有所醒悟,其實歐洲的--其他所有地方的--大城市,都越來越相似、越來越被同化,我如果想要看到一些不同的東西,我應該去除了大城市之外的任何地方。。。

明白了的事情,要立刻做出改變好像也不容易。

“為什麽瑞士是永久中立國?”
“因為那裏的人民都熱愛和平。”
“這些鬼話你也相信!那麽小,打也打不過,還不如先說是中立。再說,戰爭都是壞人發動的,而全世界壞人的錢都在瑞士。他就是不中立也不會打他!”
“那Liechtenstein(列支敦士登)更小,為什麽不永久中立?”
“他中不中立也沒人稀罕打他。。。”

我們保持著慣性的前行,下一個大城市,巴黎。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醃黃瓜小鹹菜
  • Lesson 6
  • Lesson 5
  • Lesson 4
  • Lesson 3
  • 所有跟帖: 

    嗯,蠻好,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09/19/2010 postreply 12:03:03

    回複:嗯,蠻好, -西婭- 給 西婭 發送悄悄話 西婭 的博客首頁 (74 bytes) () 09/19/2010 postreply 12:10:40

    不見得,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9/19/2010 postreply 12:11:51

    還真不是!:) -西婭- 給 西婭 發送悄悄話 西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9/2010 postreply 14:20:09

    哈哈,這幾張照片居然把日內瓦拍成了擁擠不堪的地方。牛。 -鬆鼠桂魚- 給 鬆鼠桂魚 發送悄悄話 鬆鼠桂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9/2010 postreply 12:59:02

    發貼辛苦!其實男士在哪裏露兩點都不犯規,隻要不是 ---1234567-- 給 --1234567- 發送悄悄話 --1234567- 的博客首頁 (14 bytes) () 09/20/2010 postreply 09:02:41

    非常喜歡你的遊記,幽默詼諧有趣得緊,視角與眾不同 -小西瓜子- 給 小西瓜子 發送悄悄話 小西瓜子 的博客首頁 (162 bytes) () 09/20/2010 postreply 11:18:01

    我就說帶孩子出遊的辛苦不是白費的吧!經常去你的後院! -西婭- 給 西婭 發送悄悄話 西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0/2010 postreply 23:23:33

    看到船上的garage啦!怪不容易的,得等多半天啊... -week- 給 week 發送悄悄話 wee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0/2010 postreply 12:06: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